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产后的油价猜想

2017-04-28曾涛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产油国页岩生产商

曾涛

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巴尔金都(Mohammad Barkindo)近期表示,预计原油市场将在2017年下半年实现再平衡,市场乐观情绪根据石油减产行动而得到改善。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将在5月份针对是否延长石油减产协议作出决定。

今年1月起,OPEC执行减产协议:持续6个月减产原油约120万桶/日,成员国综合减产后目标产量为3250万桶/日。该协议旨在解决全球原油过剩问题,终结低油价给生产国带来的危机,提振全球经济。

21世纪最初10年的高油价造就了美国非常规页岩油生产的突飞猛进,使美国成为与沙特、俄罗斯比肩的第一梯队石油生产国。2015年底美国政府解除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国际石油市场的平衡被彻底打破,OPEC地位受到挑战。油价走势取决于OPEC低成本原油和美国非常规页岩油博弈的结果,国际石油市场在经历双方第一轮直接较量后,进入第二轮再平衡阶段。

第一轮价格大战,美国页岩油涅槃重生。尽管2014年夏天国际油价一路暴跌,但是由于高油价时期的大量产能建设,2015年全球原油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约为170万桶/日,约1.5%。其中,美国原油产量在2015年4月达到近40年来的最高峰910万桶/日,直逼全球第一宝座,并于2015年底解除原油出口禁令,为未来增产扫清政策障碍。面对挑战,以沙特为首的OPEC一方面为维护市场份额,一方面为拖垮美国页岩油厂商,开足马力生产。持续的供大于求使油价基准布伦特全年均价从2014年的99美元/桶跌到2015年的52美元/桶、2016年44美元/桶,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OPEC的目的——美国页岩油不得不削减投资和成本、降低产量以适应低油价的环境。终于在2016年使非OPEC产油国和美国页岩油产量下滑,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问题得到显著缓解。

然而,直接较量中,低油价没有杀死页岩油,反而让它变得更强大。过去3年低油价使高成本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损失惨重,100多家独立生产商和油服公司破产重组,行业深度洗牌。幸存的页岩油厂商加快技术升级,加大并购力度,使生产成本下降超过40%,一些区块的生產成本降低至35至45美元/桶。依靠全球最强的创新能力、最快的技术转化速度、最低的融资成本和最高效的破产重组程序,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不仅没有被OPEC挤垮,反而更具适应性。

面对严峻的挑战,2016年底,美国以外的全球主要产油国达成15年来首个减产协议,沙特领衔OPEC与俄罗斯、墨西哥等非OPEC国家在2016年10月产量基础上合计减产175.8万桶/日,自2017年1月1日起执行,为期6个月。与以往历次不了了之的减产协议相比,执行首月,OPEC产油国兑现了自己93%、全部参与国家兑现了整体86%的承诺减产量,这意味着主要产油国政策发生重要调整,由过去两年拼价格的市场份额大战转变为限产保价政策。

现在,OPEC低成本常规石油生产国与美国非常规页岩油生产商之间的“大战”正进入第二轮再平衡阶段。通过此前3年的“价格白刃战”,OPEC终于认识到,尽管自己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油藏地质条件、最低的生产成本,但是国家财政对石油收入的依赖使他们无法与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血战到底”。低成本常规产油国不再进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价格战,而是试图通过找出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成本底线,将价格维持在一个相对舒服的区间,例如50至60美元/桶。OPEC与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之间的妥协将会导致那些进行常规石油开发、但成本居高不下的产油国——例如部分北非、中亚国家——难以为继,被迫减产或关闭一些油田。最终,OPEC和美国之间的“神仙打架”,极有可能导致一些非OPEC产油国“无辜躺枪”。

世界主要产油国之间的博弈将实现全球石油市场再平衡,有望建立国际石油市场新秩序,对2017年及以后的国际油价走势产生重大影响。市场新秩序的建立还会帮助企业尽快明确发展战略,例如持续低迷的上游并购交易有望因为油价企稳而重新升温。(本文作者系能源经济学者)

猜你喜欢

产油国页岩生产商
“贵州复杂构造区页岩气赋存与渗透机制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限定转售最低价格纵向垄断的博弈分析
美国新奥尔良将举办2016年国际合成橡胶生产商会议
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政府投资7 300万欧元援助香蕉和西红柿生产商
我国启动页岩气高效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