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角色定位与策略初探
2017-04-28余文艳
余文艳
摘要:对于教育活动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内化过程,不是外压过程,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认识应该具有人性化,其目的便是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以及具有着创造性的人才,然而针对于传统的师生关系而言,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从而能够使其满足人性化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主要针对现代教育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角色定位以及策略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现代教育新型师生角色定位策略分析
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讲教师人员作为教学中心,并且在课堂之中也是教学的主要领导者,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则是给予忽视。对现代教育而言,必须要能够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才可以保证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够表现出教师是学生的老师,而学生也是教师的老师。
一、教师以及学生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分析
(一)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人员所扮演的角色
1.传统教师人员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着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的趋势的出现,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就是引导作用,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思考。因此教师人员需要将自身的注意力可以放到具有着创造性的活动之中,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引导,不仅仅对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进行激发,与此同时也需要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创造性的氛围。同时,老师在教学中要严格遵守自主性以及探索性等原则,切实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与引导。
2.教师要从以往的教育者转变为学习者以及合作者。针对于传统的教学工作来说,教师通常情况下并没有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便对教学工作进行独立完成。然而现代教育之中教师人员需要重视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指导学生时可能会涉及到科学以及技术等方面内容,因此对于多数教师来说,独立完成这样的任务存在一定困难,要求教师人员能够密切合作,让教师之间建立起广泛联系。
(二)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分析
1.自主学习的角色。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指学习者结合自身需求,不仅能制定出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目标,同时还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监控做好,科学合理的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自主学习的动机属于内在的,其方法就是制定有效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恰当的方式,進一步保证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做好自我监控。其核心内容是认知策略以及学习策略的获得以及改进,让学习人员成为独立的学习主体,且知道如何学习。
2.合作者的角色分析。一般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取班级授课形式,但是现代教育则是强调个性化的教学,当下教师们也一直在寻求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融合,例如:在传统教育方式基础上增加个别教学以及现场教学,与此同时也需要可以和同学之间做到有效的合作,并且教师也是需要以合作者的身份来授课,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性得到提高,带动学生之间得到更好的交流,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的心里品质得到提升。
二、新型师生教学关系的构建分析
(一)对传统教学观念及学习观念转变,构建出新型的师生关系
1.教师对教育观进行转变。教育观念的创新,不仅能够促进其科学理论的建设,同时也能为教育改革提供出相应指导思想,促进教育内容以及目标得到相应改革。针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说,是我国教育改革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并且在现代教育中也是需要教师以人为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强调,所以教师人员需要树立起个性化的教学观念,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及采取创新方法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教学理论不断完善,同时每一个教育部门以及机构要努力形成自身特色,为教学创新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
2.学生学习观的转变。不管是学习目标确定以及内容做出选择,或者是对学习方法进行改进,对于现代教育而言,学生需要从传统的阶段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进行转变,并且是需要根据知识作为主体的学习目标变为能力作为主体的目标,也需要对开放式教学和自由式学习方式给与重视,将市场为主导,对学生个性化学习进行强调。学生也要养成独立以及高效的学习习惯,同时对自身的认知状况以及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价,最终知道如何指导自己进行学习。
(二)对传统教育方法进行改变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特定教育组织形式,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在现代教育中,需要对单一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转变,并且提倡小组和个别教学,将学生作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同时也需要将书本中的重点知识向实践进行转变,从而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坚持理解以及尊重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主要保障
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树立起一种民主以及平等的关系。首先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生给予理解,教师人员需要对自身价值观和价值体现做出科学树立,并且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做导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进行着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好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其次要相信、重视学生的潜能,相信任何一位学生都有潜能和价值,尊重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的想法,并正确引导,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最后则是需要教师可以对自己进行分享,同时也需要把自身所谓的“架子”放下,主动的让学生去分享自身的内心世界,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在对上述分析后,通过社会学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于教育的职能而言便是需要构建出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学体系中最为基本的一种关系,且这种关系将会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进行体现出来,所以针对于现代教育而言,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必须要能够引起教育工作人员给与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瑞娟.论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4.12(24)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