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写28位当代作家(三)

2017-04-27陈超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格非主义者周国平

陈超

周国平

“分裂型作家”。尼采哲学最充分的译介者,但从不“学以致用”。90年代熱衷散文创作,是乌秧乌秧散文大军中有名堂的少数翘楚。情感细腻,灵魂敏识,但完全不像深浸尼采的学人,倒似杜威传人。周国平为中国散文注入了复杂经验的聚合。将形而上与形而下扭结一体的游走,令人宽怀。

欧阳江河

杂语诗人。其诗作语型纷杂,异质混成。他永远警惕着文本与现实的距离,以异乡人的视角看本土,以本土人的视角看异乡。因而其作品给人以适意的“陌生感”。在此,叙事就是将诗变得不可叙事,抒情就是将诗变得不再抒情。其上下文是可以互相涂擦的,巴尔特与奥威尔是可以彼此抵消的。剩下了什么呢?阅读本身的快感。

王安忆

自觉的作家。她能从批评的角度进行创作,其作品沉稳、坚实,对人性与母语的秘密均有所揭示,有大家的气韵。但自觉的作家有时活力不够,叙述烦琐,一切都太有“道理”。作家预先不必比作品知道得更多。

莫言

生命强力型诗人。莫言对有关生殖、冲撞、“不洁”的事物有奇怪的偏爱。他的小说泥沙俱下,充满宣泄的快感。但从根本上说,他搞的是“观念艺术”,一切作品都指向一个本原:“生命强力”。这似乎是一种变格化了的“本体论”立场。从这点看来,莫言不是个享受了写作自由欣快的作家,更像是个将生命体验玄学化的诗人。

马原

纯正的小说家。其兴趣牢牢限定在文本内部。他是极少数对“写作”这件事有透彻了解的人。马原对世界采取了避让的谦恭态度,他笔下的带有流浪汉气质的人物,骨子里是体面的中产阶级度假者。可以想象,马原小说打动的都是有教养的读者,这些人从小可能都没摸过弹弓。

格非

学者型作家。格非写作的原动力可能主要来自阅读和想象。他那些神秘的小说都是言说有据的,他笔下的“中国经验”其实与现代、后现代经典文本在意识上有更显豁的“互文”关系。格非的“学者”倾向并不表现在百科全书式的炫惑,而是总体语境、句群、词语与词素的“有根”感。此一“根茎”,来自理论头脑,能动的阅读,理性的提炼。他或许是以“准学术”的态度,梳理过二十世纪小说理论的学术积累的少数人物之一。

余华

温情主义者。余华以所谓“恐怖”题材登上文坛,但实际上(正如后来暴露的那样)他是个温情主义者。真正的“恐怖”是不动声色,谈笑间灰飞烟灭,一如海明威的“杀人者”。但余华显然被自己写出的残酷场面吓坏了,那种肢体抽搐的渲染,显出作家自虐般的快感。只有温情主义者才会有自我剥夺的情感实验。因此,余华的小说让我们忆起古老的道德承诺时代,他的“恐怖”让我们测出了温情无奈地消逝的速度。

(编辑:彭宇)

猜你喜欢

格非主义者周国平
闲话格非
闲话格非
忌肉主义者
张小龙: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极简主义者
好人主义者做不了好人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我就是我
格非称色情只是《金瓶梅》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