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吉洞峪铅锌多金属区化探异常特征
2017-04-27王瑾
王瑾
摘 要:在辽宁吉洞峪铅锌多金属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查明了勘查区的元素表生分布情况,圈定了1处综合异常,该异常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地球化学测量;综合异常;铅锌多金属矿
辽宁省吉洞峪铅锌矿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区内进行了区域调查工作,对区内的地层、构造、矿产有了一定了解。发现该区辽河群盖县组地层发育,见有Pb、Zn矿化,同时伴生有Au、Ag矿化,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1 勘查区地质概况
工作区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辽东台背斜盖县~草河口复向斜北翼隆昌~施家堡子~岗草甸子向斜西端。区域地层为早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由大石桥组及盖县组地层组成。大石桥组,主要为大理岩、透闪透辉岩、黑云斜长变粒岩、二长片麻岩、二云片岩及斜长角闪岩。盖县组,主要为绢云母石英片岩、二长片岩、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夹大理岩。铅锌矿赋存在盖县组地层中。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辽东台背斜盖县~草河口复向斜北翼隆昌~施家堡子~岗草甸子向斜西端。断裂主要为北北东向断裂,多为压性断裂。断裂对地层、含矿层及矿体均有切割破坏作用,使区内地层产状复杂多样。岩浆岩有中侏罗世花岗岩、晚侏罗世流纹岩、前震旦纪变辉长岩,另有一些小的岩脉,有闪长岩脉、煌斑岩脉及长英质脉等[1]。
2 地球化学测量
工作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通过对区内土壤中铅锌及相关指示元素的测定,发现并圈定与矿体有成因联系的异常,确定其形态、规模与空间分布,指导地质找矿。
3 元素组合特征
为全面了解工作区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对全测区7种元素做R型聚类分析(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Au与As元素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为0.881。在相关系数为0.2时,可将元素划分为Au-As组合和Cu-Pb-Zn组合。
4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根据元素共生关系、成矿类型及地质找矿意义,将在一定地质环境中形成的空间上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一组元素异常圈定综合异常[2-3]。本区依据单元素异常的分布情况,对铅、锌元素及相关元素的组合异常进行筛选,以单元素异常面积较大,异常点数较多,极大值较高和相关元素重叠较好为选择依据,共圈定了1个综合异常(图2)。
异常分布在吴家堡子一带,包含了Au1-2、As1-4、Ag2、Cu1、Zn2、Zn3、Pb3、Pb4号共8个单元素异常。异常主要分布在盖县组绢云石英片岩中,部分分布在第四纪地层中。Au、As异常面积较大,强度高,在异常排序中分别排第一,浓度分带均达到四级,浓集中心突出,且相互吻合较好。同时伴有Ag、Cu、Pb、Zn异常。
Au1-2异常面积约0.3173km2,平均值为9.336×10-9,极大值为200.53×10-9,异常强度高,浓集中心突出。Au元素异常连续性较好,分带明显,浓度分级达到四级,在异常评序中排第一。总体呈不规则状,向北东方向延伸未封闭。
As1-4号异常面积约0.1765km2,异常平均值为113.582×10-6,极大值为3293.72×10-6,分带明显,异常强度高,浓集中心突出,呈近椭圆状,北东南西方向分布,向南西方向变窄。该异常评序排第一,与Au最大浓集中心吻合。
Ag2异常面积0.0737km2,异常平均值0.210×10-6,极大值0.40×10-6,異常呈不规则状,分布在Au1-2异常的西南侧,部分延伸到Ⅱ号异常区。
Cu1异常面积约0.0878km2,异常平均值31.945×10-6,极值点72.15×10-6,异常呈南北向延伸。
Pb3异常面积约0.0244km2,异常平均值41.565×10-6,极大值93.44×10-6,异常呈椭圆状,北东南西方向延伸,与Au1-2异常浓集中心吻合,在异常评序中排第二。Pb4异常面积约0.0242km2,异常平均值28.923×10-6,极大值为40.42×10-6,呈椭圆状,近东西向延伸,向东未封闭,与Zn2异常重合。
Zn2异常面积约0.1141km2,异常平均值120.555×10-6,极大值191.7×10-6,异常呈不规则状,近东西向延伸,东端延伸出界,异常排序为2。Zn3异常面积约0.0045km2,含有1个异常点,含量为173.19×10-6。
5 结束语
(1)该区Au元素含量较高,而Pb、Zn元素作为原设计的成矿元素,并没有显示出强度较高的异常,因此本区Au应该作为本区主要寻找的矿种。
(2)Au、As元素在本区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它指示元素Ag、Pb、Zn、Cu、Sb做为辅助指示元素,同样显示了重要的指示作用。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地质矿产局.辽宁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2]曹园园,李新虎.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的圈定及找矿效果[J].物探与化探,2017,41(1):58-64.
[3]柳建新,曹创华,童孝忠,等.物化探方法在青海某多金属矿区的找矿效果[J].物探与化探,2012,36(5):70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