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士在分娩护理中的使用效果分析
2017-04-27邹水娟章瑞云
邹水娟+章瑞云
[摘要] 目的 探讨产科专科护士在分娩护理中的使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由普通护士进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由专科护士进行专科化系统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护理情况和产妇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产妇分娩方式、心理状态(紧张、SAS评分、W-DEQ≥85分)、疼痛程度VAS评分、产后出血率、产后自主排尿率、24 h~48 h下床活动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专科护士在产科分娩护理中的使用,体现出专科护士较强的专业素质,护理工作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提升了分娩护理服务质量及产妇满意度,促进了我院产科专科护士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 专科护士;分娩护理;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7-014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obstetrical nurse specialists in delivery nursing. Methods 200 cases of puerpera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assigned to two groups,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One group was the control group, in which regular nursing care was carried out in general nurses; another group w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specialized systematic nursing was carried out by nurse specialists. The maternity care and maternal 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ime of labo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Delivery mode, mental states (tension, SAS score, W-DEQ≥85), VAS score of pain degree, postpartum hemorrhage rate, postpartum spontaneous urination rate, 24 h~48 h off-bed activity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pgar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e specialists in obstetrical delivery nursing reflects strong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nurse specialists, and the nursing work has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It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delivery nursing care and maternal satisfaction, and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bstetrical nurse specialists in our hospital.
[Key words] Nurse specialists; Delivery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根據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护理的专科化发展已经成为临床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1]。专科护士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热点,我国也十分重视专科护士和专科护理的发展,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2,3]。分娩作为一种自然而复杂的生理过程,会受到产力、产道、胎儿和产妇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医疗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母婴健康备受社会关注。尤其近几年,随着我国生育政策不断调整为“全面二孩”政策,新生儿出生率上升,社会对于医院产科需求越来越大,就诊产妇不断增加。产妇对于分娩护理及产科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鉴于此,同时也为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进一步完善我院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护理人员专科护理水平,我院产科对分娩室16名护理人员进行了专科护士培训和使用,将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对比分析专科护士在分娩护理中的使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20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其中一组100例为观察组,另一组1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26.8±3.4)岁;孕周36~41周,平均(38.5±2.6)周;初中文化水平26人,高中文化水平34人,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40人;对照组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27.4±2.9)岁;孕周37~40周,平均(39.0±3.1)周;初中文化水平27人,高中文化水平35人,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38人。两组均为初产妇,均单胎受孕。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专科护士
1.2.1 专科护士的纳入标准[5-6] 热爱产科护理岗位、工作认真负责;良好的身体及心理素質;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具备护师及以上专业职称;有5年以上的分娩室工作经验;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通过培训后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具体培训内容如下。
(1)专业知识内容:产前检查及评估;常用设备及抢救药品的使用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查房;多媒体的应用;新生儿复苏;无痛技术在分娩中的应用;产程的观察与处理;胎心监护的有关知识;新生儿护理;危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剖宫产的术前术后护理;产后出血的护理;产妇心理护理等。
(2)专业技术操作:多普勒听诊技术;阴道检查技术;会阴消毒技术;腹部四步触诊技术;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平产接生及会阴缝合技术;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临床经过及处理;胎心监护技术;会阴护理及新生儿脐带的护理;胎儿窘迫的处理;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新生儿窒息复苏、羊水栓塞、产时(产后)子痫、产后大出血等的急救技术。
