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要点
2017-04-27李永新
李永新
摘要: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凡是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在中国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发生较普遍。其损失程度视当年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异。在多雨、冷凉、适于晚疫病流行的地区和年份,植株提前枯死。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症状;防治
1.形态特征:孢囊梗分枝,每隔一段着生孢子囊处具膨大的节。孢子囊柠檬形,大小2~38×12~23(um),一端具乳突,另端有小柄,易脱落,在水中释放出5~9个肾形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具鞭毛2根,失去鞭毛后变成休止孢子,萌发出芽管,又生穿透钉侵入到寄主体内。菌丝生长适温20~23℃,孢子囊形成适温19~22℃,10~13℃形成游动孢子,温度高于24℃,孢子囊多直接萌发,孢子囊形成要求相对湿度高。
2.发病症状:晚疫病可侵染叶片、叶柄、茎及薯块。在叶片上发病,多从尖端或叶缘开始发病,病斑黑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潮湿时,叶背病斑边缘上产生一圈白霉,严重时植株一片焦黑,发出特殊的腐败臭味。在湿度特别大时,病斑迅速扩大,甚至扩展达整个叶片,并可沿叶脉侵入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发病严重时,使叶片萎蔫下垂,全株变黑,呈黑腐状。天气干旱时,病斑干枯呈褐色,叶片背面无白色霉层,病叶脆易破裂,病斑扩展缓慢。茎部受害后形成长短不等的褐色条斑,在潮湿条件下,茎部条斑上也能长出白色霉层。薯块受害发病时,形成淡褐色不规则形的小斑点,稍凹陷,病斑下面的薯肉变褐坏死,最后病薯坏死。晚疫病还可使马铃薯贮存期间出现大批腐烂,损失巨大。
3.传播途径: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
4.发病特点:马铃薯晚疫病均以发现中心病株后,15天左右迅速蔓延,20天左右便流行成灾。低温多雨是该病流行的重要气象条件,气温在10-15℃之间,有阴雨、多雾、多露天气,湿度90%以上,最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蔓延和流行,尤其是马铃薯开花期及开花末期的降雨量大则病害更易发生。在品种上,凡葡匐型品种,叶片光滑品种易感病,如老品种马尔科发病较重;而株型直立、叶具茸毛、叶肉肥厚、颜色深绿的品种相对抗病,发病较轻。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株间湿度过大,较易感病。偏施氮肥的徒长马铃薯田,土壤瘠薄,生长衰弱的发病重。中耕管理较好,培土较好的田块发病较轻。多年连作,自留种薯的田块发病较重,而前作是非茄科作物,从外地引种的田块发病较轻。
5.防治方法:防治该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推行“农业防治压基数,科学用药控为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区域治理和分类指导,抓重点发生区的示范防控,实行大面积流行控制发病。
5.1建立无病留种田,带病种薯是马铃薯晚疫病害的主要初期侵染源,建立无病留种基地,是防治病害的根本措施。无病留种田应与大田相距2.5公里以上,与此同时,种薯在收获时要进行严格挑选,选取表面光滑、无病斑和无损伤的薯块,单独贮藏;催芽和切薯时仔细检查,最好采用小种薯播种,防止种薯带菌,确保田间无感染,减少大田初期侵染源。马铃薯品种间对该病的抗病性有很大差异,一般垂直抗病品种种植几年以后,容易丧失其抗病性,所以应在生产上选用水平抗病性的品种。
5.2种薯处理。以杀死种薯内部分病菌,推迟或减轻晚疫病的发生危害。选用银法利喷洒种薯后晾干,或用1%高锰酸钾液浸种薯1天后晾干或用0.2%的福尔马林液喷洒薯块消毒灭菌。也可用内吸性杀菌剂浸种,如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然后堆积并严密覆盖,闷种2小时,再摊开晾干。
5.3加强管理。播种前精选种薯,淘汰带菌茎块,可减少田间中心病株的数量。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培土,可减少游动孢子囊侵染薯块的机会。在病害流行年份,适当提早割蔓,2周后再收获薯块,可避免薯块与病株接触的机会,降低薯块带菌率。
5.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霸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38%恶霜菌酯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磷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800倍液、1:1:200倍式波尔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作者单位:161027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卧牛吐达斡尔族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