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智慧城市上线

2017-04-28沈玉姗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特斯联网智慧

沈玉姗

在上海住核心地段的老房子是种怎样的体验?可能没有你想象的浪漫。

家住田林十二村的邹阿姨表示,小区整体改造之前,儿子甚至不好意思让女朋友上门。这座建于1985年的老小区地处寸土寸金的上海徐汇区,然而,年岁渐长令小区的公共环境变得“脏乱差”,每年还会出现好几起入室盗窃案。

2016年,居委会对小区通行体系进行了整体改造,除了将所有单元楼大门升级为智能门禁,街道和居委会的电脑里统一装上了一套智能物业管理系统。居民在终端以刷卡或手机APP的方式进出,工作人员则在后台实时查看小区的通行数据,便于发现疑似盗窃等异常情况。一年下来,小区案发率降低了90%。

为田林十二村提供方案的是一家名为特斯联的公司,其在2016年陆续接下了上海13个辖区的老旧小区改造,覆盖面积7000万平方米,占上海整体老旧住房总量的近1/4。在获得IDG和光大旗下基金联合投资后,这家以智能硬件起步的初创公司正试图从城市的毛细血管入手,让早期偏重顶层设计、落不了地的智慧城市变得“接地气”,也顺便撬动亿万级的物联网市场。

出入场景的数据价值

一套智慧门禁系统能发挥多大作用?

田林十二村的不少居民起初不以为然。系统刚投入使用时,住户必须凭身份证到居委会办理新门卡换发。工作人员对不同住户的卡片进行了区分,常住人口具备永久权限,租户则被授予一年使用时间,到期再申请更新卡片。“有用户为此抱怨,说我们搞变相歧视。”负责该项目的特斯联上海分公司销售经理雷达告诉《21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

到实际使用階段,问题就更多了。个别业主将自家房屋用来开设美容院或棋牌室,客人进进出出,关门就是关了他们的生意;一些住在一楼的住户嫌动辄关门声音太响,影响休息,也不乐意。后台显示的关门数据因此上不去,而没有了通行数据,就谈不上智慧社区人口管理。

田林居民的态度转变,源于一次看似偶然的事件。小区15号楼有一名租户,每天进出多达数十次,情况持续了好几天,引起了居委会的怀疑。当地街道和相关部门介入后发现,使用者并非租户本人,且有犯罪前科。事件在小区内迅速传开,自此小区后台关门数据全面上升。

“出入”事关平安,小事不“小”。

智慧通行体系也逐渐打动了区域管理者。2016年下半年,上海市长宁区公安局和综治办开始采用特斯联的智慧城市人口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将线下门禁数据与传统的视频监控录像进行时间轴匹配,民警办案时不再需要长时间翻看视频,办案效率呈几何倍数上升。

特斯联运营副总裁谢超向《21CBR》记者介绍,尽管视频监控已被广泛应用,但视频图像本质上是一种非结构化数据,不能直接被计算机读取和识别,一直是一线办案人员的主要痛点。“视频联动”成了特斯联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中的亮点。

此外,通行数据的空白也能发挥作用。在田林十二村的6000名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约占1/3,其中独居孤寡老人的一举一动需要倍加关注。居委会在前期向特斯联提供了一份孤老名单,如果72小时内没有出入记录,系统就会在后台报警,提醒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而在此之前,居委会与老人之间传递该信息的方式还十分“复古”:在窗台上放个花盆作为“暗号”。

从线下设备的前端数据采集,到通信层的数据交互联通, 再到数据到达后端系统的分析应用,数据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这也部分解释了特斯联的商业逻辑:高频的出入场景能够沉淀海量数据,并持续产生价值。通行业务成为特斯联切入智慧社区,进而切入智慧建筑,直至为智慧城市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流量入口。

“自下而上”的智慧城市

在谢超看来,一座城市由社区、写字楼、商场等多个细胞单元组成。如果要打造智慧城市,首先要智慧化地改造这些城市的细胞单元,并彼此串联。特斯联在做的正是这一“自下而上”的智慧城市,物联网是技术手段。

凭着这种开放式的思维,特斯联于2015年底拿到了光大与IDG旗下基金的千万美元A轮投资,并将总部从重庆迁至北京,在2016年迅速发展起来。

特斯联的业务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一揽子”工程:通过在终端布置智能硬件和传感器,在通信层面自主研发LoRa组网技术,并向用户端提供智能管理平台和用户APP,从而实现基于不同城市细胞单元的智慧解决方案。

