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现高中化学高效教学的新思路
2017-04-28彭凌
彭凌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深入了解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做好化学的教学工作,让学生深刻的学会化学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有所作用十分关键。因此,本文就高中化学如何实现高效教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新时期的创新教学思路。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思路即教师对某一科目教学的想法,也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反思认识。高中的每一门科目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升学情况,搞好化学教学工作是教师的职责所在。面对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提出的新教改要求,教师必须从教学思路上进行改进更新,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
一、全面落实兴趣化教学
全面开展兴趣化教学实践,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关键所在。关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一门非常大的学问,它事关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有效性。在理论化学的今天,化学实验仍然是最生动、有效的物质载体,化学实验也成了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之一。我在日常的教学中,擅长将现如今流行的一个词巧妙运用到化学课堂上―“微实验”。所谓“微实验”就是指实验时只需要简单的设备仪器、少量的无害化学药品、反应时间短、反应的现象明显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这样,它能够极大地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率,也能够使同学们很容易地以生动形象地方式掌握比较晦涩乏味的知识。
例如在“微实验”中可以避免使用昂贵的原料,用价格低廉的化学原料例如NaCl、CaCl2等代替,借用滤纸少蘸些溶液,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灼烧,焰火反映实验就生动地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其次,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兴趣时,还可以定期开展化学知识竞赛,在题目的设置上,不仅仅局限于当前课本书中的知识,更要延伸到现实生活中,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对化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积极推进教学探究活动
化学是一门重视科学研究和科学创新的科学,学习与实践的衔接比较短,具有很强的探究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堂为载体,对化学科学进行初步的探究。这样的探究并非如科学研究一样内容复杂、深入,需要研究成果,也许就是已经有了定论的结论和理论,但对中学生来将依然是新奇的,需要探索才能得出的。如普通的氧化铜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可以得到单质铜,但我们知道,得到单质铜的途径很多,在工业中已经很普通,但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却比较单一,用学生的现有知识并不简单,需要大量知识的填充,才能多途径得到单质铜。除了教材上的内容,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做一些科学小探索,如当今社会的一些热点,如在一位教师的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揭露出食品弄虚作假的案例。通过颜色的变化、物质形态的变更,利用百姓对化学知识的不了解,来欺骗大家,这样的探究内容很有意义,又能激发学生兴趣。
三、善于运用言行表情
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言行表情,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一番精彩的开场白,都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终身受用的化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
如在讲授“合金”时,我便脸带疑惑,很谦虚地向学生讨教:“刚刚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帮老师一起解释。”然后,提出合金是混合物,但却为什么有一定的熔点,这下学生们可就热闹了,有的说,合金是几种金属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物质;有的说,合金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将两种金属进行混合,金属阳离子重新排列的;有的说,合金从物质分类上看,有的属于机械混合型混合物合金,有的属于互化物合金,无论那一种类型,只要组成一定时,熔点就一定。最后学生在共同讨论中真正理解了“合金”的含义。这样不但让学生学到了化学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联系生活开展教学工作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现实生活中融合了许多化学方面的知识。鉴于此,教师在教学思路改革中需坚持“化学联系生活”的思想,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从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生活开展教学后,学生可以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增强了他们学好化學知识的兴趣,为深层次的知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环境保护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化工行业每年造成的污染面积不断扩大、污染源日趋增多,给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面对这一生活现状,我则结合有机化学知识,介绍汽油、柴油的提价与环境污染以及节能减排问题,根据化学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完成各种环保实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方案。又如:在讲重金属离子中毒的时候,联系生活设计几套可行的方案:牛奶、豆浆、鸡蛋清解毒等。此外,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许多化学题目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这便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若教师能将化学教学与生活问题联系到一起,对今后的化学教学改革是很有利。
五、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可以弥补现实中实验现象不明显、效果不清晰、无法操作等方面的不足,提高化学实验的效率。比如: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中,通过改变压强观察二氧化碳和四氧化二氮转变的变化,但是在现实中的实验现象体现的并不明显,只能用肉眼看到颜色的变化,至于颜色变化程度的细微是无法观察出来的。因此,就需要运用课件制作动画来观察细微的变化,从而加强学生对平衡原理的认识。在化学教学中要是以实际实验为主,计算机实验为辅,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化学学习进行深化,锻炼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充分实现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除了知识讲授上有所创新外,还应该在实践中加以创新并将其始终贯穿于教学中,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丽.在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0(2).
[2]刘妮.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北方文学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