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17-04-27李映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3期
关键词:合理预习整合

李映晖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黔西南,562400)

摘 要: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实践操作课程,要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十分重要。通过对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的转变、合理考核等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 整合 预习 能力 合理 兴趣

创新型、适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现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的方向,也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我院在对学生的培养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课,不同的实验课基本采取的都是同一模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实验应付差事,实验教目的和效果,实验教学改革刻不容缓。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加强对实验课重要性的认识合理整合

为了方便学生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更好掌握及运用,避免实验课内容超前于理论课,而使学生上课目的性不够明确。我们将有机实验安排滞后于理论授课。为了让学生能充分运用实验室教学资源,实行小班授课制,根据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基础实验操作部分占总学时数约40%,合成综合性实验占50%,设计性实验内容占10%。充分考虑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出现的顺序及频率,重要的实验操作至少要训练两次以上,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实验基本功打好基础。

二、加强课前预习

通常实验教学是由教师组织安排,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仪器设备;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提出理论解释,学生按教师的讲解按部就班的重复实验,获取数据,验证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要领。但也往往会使学生由于缺少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而挫伤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完全把他们放在了被动接受的位置上,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缺少创新思想,缺少学习兴趣。学生不经过预习,同样可以根据老师的讲解了解实验内容完成实验,不能真正掌握实验的知识要点。为改变此现状,采用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的措施。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先交预习报告,否则不能进行实验。实验预习的具体内容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反应机理、熟悉各种化学试剂的物理常数、画好示意图、列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为了杜绝学生应付差事,将教材一字不落的抄袭下来的现象,要求预习报告中的实验步骤部分必须细化成一个个步骤,每个步骤必须有简明扼要的标题,标题下写明该步骤的具体内容。预习报告最后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的注释和网上查找的资料写出注意事项。在对实验讲解时,设置若干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检验预习效果,同时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通过这些措施,使得学生不得不认真预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很多基本操作,可以说有机化学实验就是由若干个基本操作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操作体系。要想使实验取得好的效果,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具备良好的基本操作技能。我院一学期开设基本操作实验有4个,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验6个,自主设计性实验2个。基本操作实验是后续合成实验的基础,也是今后学生从事工作和科研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课程已经进行了大半部分,而学生的基本操作过程依然错误百出的现象。为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在基本操作实验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划出实验装置图,在画图的过程中,学生会注意仪器意见的连接关系,仪器的选用、温度计的位置等各种细节,从而使实验装置深深的引入脑海。

四、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让学生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难免有耗时较长的实验.在单次实验学时不充裕时,我们探索将有机化学实验微量化,使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时间缩短。在学时安排上,实行弹性分布设置根据实验内容选择相应的学时数,最短为3学时,最长为6学时。通过合理安排,使整个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环节得到优化。

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上台讲解示范环节。上课安排学生轮流上台介绍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等,然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教师再总结点评。教师在点评时还可通过操作示范视频,对学生易犯的错误操作及安全隐患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强调。通过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预习效果,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也促进学生实验操作更加规范。

六、客观合理的成绩评定

为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实验,应提高平时成绩的权重。将期末评成绩的评定分为四大块预习报告20%,实验报告20%,实验操作20%,考试成绩占40%。如果学生平时不认真,综合成绩是不理想的。这样在期末评定的时候有据可依,成绩更加公正合理,期末考试不但要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应设置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是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知识,包括实验室规则及安全常识,化学仪器的使用和养护方法,基础操作的原理及适用范围等。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实践。关键是要落实在细节上。教师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多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切实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努力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叶红,王蕾.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 2009(6):30-31.

[2]胡昱,陈义旺,孙晓霞.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职教坛, 2010(33):69-72.

[3]苏玉,马东升,于颖慧.有机化学实验启发式教学探析[J].黑龙江教育, 2014(9):6-7.

[4]郭乃妮.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微量化、绿色化研究[J].皮革与化工, 2013,30(1)33-35

[5]谭倩,龚成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3,38(3):165-167

猜你喜欢

合理预习整合
创造性处理和运用初中化学教材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