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补2)

2017-04-28中稻宣

中国稻米 2017年2期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宁波市

审定编号(皖稻)2016025 2016026 2016027 2016028 2016029 2016030 2016031 2016032 2016033 2016034 2016035 2016036 2016037 2016038 2016039 2016040 2016041 2016042 2016043 2016044 2016045 2016046 2016047 2016048品种名称两优818两优6386甬优4912 G两优1719惠两优3456两优3057两优6611辐优8号C两优198玉优12号两优9526两优8025两优9919甬优4901丰两优6248两优1105两优2016宝两优6号两优906新两优1813两优1108丰糯1246正香优217宣粳2号类型 选育单位 品种来源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粳交三系杂交稻宿2018S×R818广占63-4S×R2186甬粳49A×F7512全生育期(d)138 142 135区试产量(kg/667 m2)610.47 615.09 607.09生试产量(kg/667 m2)633.18 632.42 636.87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G69S×R1719惠34S×R456 03S×YR1057 138 140 141 621.17 630.75 606.06 623.03 632.76 617.69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Y8-2S×R6611辐78A×恢128 C815S×R168 143 141 138 607.59 607.32 633.11 654.71 630.74 633.38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绿102S×7DF203瑞丰95S×GR26 Y8-2S×R205 1892S×W R1927 139 139 140 139 608.07 611.35 629.34 615.89 615.27 635.48 618.76 615.42籼粳交三系杂交稻A49×F8001135617.97616.39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Z316S×R248皖2311S×皖恢3405广占63-4S×R126 F3006S×W 11 6102S×9006新安S×R1813 140 143 140 143 139 139 615.72 611.32 624.53 608.40 627.47 616.30 630.22 609.18 609.38 614.47 632.38 629.19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常规糯稻徽农S×R108连丰糯/H 06-43 138 145 611.07 613.27 653.81 659.80籼型三系杂交稻粳型常规稻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合肥金色生物研究有限公司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铜陵辉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宝盈玉米稻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侬多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国安种业有限公司合肥市丰宝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省紫芦湖良种繁殖场、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安徽金世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正香1A×嘉恢217秀水13/武运粳7号123 132 596.55 616.00 611.96 541.30

猜你喜欢

两系杂交稻宁波市
神农传人
——农民邓祚荣曾绘的水稻“两系”育种神话图谱
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来安县两系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