城市级移动物联网“盘子”大,包含复杂的线下业态和多方需求,需要玩家具备包括硬件软件开发、智能施工、定制方案在内的综合服务能力。通行业务是一系列多场景解决方案的基础,但要让智慧城市“落地”,得有100种方法。

在为区域管理者提供基于通行系统的智慧人口安防管理平台后,特斯联又将目光对准了城市的钢筋水泥。

针对传统建筑能耗高的问题,特斯联开发了名为“超级楼控系统平台”的智慧建筑解决方案。特斯联的施工团队对传感器、控制器等中间设备完成物联网化改造后,“超级楼控”就会依据收集上来的数据信息,对制冷机组、空调机组、热源等能源设施进行持续优化,节能率最高可达30%以上。

谢超认为,当前IBM、华为等大公司的智慧城市方案大多集中在网络基础设施搭建、偏重顶层设计,相比之下,从物联网切入的智慧城市更容易落地,也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2016年,特斯联的智能社区签约项目有2426个,在上海、北京、重庆、武汉等城市落地,覆盖面积3.13亿平米;智慧建筑签约项目203个,客户包括北京诺金酒店、重庆英利国际金融中心和武汉绿地铭创金融城。

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发布《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直指智慧城市前期建设中重点反映出的高投入、高技术与低效能、低参与等问题。目前,全国试点城市已达597个。上述指标的发布意味着,新上线的智慧城市必须“接地气”。

城市管理者的态度也发生着变化。“现在和地方政府谈智慧城市有一个好处是,他们更希望看到落地的东西,特斯联的理念能契合这一需求。地方政府唯一的顾虑是,这个东西真正推进起来需要多少时间和成本,才能收到效果。”谢超说。

物聯网世界的游戏规则

在互联网+地产领域,社区O2O是早早吹起的一个小风口,挤满了来自主流地产商、物业龙头和初创公司的应用APP——万科的“住这儿”、花样年的“彩之云”,还有“1号社区”等,厮杀至今已是一片红海,商业模式未见清晰。但物联网+公共管理领域则有大片空白,特斯联似乎没有对手。

真是这样吗?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物联网的产值超过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其中机器到机器应用的终端数量超过1个亿,预计到2020年,行业规模将达50000亿元。

万亿级的市场引人入胜,却没有参考路径。组网技术方面,NBIoT与LoRa的标准之争尚未终结。相比互联网产品的轻盈迭代,物联网企业显得“重”得多,因为设备一旦铺装,就很难更换。谢超表示,现阶段如何能看清未来的路,是个问题。

特斯联的对手是自己,也是这看不清游戏规则的物联网世界。

谢超认为,物联网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多的特点,涉及硬件、协议、开源平台、云服务、供应链等环节,能打通全产业链的企业寥寥。相比互联网O2O的单点突破,物联网创业比拼的是生态系统和产业链条。

特斯联的做法也是典型的第三方平台模式,提供多样化方案,并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试图建立起自己的生态闭环。在软硬件两个层面,特斯联都对外提供业务接口:对加盟的传统门锁厂商,特斯联与其共享长期收益;对政府部门和大型地产商,特斯联则输出平台架构,辅助社区管理决策。

谢超透露,借助平台模式生成的海量数据,特斯联计划涉足广告、电商和社交,成为智慧城市生活运营的统一入口。不过,现阶段仍会坚持产品的工具属性。在特斯联当前版本的APP中,基于蓝牙技术的一键开锁功能仍占据着主要位置。

不过,在此之前,作为一家初创企业,得先设法活下去。2016年,特斯联的营收规模在上亿级别,并利用其在运营社区拥有的20000个广告屏,试图经营更精准、强互动的广告增值业务。此外,通过金融运作手段,特斯联与被改造楼宇的业主共享后期的节能收益,高利润点令智慧建筑业务成为“造血器官”。

需求升温、资本介入意味着亿万级的城市物联网市场正处在爆发的前夜。更多玩家尚未入局,独角兽还未出现,游戏才刚开始。“我还是相信在今年和明年,我们会在某些领域迎来突破,比如广告。”谢超说。

猜你喜欢

特斯联网智慧
路特斯与“驾驭者”对话
路特斯ELETRE
“身联网”等五则
抢占物联网
贝奈迪特斯与安全玻璃
特斯克兼并Milltech气罩和通风系统公司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有智慧的羊
得MCU者得物联网天下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