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及其意义

2017-04-28魏淑香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新课改小学生

摘要:随着社会的经济水平的不断向上,我国的教育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课改的推行,对小学的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更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主观创新的能力的培养,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而不仅仅将视线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则起着一个引导者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课程的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对其专业课程的设计必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从而推动小学语文的教育改革的順利推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措施

小学语文是在学生长期学习生涯中最开始的一门学科,也是我国教育中的最基础的部分。然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加以重视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符合新课程改革下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提出的具体的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路者,但是,当下小学语文的教育水平偏低的状况却普遍存在,这就需要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专业课程上的水平高度,基于此,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的水平比较低的现状,进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的实现。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基础水平相异

在一个教学班级中,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各有差异,会出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也不尽相同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各种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其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与此同时不断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学校对语文教育的重视不够

在学习中,大多数人都下意识地将语文归为一门实用性不高的学科,因此在学习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个观念即对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实,我们会发现,语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运用程度非常高,例如在同人交谈时的语言表述、日常写作时的思想表达,这些都与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学到的紧密相连。

3.教材的选择不贴合生活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通常是完全“照本宣科”,没有较好地将课本与实际联系起来。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更好地引导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因此,在对教材进行选择时,一定更要注重对生活的贴合,避免对学生创造力的扼杀,在课堂上,才能做到真正教书育人。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专业课程的改革要求

1.把握小学语文的教育的目标

新课改不断地深入推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语文教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该目标的引导下,紧随目标进行学习,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还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目标即应付考试,但是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

2.重新了解小学语文教育的对象

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小学的语文课程是学生的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对象毋庸置疑是小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调整教学方法,使得小学生在思想上加强对语文课的重视,感受语文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新课改的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个主体地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基于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非常好的体现。但纵观全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依然比较淡薄。在课程教学中,小学生更多地像嗷嗷待哺的雏鸟,只等教师将食物塞进嘴里。“灌输式”的教育在我国普遍存在,老师一般把教材上的内容嚼烂,然后再按部就班地向学生倾倒,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然后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和思想却依旧一知半解。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专业课程改革提出了要求,这也有助于梳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况,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来越低,而专业课程的改革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个问题。专业课程的改革包括授课模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变化等等。如,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又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由学生自主体验的互动性的学习环节,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积极参与。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古语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尤其是刚开始踏入学习的门槛,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小学语文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的专业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也提出了一些更高的的要求。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作出一些改变,以符合新课改要求,这就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不断探索和思考,从而使得小学的语文教育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对教学的深入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质和质量,壮大了小学语文的师资队伍。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都非常重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育的专业课程改革刻不容缓,教师需要因地制宜,制定调整合理的教学方式,促进专业课程的改革,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剑宠.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吴舜华.对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12(04).

作者简介

魏淑香(1981.2-),女,吉林长春,汉族,本科,九台区其塔木中心小学,专任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新课改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我是小学生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