1.2.2 专科护士的考核方式 培训前后对专科护士进行产科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均实行100分制。培训前后均向医护工作者发放产科自制调查问卷,问卷满分分值为10分。
1.3 护理方法
1.3.1 一般常规护理 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一般常规护理,孕妇入院产检开始进行一般孕期健康教育。产妇住院待产后,向产妇及陪同家属介绍医院物理环境,为产妇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及分娩前后注意事项,分娩中协助做好相应护理工作,分娩后常规观察。
1.3.2 专科化系统护理 观察组产妇给予系统化的专科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护理:孕妇入院产检开始记录登记产妇身体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产妇住院待产后,保持产房安静,床铺干净整洁,室内温湿度适宜并定时通风,为产妇提供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使产妇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和放松,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2)饮食指导:告知产妇及陪同家属饮食以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宜清淡、易消化、含铁、钙、钠丰富的食物为主。例如:鱼、肉、鸡蛋、豆类、芹菜、菠菜等蔬菜。水果以多水分为宜,保证食物营养均衡搭配,避免产妇便秘。使其储备能量保持良好的体力准备生产。
(3)产前心理护理:自产妇入院待产之后,由专科护士根据产妇入院评估表,详细了解孕产妇的身心状况,进行一对一护理服务。为其讲解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利弊所在,鼓励产妇选择自然分娩,利于产后恢复及新生儿生长发育。结合科室挂图、提示语、多媒体影像向产妇详细介绍分娩的相关知识及分娩过程。密切观察产妇心理变化情况,加强沟通交流,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或暗示方法满足产妇正当需求,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培训产妇使用分娩球,讲解相关减痛分娩护理知识,消除产妇紧张、不安、焦虑情绪。
(4)产程技术指导:第一产程阶段:陪伴产妇左右,记录宫缩时间间隔,定时检测胎心音,告知产妇胎儿情况。在产程进展中安慰产妇,播放产妇喜欢的音乐,分散其注意力,宫缩时协助产妇骑跨坐在分娩球上左右滚动,调整深呼吸,用手压迫腰骶部等方式缓解疼痛。宫缩间隙补充食物能量和水分,鼓励产妇坚持散步、孕妇体操等运动,可松弛盆底肌肉和骨盆韧带,利于胎儿顺利分娩;第二产程阶段:指导产妇舒适的体位,使用拉玛泽呼吸法,配合宫缩时间正确用力,可旋转按摩下腹部缓解疼痛。密切观察胎心、宫缩、产程进展情况,并主动跟产妇交流,以增强分娩信心。根据产妇个体差异,疼痛不能耐受时可使用镇痛剂止痛;第三产程阶段:待胎儿娩出后,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产妇给予静脉缩宫素促进宫缩和胎盘娩出,观察软产道是否损伤、胎盘是否完整脱离,以预防产后出血。专科护士将拇指置于产妇子宫底部,其余四指分别放在子宫前后壁部位,均匀且有规律进行子宫按摩,促进子宫收缩。分娩结束后,清洁产妇皮肤上的血渍,整理衣物,并盖好被褥注意保暖及隐私保护。
(5)分娩后观察:严密观察产妇状况,是否有产后乏力甚至衰竭症状,软产道损伤情况,尤其是产后2 h内,准确记录并评估产妇出血量,子宫回缩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急救。
(6)产后护理及健康教育:产妇分娩结束后,了解孕妇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观察。每30~60 min巡视病房一次,产后2~4 h督促鼓励产妇自行下床小便,产后6 h仍不能自解小便者,应采取措施帮助排尿,如热敷下腹部,温开水冲洗外阴部,按摩膀胱,听流水声等。产后24 h内应卧床休息,24 h后鼓励下床活动,以促进子宫复旧。观察恶露性质、量、颜色、气味,有特殊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每日做好会阴部护理和乳房护理。对产妇及家属普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协助做好早吸允、早接触。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组初产妇产前心理状态(紧张、焦虑、恐惧)、分娩方式、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产后自主排尿、产后下床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1.5 评价标准
心理状态依据产妇的主观感受评定为紧张、焦虑、恐惧[7]。采用SAS评价产妇焦虑情况:SAS采用4级评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恐惧程度严重与否的判断标准采用W-DEQ问卷评分≥85分[8]。疼痛程度采用VAS评价法,产妇根据自我感觉在10 cm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越接近10cm方向表示痛感越强。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称为产后出血,采用面积法和称重法测量出血量。产后下床活动时间在24~48 h之间为宜;新生儿Apgar评分[9]共对心跳、呼吸、肌张力反应、对刺激反应以及肤色5项体征进行,每项为0~3分,根据几项的评分总和判断新生儿状况:其中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护理满意度评定采用本院产科自制护理评分量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兩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科护士培训前后专科考核能力及医护评价情况比较
统计数据比较分析发现,专科护士在培训后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操作得到显著提高(P<0.05),收集医护工作者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专科护士在培训后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说明专科护士在培训后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术操作以及医护工作者评价显著提高。见表1。
2.2 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出现紧张、焦虑程度、恐惧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98例产妇自然分娩,多于对照组87例产妇,剖宫产数(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例)。观察组产妇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自然分娩产妇各产程时间及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疼痛程度VAS评分(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3。
