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应用
2017-04-28傅杰梅
傅杰梅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这门课程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具有差异性,选择科学的分层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的几点不足,提出了分层教学的设想,探讨了实践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中职分层教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实施
现今,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已逐渐成为现代中职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中职学校计算机运用课程是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运用技术的一门课程,但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因素的不同,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难免会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因此,中职学校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因材施教,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兴趣并掌握一定技能,是中职学校计算机运用课程全面发展的全新教学模式。本文以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为例谈一谈分层教学。
一、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的几点不足
计算机技术属于当前中职学校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到课程目标、教学方式等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仍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缺乏学生职业特征,计算机技术课程主要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但因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影响较大,教师很难意识到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偏重于讲授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而没有结合学生职业特征,使得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工作过程中;
其次,缺乏课程层次性,在学习计算机专业技术时,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学习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展现出的学习潜能也有所不同。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会忽略这一方面,依旧使用传统教学方式,而没有结合学生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很难达到预定目标。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含义
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根据学生不同知识掌握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三、“分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构建
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效率,学校和教师结合不同课程目标与内容,对主要的课程教学要求进行科学分层,分为基础层等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对学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教师作为分层教学过程中引导者与实施者,实际教学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更新教师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理念
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教师应及时更新传统教学理念,转变自身课堂角色,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成为学生知识获取的引导者、解惑者,教师需结合学生不同特点,制定合理的分层目标,使得学生能够接受分层教学模式。
(二)重视计算机应用课程备课过程
教师应重视计算机应用课程备课过程,将分层教学合理运用于课程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备课前,教师须仔细研读计算机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内容进行基本备课,再结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对其区别教学,使得学生可有效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平均分配学习小组成员,降低分层教学法运用的难度。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首先,分组的主要依据为教学具体内容与学生个体差异,但分组与分层,均不要对学生重新分班,让学生在本来的班级中学习;其次,分组过程中,教师应科学命名,防止伤害到学生自尊心,照顾到学生的感受与情绪,教师须综合考虑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成绩、课堂参与积极性、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因素,如教师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小组,其中A组代表基础层,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应关注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基本操作;B组为提高层,该小组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自控力等水平优于A组,教师在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适当提高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C组为竞赛层,该小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牢固,因此,教师不仅需要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各类软件,还必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四)適当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环节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部分,只有确保分层授课的科学性,才能更好地提高整体课堂效率与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进行分层帮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互帮互助,班级中的学生,因生活环境、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计算机知识掌握情况也有较大差异,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及时了解教师教学目的,并达到教学目标。
2.进行分层提问,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合理地对知识进行分层提问,从而提高教学问题的实用性,使得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掌握知识。
3.进行分层教学评价,教师需结合学生不同情况,落实分层教学评价。不仅需重视学生卷面与实操成绩,更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将学生平时课堂参与情况与表现作为评价指标,确保学生评价的合理性、科学性,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增加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分层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
笔者所在学校自2013年起,对计算机应用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经过2年的初步探索和尝试后,取得了较好效果:首先,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可科学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最后,有利于提高社会满意度、毕业生整体质量,如表1、表2所示。从表格数据可知,毕业生实践教学满意度与就业岗位专业相关度主体提高。
综上所述,将分层教学模式应用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特别适合于当前中职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改善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认知水平、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内容,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其掌握真正实用的实践技能。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需把分层教学理念运用在每一课堂环节中,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增强其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秀娟,黄新甫,魏丽云.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3.
[2]严淑玲.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实践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
[3]冉海洋,郑荣嵘,冯茹.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实施互动式分层教学法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