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间游戏融于幼儿园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7-04-27肖彦
肖彦
摘要: 民间传统游戏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将民间传统游戏作为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灵活地、创新地融合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之中,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和改善幼儿园的游戏结构,丰富游戏内容;另一方面是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来进行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尽可能使儿童保持天生的自然状态,满足儿童对游戏的需要,促进他们全方位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教育;游戏环境;园本课程;日常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63-01
民间传统游戏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不是通过书本、通过大量抽象的符号来学习,而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探究,"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地构建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而民间游戏以其独有的特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和改善幼儿园的游戏结构,丰富游戏内容。另一方面是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让儿童在生活中、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开心学习,保持天生的自然状态,满足儿童对游戏的需要,促进他们全方位和谐地发展。那么,作为一线的幼教工作者,如何即将这种优秀的资源有效、系统地融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呢?实践证明,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进行:
1.因地制宜,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条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此,应重视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让环境说话,让每个活动区域、每块墙壁、每条走廊都来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充满民间特色。比如在各班级的走廊处,用即时贴布置出一些颜色、大小不同的方格、图形、数字、脚印等;在健身区为小班和中班幼儿提供皮球,为大班幼儿提供跳绳;在手工区为幼儿准备毛线绳用来玩翻绳、打好洞的纸板用来玩穿洞,折纸玩"东南西北"等。
2.通过摸索实践,科学改良后形成自己的"民间游戏"园本课程
2.1根据《纲要》中的五大领域,将收集来的游戏根据其主要的教育功能进行归类,编辑成册。各班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情况有选择地组织。
2.2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选择相应的游戏,以保证游戏的安全性。学前儿童动作的准确性、灵巧性和协调性都还不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动作发展程度又有一定的差异。如大班可以玩"老鹰抓小鸡"、"攻城";中班可以玩"独木桥"、"跳格子";小班可以玩"炒黄豆"、"捞鱼"等比较简单,活动强度不大的游戏。
2.3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馈信息对游戏进行创编。同时注意创编时尽可能地考虑游戏的多重教育功能,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体现《纲要》的真正含义。 比 如:用组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动作技巧,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3.让民间游戏贯穿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
3.1结合本班日常教育目标,合理地将民间游戏有机地融入到每日的活动中。 比如在中班的数学活动中,教育目标为认识"6"的相邻数,就可以利用"跳房子"的游戏,在地上画上格子并分别标上6的相邻数,引导幼儿边跳边念:"6有两个好邻居,就是5和7,5是6的小邻居,7是6的大邻居,大家一起玩跳格,开心又有趣"。这样一来,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6"的相邻数,顺利达成活动目标。
3.2民间游戏可在幼儿一日活动的零散间隙中开展。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环节过渡中有许多的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园的晨间活动、中餐后、离园前等。
(1)晨间活动:可以在场地上准备许多游戏材料,孩子们根据意愿自由寻找游戏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游戏规,改变玩法;也可以由老师来组织集体活动如玩"老鹰捉小鸡"、"编花篮"、"踩影子"、"吹羽毛"等,这些游戏运动量较大,除了发展动作还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的能力。
(2)体育活动: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孩子的腿部力量,提高孩子的跳跃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可以在大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编花篮"来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同时不失时机用比赛来激励孩子之间的竞争,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发展孩子的合作能力与创新精神。比如:体育游戏"跳格子"、"玩沙包"、"冰糕化"、"丢手绢"、"荷花荷花几月开"等,可以創造出不同的玩法。
(3)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许多零散的时间,如活动与活动间的过渡、午餐后、离园前等各环节,可以安排一些活动量较小、活动范围较小、材料收放自如的游戏。如在排队等待时就可以玩"挤油"的游戏;在离园前可以玩"拍手背"等游戏,既锻炼了幼儿的灵活性,又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情绪。再如:"翻花绳"、"东西南北"、"石头剪刀布"、"炒黄豆"等。
在这些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我们进行这样的游戏活动就给孩子创造了"自主玩耍"的机会,同时也让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了知识,锻炼了技能,促进幼儿全方位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