APP下载

日本乡村建设案例调查
——城乡互动、产业复兴的川场村

2017-04-28赵婧贤张益修庄惟敏ZHAOJingxianCHANGHsiuZHUANGWeimin

世界建筑 2017年4期
关键词:民宿城乡建设

赵婧贤,张益修,庄惟敏/ZHAO Jingxian, CHANG I-Hsiu, ZHUANG Weimin

日本乡村建设案例调查
——城乡互动、产业复兴的川场村

赵婧贤,张益修,庄惟敏/ZHAO Jingxian, CHANG I-Hsiu, ZHUANG Weimin

本文选取日本乡村建设中的典型案例——群马县川场村展开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对其发展历史以及空间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以社区营造的5个关键点分析其成功经验,以期为中国当下逐渐升温的乡村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日本乡村建设,城乡互动,社区营造

引言

1950-1970年代,日本城市大发展,大量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移动,传统村落社会迅速崩溃,面临着和当今中国相似的问题。1966年前后,日本政府提出了“过疏地域”这一概念,人口与户数锐减、地域老龄化、经济萎缩、生活信念低落等构成了“过疏地域”的主要特征。为了应对这一危机,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城乡互动便是其中一项重要政策。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交流的动机愈发强烈。城市居民对于乡村新鲜的农产品以及美好的自然环境充满了向往,而乡村居民也希望扩大农产品的销路,发展观光旅游业,以提升自己的收入。伴随着交通系统的便捷化,“故乡休假村”“故乡会员制度”“故乡物资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城乡互动频繁开展了起来。

此外,伴随着地方居民自治意识的觉醒,日本的“社区营造”运动也逐渐发展了起来。任教于千叶大学的宫崎清教授提出了社区营造的核心五点——“人、景、文、地、产”。“人”指的是社区居民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经营和生活福祉的创造;“景”指的是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以及生活环境的可持续经营等;“文”指的是社区共同历史文化的延续以及艺术文化活动的经营等;“地”指的是地理环境的保护与地方特色的延续等;“产”指的是在地经济与产业活动的集体经营等。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川场村借力地理优势,积极开展城乡互动,以农业与观光业为主要产业,开展社区营造活动,最终从一个被认定为“过疏地域”的衰败村落发展成为城乡居民共享的“魅力故乡”。

1 川场村在日本区位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 川场村村域总图

1 城乡互动的发展历史

川场村位于群马县北部,面积85.25km2,现有人口不足3800人(3721人,2014)。其村域面积的88%是林地,7%是耕地。1960年代以来,川场村逐渐走向衰败,并于1971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过疏地域”。为了摆脱困境,川场村于1975年确立了发展“农业+观光业”的基本策略,并于1981年与东京都世田谷区结为姐妹关系,开展全方位的城乡交流。归纳起来,其城乡的交流可以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1.1 第一阶段(1981-1990):乡村服务城市

1981年,世田谷区与川场村缔结“区民健康村相互协力协定”,正式开展城乡交流,并于1986年共同成立了“世田谷区川场故乡公社”,作为城乡共建的行为主体。在这一阶段,设施的建设与活动的组织主要以服务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这一时期的城乡互助活动为乡村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收益,为城市居民关注乡村打开了一扇窗口。

健康村的“富士山馆”便是这一时期的建设产物,其选址位于北部山谷中,自然风光优美,整栋建筑依山势水平展开,风格淡雅朴素,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健康村不仅是城市居民来此疗养的居住设施和参与各种自然体验活动的大本营,也是川场村农产品与手工艺品的销售场所,其本身形成了城市居民了解乡村的重要窗口。

1.2 第二阶段(1991至今):城乡互助,共建乡村

1991年,为纪念合作协议缔结十周年, “友谊林”项目正式启动,而这也标志着城乡互动进入了新的阶段。川场村、世田谷区以及林地所有者三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51378275)共同合作,以“中野馆”附近80公顷范围的森林为对象,开展森林保护等系列活动。2005年, “联合宣言”的发表,在文化交流以及农产品品牌化等方面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城乡合作目标。

2007年开始,在“友谊林”计划的成功基础上,“后山整备计划”“农林再生事业”等一系列城乡合作活动相继展开。在原有的参与者之外,环保企业与志愿者组织的加入为乡村建设提供了新鲜的血液。此外,多种来源的支援资金的合理配置为乡村的各项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项事业实现的计划表中,支援资金仅仅用于事业的前半段时期,当该项事业步入正轨后,川场村独立承担完成该项事业的责任。

1.3 数据对比(1960至今):产业升级,游客增多

经历了这两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后,川场村已经由最初衰败的“过疏地域”转变为了一个以农业与观光业为主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魅力故乡。在这一过程中,川场村的人口数、各产业从业人口数以及游客数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可以看出,除了总人口数由于整体国情的原因先升后降之外,川场村的游客人数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都有了显著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乡交流的成果。