2.4 两组产妇产后恢复及新生儿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仅出现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发生的13例产妇,而产后自主排尿92例多于对照组73例,观察组产妇产后下床活动时间在24 h~48 h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我国专科护士的概念由国外引入,其最早起源于美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推行。经过近几年的培训和发展,全国各大三级医院科室逐渐培养了一批专科护士。根据范国荣和簿海欣[2]对我国专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现状总结发现:我国大部分医院对专科护士存在重培训轻使用的问题,有些甚至出现脱节现象,很大程度影响了专科护理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高度关注和规范专科护士在各专业岗位的使用和管理。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和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产科承载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护理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产科成为风险最大的科室。分娩过程关乎产妇和新生儿安危,母婴健康受到很大关注,一个健康新生儿对于家庭及社会意义重大,因此对分娩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产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10-15]。
结合我院产科发展的需求,根据卫生部下发的《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要求,特制订我院产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案:(1)明确培训目标;(2)制定培训计划;(3)选用优秀教材;(4)专业能力考核;(5)工作实践效果。规范化培训了专科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操作水平。专科护士培训后的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术操作以及医护工作者评价得到显著提高(P<0.05)。产科工作量非常大且繁琐,需要专科护士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对应日常护理工作,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专科护士的专业素质在分娩护理中得到充分发挥并取得优良的效果。产妇的精神因素是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之一[16,17],应该给与高度重视。因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等因素造成的分娩疼痛是产妇心理状态不佳的最大原因。在分娩前,专科护士“一对一”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指导产妇学会使用拉玛泽呼吸法、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法、腹式深呼吸法等有效减轻分娩疼痛方法,实际性的解决了产妇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专业分娩知识的普及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消除顾虑,增加生产勇气,提高了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的长短则直接影响着产妇的及新生儿生命安危。产程时间过长,极易造成产妇分娩后出现产后乏力甚至衰竭、软产道损伤、产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子宫长时间收缩会使胎盘血液循环受阻,胎儿容易出现缺血、缺氧,窒息等一系列宫内窘迫症状。专科护士对产妇运用的专科化系统护理体系,大大缩短了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随着新生儿在母体娩出,产妇家属大多数会把注意力更多放在新生儿身上,产妇产后恢复是专科护士在分娩护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专科护士实现了产妇产后2~4 h完成自主排尿率92%、24 h~48 h下床活动率89%,远远高于普通护士对照组。由此说明,专科护士的使用达到满意效果。
综述所述,专科护士在产科分娩护理中的使用,体现出专科护士较强的专业素质,护理工作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提升了分娩护理服务质量及产妇满意度,促进了我院产科专科护士的建设发展。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是临床专科护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立足于实际工作岗位,勤于观察研究,积累经验,为我国专科护士的合理使用添砖加瓦[18-20]。
[参考文献]
[1] 陈湘玉,陈璐.专科护理小组管理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85-786.
[2] 范国荣,薄海欣.我国专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1):1362-1364.
[3] 王贤华,蒋红梅,刘世玲.规范化培训在产科专科护士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6):116-117.
[4] 沈建丽.产科护理人员实施素质培养的效果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5,32(1):36-38.
[5] 何波.专科护士在产科病房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4):44-45 .
[6] 朱晓萍.产科专科护士能力培养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S1):388-389.
[7]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33:25-209.
[8] Adams S,Eberhard-Gran M,Eskild A. Fear of childbirth and duration of labour:a study of 2206 women with intended vaginal delivery[J].BJOG,2012,119(10):1238-1246.
[9]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1.
[10] 刘于,朱娟.专科护士的培训与管理[J].护理研究,2011,25(12A):3180-3181.
[11] 周家梅,郭大芬,闫庭容.体验式教学在重症监护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8B):2144-2145.
[12] 李锐.人性化护理在產科产妇分娩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9):150-152.
[13] 盛三妹,金学勤,陆英.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9):87-88.
[14] 林芳.妇产科专业护士的培养和使用[J].现代养生,2013,28(11):217.
[15] 施如春,孟爱凤.江苏省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实践及体会[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0):457-459.
[16] 刘珊珊,刘均娥.孕产妇分娩恐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65-369.
[17] 肖霞,丘小霞,赵璐,等.120例产妇应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18-719.
[18] 刘云,田付丽,霍孝蓉,等.专科护士的使用和管理[J]. 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15-18.
[19] 成守珍.明确专科护理发展思路 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 护理学杂志,2012,27(19):1-2,78.
[20] 郑雪芬,俞忆春,赵丽娜.专科护士在护理层级管理中对护理影响力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186-2189.
(收稿日期:201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