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着眼市场细分,观众未必买账
2017-04-28尹杰
尹杰
中国人,是最热衷于政治的民族之一。几千年封建统治下来,我们对宫闱内幕充满好奇。不管是梨园曲目、天桥说书,还是民间小说,但凡政治题材,都绝对有人看,有人听,之后还要找人聊。这算是《人民的名义》火爆的最深层根源——挠到中国人的最痒处。而从影视产品本身来说,它又成功在哪呢?
一部影视作品最能打动观众的,首先是题材,其次是故事的安排、冲突和桥段,再才是演员。
一个好题材,如果发挥得当,用心制作,能够打造成为持续性的热门现象。国外影视行业深谙此道:若一部影片的题材大获成功,马上就会有第二部、第三部紧随其后,分享第一部的题材红利。《哈利·波特》《星球大战》《速度与激情》《超人》等,都取得了成功。国内的影视产业似乎还没很好掌握这个道理。某题材大热后,各路人马一拥而上,一窝蜂模仿抢拍。曾经满屏的抗战剧、宫斗剧和谍战剧,就是例证。
一个重要的选题标准是——不要试图用题材迎合观众,更不要强调“定位论”(说影视作品是专门拍给某类人群观看的),而要用题材去引导和吸引观众。就像通常情况下,人们大多认为童话和卡通只有小朋友才会喜欢,但事实是,由童话或卡通改编的影视作品,老少通吃,观众中成年人的比例甚至高过未成年人。《变形金刚》《爱丽丝梦游仙境》《大圣归来》等,成年人观影居多。
《人民的名义》,按照通常的判断,好像是专门针对中老年男性观众的,但事实上,这部电视剧不但俘获中老年观众(还有很多是女性观众)的心,更博得不少青年观众的青睐,这对所谓细分受众的理论是有力反驳。
事实上,真善美是人性永恒的价值和追求。只要选定人性、人道和正义的题材,再用轻松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大电影还是卡通剧都会引发受众的共鸣。
影视行业还应避免一个误区——认为当红“小鲜肉”是票房保证。其实,只要把控好题材这个第一要素,即使用一些关注度不高的老演员和非著名演员,一样会受到观众的青睐。《潜伏》在拍摄阶段除孙红雷有些知名度,其余演员知名度均不高。当下网红“达康书记”的扮演者吴刚,就是凭借当年《潜伏》中成功塑造陆桥山形象而为大众所熟知。
最后,国产剧应注意制作费用的分配问题。国外影视制作中,演员片酬一般只占30%左右。剩下30%用作拍摄支出,30%用来进行后期制作,还有10%进行影片宣传,而国内影视行业几乎把大部分经费花在演员片酬上。
真正成熟、优秀、有追求的影视制作企业,绝不会一味迎合市场和观众。影视公司必须学会引领市场,抓住行业本质,发掘最佳题材,推出把握时代脉搏的好作品。▲(作者是品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