对比城乡互助的前两个阶段可以发现:世田谷区与川场村的城乡交流活动的服务对象逐步由“服务城市”向“服务乡村”转变,而其参与主体也由城市与乡村的二元主体,逐步发展为城市、乡村、企业、志愿者组织等多方社会力量构成的共同体。外来力量更多是在前期起到引导的作用,后期的建设主动权还是被归还给了乡村。此外,乡村建设的目标也由初期的发展乡村经济逐步转化为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4 未来目标(2015-2024):提升软实力,促进村落可持续发展

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川场村对于未来提出了新的规划。在未来的10年间,川场村将以提升村落软实力为主要目标,致力发展附加经济值高、经济利益好的产业;进一步深化与世田谷区之间的城乡交流,将交流从产业层面上升到文化与教育层面,借助城市的科技资源发展提升本村的创造力;进一步提升村民自治团体的力量,强化自立自主的治村理念。同时,其未来规划中对于清洁能源的利用、自然环境的保护都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展现了其可持续发展的村落建设理念。

3 川场村主要居住区域总图(2,3图片来源:作者根据官方资料改绘)

4 川场村人口总数变化图

5 川场村各产业从业人口数变化图

6 川场村年到访游客数变化图(4-6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数据来源:川场村役场官方网站)

表 1:川场村城乡互动年谱

2 乡村建设的空间策略

川场村的发展历史生动地展现了城乡互动这一脉络的发展变化。此外,川场村的空间规划与设施建设也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

位于群山之中的川场村沿两条深入山脉的公路线性展开,深入山脉的北部区域主要被作为生态区域保留,城市居民的疗养设施与自然体验场所散布其中;中部区域集中了农产品生产设施、村民住宅与民宿以及村民服务设施;南部区域则集中了文化会馆、田园广场等对外旅游设施。这样的村落布局兼顾了旅游业与村民生活的需求,使得二者有所交流却互不干扰。具体来讲,村内的民宿、农业主题乐园以及农业地景路径设计非常值得借鉴。

2.1 民居改造民宿,商会管理村民经营

川场村共有15家民宿,除了最大的川场温泉会馆外,每家民宿都由村民自宅改造而成,平均拥有6~8个房间,可同时接待20~30人。民宿的价格在每人6000~10000日元(约合人民币300~500元)之间,为村民创造了不菲的收入。民宿的建筑与室内鲜明地体现了传统建造技艺与现代生活方式的交融。以笔者入住的中村屋为例,其整体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外覆灰色钢瓦,墙面颜色以暖色调为主,整体造型朴素却不失精致。中村屋一层为公共空间,包含了厨房,餐厅,浴室等必备功能,主人生活空间也在一层。二层包含6个客房,均为日式榻榻米房间。民宿内部设施非常现代化,高级的感应抽水马桶,带加热系统的温泉浴缸等设施一应俱全。川场村内的民宿和其他经营设施一样,都是川场村商工会的一员;在川场村的官网上,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所有民宿的价格与联系方式。这种区域性的组织保障了地区旅游观光业的有序发展。

7 富士山馆户外环境

8 富士山馆室内环境

9 富士山馆内部售卖处

10 民宿中村屋户外环境

11 民宿中村屋室内环境

12 民宿内所提供的晚餐(7-12摄影:赵婧贤)

13 川场村田园广场总平面图

14 川场村散步路径总平面图(13,14图片来源:作者根据官方资料改绘)

2.2 巧用基础设施,营造农业主题乐园

日本的“道之驿”是国道边上供来往车辆及游客休息及购物的场所,川场村巧妙地利用“道之驿”的窗口效应,使它成为集合了农产品售卖、餐饮、体验、休闲等功能与一体的“田园广场”。园区北侧与东侧与国道相邻,停车区沿车道外围布置。园区内部主要分为北侧的商业区与南侧的景观公园。在商业区内,若干商业设施以水面为中心环绕布置。其中,体量最大的建筑位于园区东部主入口附近,其体量呈“L”形,对于人流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这栋建筑的功能十分丰富,不仅为过往旅客提供了休息室、卫生间、哺乳室等服务功能,还容纳了一个农产品市场、一个陶艺体验教室以及若干小型商店。围绕水面布置的若干独栋建筑则分别容纳了不同主题的“食物工坊”。这些工坊不仅销售川场村原产的农产品,还为游客提供食物制作等体验活动,这不仅提高了游客的购物欲望,更强化了川场村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2.3 旅游路径结合农业地景

为发展旅游业,川场村建设了包括“历史民族资料馆”“名主纪念馆”在内的一系列文化旅游设施。这些设施位于村落中部,距离“田园广场”有一定的距离。于是,川场村巧妙地规划了两条散步路径,将这些设施串联起来,形成了完整的体验流线。其景观设计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农村的本来面貌:路径的地面维持了田间小路的原貌,隔几百米出现一次的路牌是唯一的人工设计物。路牌不仅指示了路径的地理信息,同时也介绍了附近的农产品信息,小小的路牌也体现出川场村农业品牌化的策略。

