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装捡到老人工资,更高境界的善

2017-04-27连海平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受助者环卫工人细心

连海平

在这个冷冬,这无疑是一则暖新闻,瞬间击中许多人柔软的心。3360元,在一些人眼中,或许就是一套靓衫或一顿大餐的钱,但对一位70岁的老环卫工人来说,就是3个月的起早贪黑、风吹日晒、辛勤劳作,分量可想而知。要是没了这笔“巨款”,这个年怎么过?网友们爱心之举,无异于雪中送炭,救老人于水火。

3360元钱,于万能的朋友圈,无异于小菜一碟,滨州无棣网友之善,不仅在为环卫工人凑钱,而且还假装拾金不昧,用“归还”的方式进行捐助,为让老人收得心安理得。假设换个方式,网友们你50元我100元地捐,然后告诉老人这是大家的捐款,老人是否愿意收还难说。爱心,还有细心,用顾及老人颜面、维护老人尊严的方式递达,这一点也许比3360元的钱更令人感动。

这则新闻故事让我想起一则外国旧闻:某年冬天某城市连续暴雪,许多單位和商家因此歇业,但公立小学却依旧照常开课。一位家长对此很不理解,忍不住给校长打电话。校长的回答令她大感意外:“正如您所知,不少穷人家庭冬天甚至用不起暖气,把那些孩子接到学校来上学,他们不仅能拥有一整天的温暖,还能在学校里享受到免费的营养午餐!”她接着问:“那么,为什么不只接贫穷人家的小孩去学校呢?”校长说:“施恩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保持人的尊严。我们不能在帮助那些贫穷孩子的同时,践踏他们的自尊!”

“大爱无形,大音希声。”一个人行善,除了有心、有力,还要有法——懂得如何将善事办好。这要求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将心比心,考虑受助者感受;小心翼翼,维护受助者尊严,降低受助行为给受助者带来的羞辱感与挫败感,尤其避免将善行变成让人难以下咽的嗟来之食。为善而不忘谦卑,才能不忘善的初心,成全别人的同时,成全自己。

(本文原载2017年1月16日《广州日报》,本刊有删节)

观点运用:温情和怜悯;爱心与细心;维护受助者尊严;不忘善的初心;行善的更高境界;包容和理解;在尊重别人服务中体现自我素养;一个微笑,或许可以温暖别人整个世界……

猜你喜欢

受助者环卫工人细心
受助者视角的帮助行为:后果、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2)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4)
细心的外公
跟踪导练(五)(4)
我们是城乡的美容师
——献给第二十六个环卫工人节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扶困助学活动有效性对受助者心理、思想影响的案例研究
细心观察,用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