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义的寻找

2017-04-27马国新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育者本质哲学

马国新

事的发生,或物的出现,必有其因果,其存在也有相关联的意义,只是许多时候,事物的意义需要寻找,也需要证明。

事物的意义在事物之外。

当我们为一个事物或一种行动寻找意义时,身在其中总是难以找到。意义的寻找需要扩大我们的视野,需要到另一个事物中去寻找,有时,甚至需要我们采取一种新的行动。

意义的寻找是给现象以理由、给命题以证明,或给事物以动力。对于教育者来说,意义的寻找是重要的。

意义的寻找,事实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教育面前,我们的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里,思考问题的方式需要从现象到本质,再从本质到意义。知识与本质相连,生命与意义为伴,而教育是关于知识的,更是关乎生命的,教育是为知识寻找理由,为生命寻找意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面对学生,倘若教育者讲不出道理、找不到意义,教育便难以发生。

在教育面前,我们所讲的任何一个道理,都应当是指向本质和意义的。能将一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需要教育者的智慧,而智慧一直与哲学相关联,这让我们觉得:教育是一门哲学。

事实上,教育就是一门哲学。

在校园,教育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再从本质到意义的过程。从现象到本质,是一种科学观,也是哲学的眼光和思维,而意义的寻找更是一种哲学的眼光和思维了。

现象是看得见和摸得着的,但事物的本质隐藏在现象的背后,难以直观地发现,除了需要我们的感觉,更需要我们去思考。

同时,我们发现:价值和意义需要另一个事件来证明。与教育有关的事物很多,比如:每天,家长送孩子上学。这仅是一种现象。倘若我们问孩子,母亲为什么每天會送你上学?如果那孩子仅仅认为:因为母亲有车、会开车,或上学的路有些远。那么,孩子的思维仅在现象里打转。因为,车和路是显而易见的现象。

如果我们不能引导孩子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天长日久,当事者就可能会习以为常,继而麻木不仁、理直气壮,不如意时甚至会生出情绪和埋怨来,出现矛盾和冲突。

每天清晨,母亲送孩子上学,这一现象背后一定隐藏着一种东西,那是现象的本质:母爱。

“母爱”是上述现象的本质。孩子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发现爱在其中,才会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感觉到母亲的伟大。于是,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母亲朝夕相伴的行动才会感染和打动孩子。孩子们会觉得:要努力学习。不努力学习,就辜负了母亲每日的艰辛。

在校园,孩子们努力学习是另一种现象。正是因为孩子们的努力学习,才让母亲觉得每天送子上学是值得的、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也只有孩子每一天的努力,才能赋予母亲每天的行动以意义。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树与树、云与云、生命与生命间的撼动和推动,没有意义的寻找,教育就不会触动心灵,也不会打动人和改变人,生命就不会有自动自发的行动和努力。

在校园,帮助孩子寻找每一个事物的本质和意义,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教育者的智慧。

教育是一门哲学。教育者不仅自己需要建立一种哲学的思维习惯,也需要帮助孩子们建立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这样会更有利于他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也能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动力和理由,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有方向,更有力量。不仅有效,而且更好。

孩子们天生对事物是敏感的,倘若他们建立了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校园中发生的各种现象都会触动他们的神经和心灵。

每年三月,当满城的樱花开过,校园中的紫荆花又开了,于是,中考渐近。九年级的同学们明显地感到,时光给成长带来的压力。在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光阴故事中,他们觉得,只有努力才能面向未来,只有行动才能给生命花季和青春岁月以意义。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无论是班主任每天清晨在教室门前的等候,还是学科教师的认真备课和批改,以及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的深度投入,都会让同学们感到老师的爱与责任。

缘于爱的召唤和责任的力量,同学们才有了成长的动力和行动。于是,成长悄然而至。

没有成长,校园中的一切均无意义。

猜你喜欢

教育者本质哲学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