3 总结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落,川场村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借助城乡互动的契机,走上了以农业与观光业为主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社区营造的5个要素来看,川场村的成功对中国当下的乡村建设有如下的启示:

(1)人:城乡合作共赢,乡村力量主导

在川场村的发展过程中,与东京世田谷区的合作无疑是关键的一步。在中国目前大部分城乡合作的案例中,“乡”属于资源输出的一方。城市资本的进驻往往带来的是乡村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村民对于村落支配权的丧失。在本案例中,随着城乡交流的深入,其目的由“乡村服务城市”渐渐向“城乡互助,共建乡村”转变。城乡双方尊重自然、尊重乡村的态度,是城乡合作共赢的基础,也是乡村真正得以长期良性发展的根基所在。

此外,川场村的地方性自治团体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建设的前期,城市以及其他外来力量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在它们的帮助下,乡村的自治力量得以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体。这样的模式使得村民的权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同时也规范了乡村建设的自生秩序。

15 田园广场户外座椅

16 农产品市场室内

17 肉制品工坊内陈列的奖牌

18 田园广场内围绕水面布局的建筑

19 田园广场南部的游憩场地

20 散步路径沿途景色

21 沿路的苹果林与路牌

22 桥上看到的稻田景观(15-22摄影:赵婧贤)

(2)景:注重空间品质,保留农业景观

川场村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非常高,而村内的景观设计却以原生态的农业景观为主,朴素自然却不失趣味。反观当下国内的乡村建设,景观设计多以迎合城市人的审美为出发点,不仅很难提高村落自身的空间品质,还使得乡村失去了原生态的魅力。川场村的景观设计以提升村民生活空间的品质为出发点,以原生态的乡村田园风光为特色,本身形成了更持久也更独特的吸引力。

(3)文:延续地域传统,促进文化交流

在文化建设方面,川场村非常重视自身文化的挖掘。除了设立历史民族资料馆、名主纪念馆等文化旅游设施外,川场村尤其注重挖掘与自身产业特色相关的文化,将农业与农产品本身打造成了川场村的文化名片。相比国内常见的修建纪念馆、增设咖啡吧等与农村文化相去甚远的做法,川场村的文化建设无疑更加真实,也更具活力。

在挖掘自身文化的同时,川场村也十分注重城乡居民的文化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乡村不仅在接受城市文明的输入,也在向城市输出独特的乡村文化。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处于平等的地位,二者的交流则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4)地: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

在川场村的发展历程中,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一直同时进行。世田谷区与川场村的居民一起,结合川场村内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发了森林教室等多种自然体验活动,并建设了相关的硬件设施。与此同时,二者共同开展了“友谊林”“后山整备计划”等项目,吸引居民与政府一同参与到自然环境的保护中。

自然环境是乡村的核心价值,川场村这种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互利共生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5)产:农业产业化、品牌化

产业发展是重塑村落活力的核心。中国目前的乡村建设,多数看重乡村的遗产价值,以乡村的建筑与自然风光为主要卖点,着力开发观光旅游业。川场村本身就是一个普通的农业村落,却以农耕产业本身为核心产业,将普通的农作物开发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特色产品,开展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业。农业是农村的立足之本,川场村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农业本身的潜力,是以产业带动村落发展的优秀案例。

在中国,乡村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中日两国在政策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以上5点对于当下的中国乡村建设实践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在当下的乡村建设中,应当做到:鼓励“人”的参与,吸引城市力量与乡村力量共同参与乡村建设;保护“景”的原生态性,从村民实际需求出发提升村落的空间品质;增强“文”的地域性,保护乡村文化的独特性,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注重“地”的可持续性,在保护地理环境与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的开发;挖掘“产”的独特性,提升农村原生产业的价值,并保证村民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受益。(本调查受到2015年第一届“有方旅行基金”赞助。)

[1] 胡澎. 日本“社区营造”论——从“市民参与”到“市民主体”[J]. 日本学刊,2013(3): 119-134.

[2] 张燕. 经济的追求和文化的维护同样重要——日本“造乡运动”和台湾“社区营造”的启迪[J]. 装饰,1996(1): 50-53.

[3] 俞慰刚,秦建刚. 日本社会城市化的历史轨迹——以战后东京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乡社会互动为中心[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1): 96-102.

[4] 浅见薰,董启. 日本城乡交流事业的现状和致力方向[J]. 农业经济, 1986(4): 42-45.

[5] 川场村役场, http://www.vill.kawaba.gunma.jp/.

Rural Construction in Japan: Taking Kawaba Village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took Kawaba village in Gumma as a typical case of rural construction in Japan.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article mad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bout its developing history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five factors of community building, 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 was conclud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rural construction in Japan, exchange program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mmunity building,

赵婧贤,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益修,直向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6-03-28

猜你喜欢

民宿城乡建设
孪生院子民宿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城乡涌动创业潮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你是民宿达人吗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