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创伤性膈疝的疗效观察
2017-04-27赵立超
赵立超
(深泽县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2500)
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创伤性膈疝的疗效观察
赵立超
(深泽县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2500)
目的探讨分析电视胸腔镜治疗创伤性膈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创伤性膈疝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应用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下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68%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创伤性膈疝效具有较好的的临床疗,值得推广。
电视胸腔镜;创伤性膈疝;临床疗效
膈疝是由于膈肌缺损导致患者发生生理障碍,此病分为创伤性膈疝和非创伤性膈疝。创伤性膈疝在膈疝患者中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到外部创伤导致膈肌破裂。患者多表现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呕吐等症状[1-2]。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胸腔镜下手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针对传统修补术治疗方法和电视胸腔镜下修补术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5例创伤性膈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19~64岁,平均(42.5±12.1)岁。其中,车祸创伤20例,刺伤17例,高处坠落伤6例,其他原因10例;左侧膈疝42例,右侧膈疝11例;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18~62岁,平均(41.8±11.9)岁。其中,车祸创伤21例,刺伤17例,高处坠落伤7例,其他原因7例;左侧膈疝43例,右侧膈疝9例。两组患者均经X片透视确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消毒。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手术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电视腹腔镜下修补术,健侧肺通气。取平卧位。置入胸腔镜,必要时延长切口。利用分离钩等分离粘连,清除血块,电凝止血,探察疝环,将膈疝回纳入腹腔后缝合。注意要动作轻柔,不要损伤膈肌下腹腔器官。放置胸管引流,止血,消毒。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疗效。
1.4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治愈后没有出现复发;有效: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治愈后患者部分有复发现象;无效: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仍然没有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有效率88.68%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 [n(%)]
3 讨 论
膈为将胸腔与腹腔分隔的薄肌,是胸腹腔之间的重要的屏障。创伤性膈疝发生情况较复杂,膈肌破裂后腹腔内脏从破裂处进入胸腔,易导致呼吸困难,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创伤性膈疝大多合并其他损伤,可能出现腹部症状、失血性休克等。一旦确诊此病,需要对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不管破裂口大小,均应进行手术修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电视胸腔镜手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胸部微创外科手术方法。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3-4]。在电视胸腔镜下,视野清晰可见,对于正确探查疝环等结构起到较大的作用,避免伤及其他内脏。
目前许多医院应用电视腹腔镜下修补术对创伤性膈疝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据相关研究报道[5],通过对创伤性膈疝的患者进行电视胸腔镜修补术治疗,结果证明患者治愈率较高,创伤较小,机体恢复也较快。本研究通过对对传统修补术治疗方法和电视胸腔镜下修补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应用电视胸腔镜下修补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得到改善,治疗有效率也与传统修补术相比有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创伤性膈疝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延红,李广平,宋 威.手术治疗94例创伤性膈疝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120-121.
[2] 张 磊,白东明,李 斌.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809-2810.
[3] 齐红军.创伤性膈疝的外科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98.
[4] 陈祥兴,李本忠,仲维岭,等.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3):381.
[5] 张正旭,侯延君,姜长滨,等.电视胸腔镜在创伤性隔病治疗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治疗与观察,2015,9(17):91.
本文编辑:赵小龙
R616.1
B
ISSN.2095-8242.2017.02.2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