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7-04-27丁连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3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新课程小学数学

(青岛市黄岛区大村中心小学,山东青岛,266417)

摘 要:在小学阶段,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讲,数学的学习是非常抽象的,尤其是对于年龄段教学的小学学生来讲。这就给老师们提出了问题,如何才能将看不见摸不到的数学知识演变成生活中的常识和实际例子,更加形象的被学生们所接受。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可以说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环节,也是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知识,所以,不管从老师还是学生家长的角度来讲,都要不遗余力的将孩子的小学数学学习抓好。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 教学生活化

小学教学生活化是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有效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知识的生活价值,并领悟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促进人类的发展的基本原则。它是小学教育研究者和教学论研究者等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1.数学教师缺乏新颖的教学观念

受传统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陈旧,且无法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是主导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其在不断地向学生传授理论性的知识的同时,却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数学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课程失去学习的热情,而这样也影响其自身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数学教师缺少对教学方法的创新

部分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还没有足够了解,因此,数学教师缺少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使得原木具有启发性的数学知识,变得毫无作用,如果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将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致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没有活力,而教师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导致教师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师对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意义缺乏了解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转变,是一种常见现象,这样的课堂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也说明了很多教师缺乏对于数学教学的真正理解,不能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加入自己的理解认识,这样的课堂只停留在教学内容表面,难于让你的学生心领神会,形成举一反三的课堂气氛。因此,为了能够形成生动活跃的教学课堂,老师一定要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措施

1.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生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传达这样的思想: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丰富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带着疑问,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生活,用心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关键的问题就是老师要把数学的教学形式进行转变,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额实际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让学生逐渐学会运用数学的观点来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實际问题,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从模仿到运用的一个过程,同时也逐渐让学生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并且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不断额提高。

2.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简单的生活知识

受小学学生的年龄和生活阅历所限,如果数学老师直接在黑板上讲解数学的知识点,是很难被学生接受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老师要在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一节以及了解学生所处阶段对周围生活的认知程度。这样,在课堂上老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来讲解知识点。这对于未来的数学学习,甚至其他方面的学习都将会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例如,用开“小卖部”“摆菜摊”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当店主,通过“买卖”的行为,发展孩子的计算能力。在此过程中,把兴趣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放在第二位,计算的难度可以慢慢提高,这样无形中,孩子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学生也可以在快乐游戏当中学习的更好。

3.知识的应用设计和呈现应体现生活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索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选择那此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方法的呈现上,应具有开放性,不把教师的思路和教材的方法强加给学生,也不强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讨论的时间,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思维途径,形成创新的土壤,培养实践能力,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

4.用数学语言叙述生活事件

由于数学可以用来存储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巧妙运用生活化、趣味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给课堂教学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使学生很自然地把数字和白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自己就把数字拉进了生活,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为更深层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其它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作为教师要在这个关键阶段,努力培养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这也就要求老师具有较高额水平,将数学知识融汇于简单的生活常识当中。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数学生活化”理念将会慢慢地被教师自觉执行,同时也会博得家长的认可,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加。

参考文献:

[1]李碧.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分析[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4(10):96-97.

[2]丁爱华.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1):97.

[3]周彤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8):60.

作者简介:丁连春(1959.01-),男,籍贯青岛市黄岛区,现为青岛市黄岛区大村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多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新课程小学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