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心见行的扶贫村官丁凤喜
2017-04-28严德本徐翔赵武前
严德本+徐翔+赵武前
年届五旬的丁凤喜是海安县南莫镇黄陈村支书、省劳模、市优秀党务和扶贫先进工作者,也是一位赢得美誉加声誉的“金牌扶贫村官”。
2014年,黄陈村首创“村扶贫工作站”,筑好扶贫前沿阵地。2015年,海安县南莫镇在黄陈村举办全县首批建立村扶贫工作站现场推进会,丁凤喜支书不仅现场个人捐赠3000元扶贫款,还动员家人和村两委会班子成员一起以家庭名义捐款,搅热了黄陈村2000余户村民家家捐献爱心款,80多个在外创业的村民人人捐献千元爱心款的“爱心扶贫热流”。村扶贫工作站建站的三天时间里,筹集扶贫启动款30余万元,20多名特困户分享了每户500元的爱心救助款,彰显了“小站大爱真温情”的黄陈效应。县、镇老促会领导热情点赞黄陈村是“扶贫惠民第一村”。
有人说,基层扶贫工作站是“应景”的,但是丁凤喜支书却凭借博爱的情怀、踏实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打造了黄陈村常态化“扶贫救助”的扶贫工作站,铸就了长效化“向善行善”的黄陈村风。
持恒保鲜对扶贫工作的一腔热情
基层扶贫工作是助急助难、助困助弱的良心工作,发挥着弘扬“友善”核心价值观不可替代的作用。丁凤喜支书担纲村扶贫工作站站长首责,持续保持“建好扶貧站,善佑众乡亲”的工作热情,叫响了“全村3000余人,人人献出一份爱心,就能汇成源源不断的黄陈爱心潮”的扶贫解困号召力。
扶贫工作在农村基层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工作所挤压,基层干部也往往不愿意去做“烦神为他人募集救助款”的吃力不讨好的事。丁凤喜支书勇立乡村扶贫助民潮头,时刻把扶贫站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每年年初,他都会向村两委会提出“唱响扶贫解困四季歌”的工作规划;每年的学习教育活动中,他总要提出“演好扶贫站连续剧”的活动要求;每年村民代表议事会上,他总是亲自宣讲扶贫站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并在每个传统的节日里,带头给扶贫工作站续捐“善款”,使全村人逐渐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魅力,也都真心实意地支持扶贫站工作。
做实“两手抓两手都过硬”的良心工作
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使扶贫站工作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去年,国家首部《慈善法》颁行之际,丁凤喜邀请上级领导走进黄陈村“慈善讲堂”,为全村的村民组长以上的干部、党员、志愿者作专题讲座,播放了本村制作的《大善黄陈村》宣传片,将扶贫与慈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率先学习《慈善法》的排头兵。他亲任村黑板报主编,出刊两期学习、宣传《慈善法》的专题黑板报,修订增加了“友善他人”的新村规民约,不断提高大家的政策理论水平。
与此同时,他带领全村村民大搞“水产兴村”计划,兴办千亩提水围田养殖千亩螃蟹基地、百亩养殖水蛭示范基地,盘活了小河沟养殖鱼虾副业,鼓起了村民“钱袋子”,使黄陈村处处荡漾起“创业富民,扶贫助民”的新风尚。
精准把握好扶贫站工作的三个关键
强烈的服务意识催生扶贫助困的主动性,良好的基层形象形成了丁凤喜扶贫惠民的亲和力。
丁凤喜应邀在全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动员会上,结合村慈善工作站工作做过扶贫工作经验介绍。他深情地讲道,基层党员干部只有一点一滴地为父老乡亲做好事,做好每一项服务,送去一次次友善慰问。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才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而在服务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住三个关键:一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着眼点和切入点;三是重点和难点。丁凤喜站长把握三个关键,切实抓好扶贫工作站的建、管、用系列工作,确保把村扶贫工作站工作常管常新,常用常活,打造成村民拥护的“第一品牌惠民工作站”和扶贫大超市。
着力强化扶贫站“四个积极”
作为行政村的“第一村官”,丁凤喜支书深刻认识到:村党组织、村委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是做好村居扶贫工作站的前提和条件,而村支部和村委会的支持又与扶贫站长的“四个积极性”密不可分。
“四个积极性”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积极向镇党委、政府领导汇报工作,争取领导的支持,适时向村两委会班子传递宣传扶贫法规信息,争取班子成员的支持合力;二是积极与村两委会共同研究村扶贫站推进工作方案,把握关键环节,为做好村居扶贫站工作夯实坚实的组织保障;三是积极推动扶贫工作围绕扶贫攻坚、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结合起来,通过工作实践发挥扶贫惠民的作用;四是积极向上级和村民通报工作中出现的成效和问题,培育凡人善举的典型,弘扬友善文明新风,为卓有成效地开展扶贫工作整合社会资源,谋求村居扶贫工作站的新突破、新提升。
三年来村居扶贫工作站的实践,使丁凤喜心中结下了不舍的情结,在忙碌的基层工作中,丁凤喜扛起了一名基层村支书、扶贫站长的责任,也体会到这份责任带给他的快乐和自豪。
(责任编辑 党亚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