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视觉符号与设计理念探讨

2017-04-28万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设计者符号受众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学科,它以视觉符号为载体,以多种可视化的形式,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得以具体化、形象化。本文从视觉符号的特点以及在设计应用中的作用方面入手,通过探索设计符号和设计理念的融合的历程,最终达到实现探讨视觉符号在视觉传达教学中是如何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传达给受众的目的。

关键字:视觉符号设计理念手段融合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叶欧美的印刷美术设计,它一种是通过标示、字形编排、绘画、平面设计等部分依赖视觉,且以二度空间的影像这种可视化形式,来传达设计者情感、理念的主动行为。视觉传达设计很多情况下等同于平面设计,因此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师一般也称为平面设计师。视觉符号指的就是人类的眼睛所能看到,并且能表现事物某一特性的符号。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摄影、电视、电影和建筑物、文字等,设计者通过视觉符号来传达、表现自己的设计理念、情感和意图。随着视觉传达设计在设计艺术领域发展,各类艺术院校纷纷开始设立视觉传达艺术专业,通过在视觉设计教学中较好地运用视觉符号,让学生能够在理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来设计出理念与受众的需求更好的融合的设计作品。

一、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必要性

2002年,国内首次高等教育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论坛在北京举行,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与会专家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最早是作为装潢设计专业存在的,中国美术学院率先更名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市场的需要,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工作应当及时研究和调整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硬件和软件建设等,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新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中最重要的的三大构成要素分别为文字、插画以及标志,设计者通过这些要素或者是要素的组合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意图传达给每位信息接受者。因此在日常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这三种要素的,即我们常常说的视觉符号来将自己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学生不仅仅拥有设计者的身份,更可以如同普通受众,多角度、多视角体会设计理念,最终达到与受众的需求相融合。视觉传达设计又被称为视觉传达艺术,因此视觉传达设计更多的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艺术创作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创造性是艺术作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我们要不断的强调创造性的重要性。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是以视觉符号为传达媒介,实现视觉符号的多元化、多变性,才能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更好的服务于日常的生活。然而创造性的思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历经验的沉淀和磨练,才能实现提升的过程。因此在视觉传达教学中,需要教师言传身教,从而帮助学生打破原有思维固定、死板的模式,引导和辅助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发展。

二、视觉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的作用

1.视觉符号的构成及表现形式

作为设计理念的载体,设计者通过视觉符号的运用来传达作品的设计目的和主旨。视觉符号作为联系设计者与广大受众的观点、想法、情感融通的纽带,设计者主要通过电影、海报、音乐等多种形象化的语言,来达到将视觉语言信息的直接、准确的传递给大众。设计师的设计形式是多变的,文字、插画、标志在三大要素一直贯穿于视觉传达设计始终,即使是视觉上获得的信息相同的视觉符号,若是表达形式不同,在不同的情境之下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如何将这种视觉语言更加迅速、精准的传达给大众,这就要求设计者不仅要了解视觉符号的内涵,更需要以恰当的思维表现形式,达到与观众无形的心灵交流。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强调不仅仅是教授设计者如何设计作品的形态造型,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形态造型这种视觉艺术,描绘出生动形象的视觉画面。设计师应当始终坚持的设计理念是:以传达信息为最终目的,通过一种尽可能充满美感的形式,来展现出设计作品的内涵。在这其中运用到的视觉符号的构成比例、形式,视觉表现的强弱都会对受众的吸引力和设计目的的传达产生有力的影响。

“对比”是视觉表现中最为常用的手法,设计者通常会有震撼性的视觉强度来达到吸引大众的目的。比如在一幅电影宣传海报当中,如果想要增加电影的票房,在海报的设计中,因为海报大小的限制,我们将比较吸引观众的目光的因素放大。不同的色彩象征的含义与情感不同,对于色调比较明亮的、温暖的,比如说橙色、黄色,它们向观众展现的是热情、积极,温暖的情感,反之若是一些比较忧郁、晦暗的色彩,比如蓝色,常常传达一种忧伤、哀怨的情感。因此像一些喜剧片,经常喜欢运用一些较明亮的颜色来传达电影的主旨,像一些灾难片、悲剧结尾的爱情片,通常用灰色、蓝色作为海报设计的主色调。颜色不同搭配、对比展示的含义也是不同的,比如红色和黑色,通常就意味着血腥、暴力、恐怖等元素。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采用合适的构设,完善作品的结构与框架,最终创作出具有丰富的色彩联系和情节的作品。

2.实现视觉符号合理的运用

首先设计者应当先构建出一个符合思维逻辑的设计理念,将视觉符号与设计理念相融合,通过对于视觉符号大小、形状、方向、质感、色彩等不同的排列组合,最终寻求一个平衡点,达到激发读者兴趣的目的。当然视觉符号并不是运用的越多越好,一味地堆砌视觉符号只会给受众带来空间挤压、繁杂的感受,设计要素是要为设计目标服务的,因此达到要素的合理的安排,最终形成完整的的艺术形态。

三、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视觉符号与设计理念的融合

设觉传达设计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導学生运用视觉符号,将抽象的思维理念加以具体化,在设计作品中将想要传达给受众的理念形象化。视觉传达设计本质上是一种视觉信息的有效传递,人们从传输的信息当中获取能量,对某一件事情做出具体的判断与抉择,比如说书籍的设计,像一些比较抽象、不易理解、难以用文字表达的事物,我们可以采用书籍当中的增加插画、图片或者是列举具体的实例的形式,来向读者传达书籍的主旨,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当然若是想要使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设计意图能够更加有效准确的传达,仅仅是依靠一个简单的图形符号,是太过单薄、苍白无力的。设计者需要认真观察生活、然后经过缜密的思考,不断从生活经验与体会当中提炼精华,才能实现信息更好、更快、更精准的传达。

在传达信息的过程当中,如何恰当的运用视觉表现手法显得尤为关键。由于受到不同的地域、种族、语言、文化差异等的限制,信息和情感的的传达很可能会出现失真、甚至是无法传达的现象。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当中就需要思考这个问题,视觉传达的过程其实就是视觉符号的排列、组合、以及创作的过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主要职责就是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合理、有创造性的运用的视觉符号,将抽象的、单一文字无法传达的理念、思维进行转化,最终实现视觉符号和设计理念的融合。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文化的需要要来越高,作为能够使得生活与艺术无缝连接的视觉传达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视觉传达设计在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电视、海报、电影等,这种越来越依托电子设备的行为艺术,如何才能运用简单但不失内涵的视觉符号来传达设计者的理念,越来越成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当中应当引起重视的部分。一个奇妙的想法得以实现依赖于敏锐的观察能力、跳跃性的思维,敢于突破和创新的意识,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不同学生之间的思维的碰撞,不断地融合,将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最终实现灵感的碰撞。

参考文献

[1]苏箐,昌蕾.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视觉符号与设计内涵的融合.《学术探索》.2013年10期.

[2]梁哲.将传统民间美术元素引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探索.《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3期.

[3]袁勋.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5期.

[4]孙雅婧.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发展.《东方教育》.2014年12期.

[5]毋作飞.创新思维在高中美术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学科教学(美术).广西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

作者简介

万佳(1987.02-),女,汉族,江西省南昌市人,硕士,南昌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

猜你喜欢

设计者符号受众
学符号,比多少
2020德国iF设计奖
“+”“-”符号的由来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变符号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