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痕润物无声
2017-04-27褚宁宁
褚宁宁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复州城镇中心小学,辽宁大连,116314)
摘 要:若想语文学得好,就要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讲,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有优秀诗篇160篇,不少于150万字。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愿意读书,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以语文教材为载体,找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内外阅读 有效融合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应该加强阅读教学,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教师不应该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理解、去感悟,接受文章中的情感熏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语文教材的内容,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有效的整合课外阅读作品,从一篇的作品出发,整合多篇文章,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以点带面,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预习课文中进行有效的整合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的广泛,有的文章写作背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比较远,有的文章是关于外国历史,有的文章是关于民族李济深,有的文章年代比较久远,学生在理解文章的时候比较困难。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时候,就要让学生了解文章描述的内容,了解相关的资料,为学生理解知识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文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主要描述的是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期,亲眼见到国家受到欺凌,体会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励志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奋斗,展现了周恩来博大的胸襟与远大的志向。但是小学生比较小,对于那段历史并不了解,也没有深刻的体会,在学习的时候感觉不到周恩来的豪情壮志,教师在引导学生预习的时候,要让学生搜集今年中国遭受到屈辱的相关历史,五千年的文明是如何被践踏、广大民众怎样被侵害,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了解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原因,从而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涵。
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寻找切入点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是个例子”。语文教材其实是一把钥匙,为学生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开启其他书库,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课外文章的桥梁,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语文教材入手,在课内阅读中寻找课外阅读的切入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知识事业,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从文章的作者出发进行切入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的知识,都是名篇佳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从作者出发引入课外阅读,对这座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作者安徒生出发,引入《安徒生童话》的相关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文章中的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丑小鸭的故事,帮助学生分析丑小鸭与安徒生之间的相似点,引导学生了解丑小鸭就是安徒生自身的成长经历,了解安徒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艰难,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描述了穷人生活的悲惨状况,在圣诞之夜带着美好的愿望惨死街头,这与安徒生的成长经历非常相似,所以在作品中总是能展示其内心的思想,表达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有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文章的主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针对文章作者的特点,引入相关的课外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体验,
(二)以课文的原著为切入点
在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有许多课文是节选自原著书籍,如果學生对原著没有深入的了解,就会断章取义,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缺少深入的了解。因此,在学习这类课文之前,需要学生对原著有大体上的了解,这样在理解文章的时候才会更加的深入,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原著小说《故乡》,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的少年形象,反映了少年闰土与“我”之间真挚的友谊。但是在阅读正本小说之后,却发现闰土后来的形象发生了转变,在文章没有节选的地方,闰土与“我”都长大了,《少年闰土》中描绘的两个人之间的亲密感已经不见了,中年闰土见到“我”不再有往日的亲昵。《少年闰土》中的闰土淳朴天真、可亲可爱,中年闰土“向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得灰黄”“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单衣,浑身瑟缩着”在称呼上从“讯哥儿”变为“老爷”。其实整本书的人物形象前后差别很大,表达了作者鲁迅对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痛恨,残酷的阶级将一个活泼的少年生生的折磨成木偶一样的人,这才是整本书的核心思想,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了解,去体会,感受作者的无奈之情。
(三)以同类题材为课外阅读的切入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从文章的思想感情出发,引进同题材的文章,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的时候,文章中表达了作者李白对汪伦的喜爱之情和敬佩之情,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感情,虽然是离别之诗,却没有里边的愁闷,整首诗清新自然。教师可以进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送二元使安西》两首诗,《送二元使安西》这首诗与李白表达的感情比较相似,虽有依依惜别之情,却无离愁别绪之闷,整首诗在送别的时候还在宽慰好友,轻松自然、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情感体验,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同样是送别的诗,在文章中表达的更多的诗离别之际肝肠寸断的痛苦与哀伤,可谓是同样送别,两样情,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习体会,
三、在课外拓展处整合
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因此要善于捕捉课文蕴涵的深刻的人文内涵,适时补充课外读,拓展文本的厚度与深度,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受到审美乐趣。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课内外阅读教学有效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结合学习情况,采取有效的手段,搭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琴.浅论增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要性[J].中学生优秀作文 (教学),2011.
[2]何玉琴. 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J].基础教育,2012.
[3]杨海芬.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分析[J].小学时代(教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