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积薄发“空间+”应用水到渠成

2017-04-27陈克斌李媛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4期
关键词:光谷名师微课

陈克斌++李媛

2013年以来,武汉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即光谷教发院)以武汉教育云示范工程为抓手,以“平台为核、数据为魂、应用为王、资源为本”的理念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立了以基教部门牵头、教研部门指导、信息中心支撑的联动工作机制,开展“空间+”建设与应用工作,成果显著。

“空间+”管理,为管理者提效减负

光谷教发院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始终抓住“网络空间人人通”这个落地方向,以云平台为核心阵地,汇聚数据,探索一站式登陆、一站式数据调用、一站式绩效管理,为管理者提效减负。

机制,自上而下的用。东湖高新区大力实施武汉教育云示范工程,不断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云平台为核心,开发设计光谷教育网、光谷教发院网、中小学绩效考核平台、入学招生平台、人事管理平台等五大平台,将教育云空间帐号、资源、数据与各管理平台打通,实现一站式登陆管理。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学校绩效考核,所有数据和佐证材料均来自教育云空间的过程数据监控记载。管理者通过空间账号登陆光谷教育网进行信息发布,使用数据监控。以上级行动带动学校和教师对空间的运用,打通了空间,激活了用户,提高了空间粘度,自上而下的用空间、管空间,推进机制效果明显。

试点,想方设法的用。利用教育云“学校空间”应用,建设学校网站,较好地规避了当前建设学校网站面临的技术难题、缺乏更新机制、信息发布工作全部压在信息技术教师身上等问题,解决了多数学校无网站的现状,节省了网站建设中租赁服务器、开发新应用、设备维护保养等经费,内容可直接调用个人空间数据,实现了个人空间与学校空间的互联互通,有效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应用。

区教发院精心部署,学校积极响应,全员参与,学校空间变为各部门的信息发布官方平台,教师教学资源的集散地,有效地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教师们纷纷将自己的原创教学资源分享到校本资源库,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

融合,探索创新的用。区教发院坚持应用驱动与机制创新原则,将区级活动渗透于教育云空间,深入教师、学生和家长,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例如:东湖高新区将两届光谷年度教师评选活动搬到了教育云平台,吸引了近40万人次参与;首届光谷学生社团节活动,在教育云移动客户端“家校帮”上全面展示了光谷学生社团风貌,全区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家校帮”上通过“点赞”来支持人气社团;首届“光谷汉字读写大赛”尝试在Ipad平板上利用教学助手实现屏幕书写、专家评审、推屏展示和大型观摩等,充分应用了新媒体、新技术,将课堂教学融合的技术进一步拓展到区级大赛中;打造区域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首创“五个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观摩活动,即:一次全面推广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交流汇报;一节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方式变革的高效课堂;一节展示新媒体与新技术整合应用的白板说课;一次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规模化、常态化、深层次应用的分享;一个倡导内生性、专业性、系列性、实用性和共生性资源共建共享的微课案例。“五个一”大型观摩活动坚持每两个月举办一次,每一次人员规模都在500以上,观摩活动全面展示区域教育信息化成果,深度剖析典型学校案例和个人案例,权威引领未来课堂方向,强势驱动教育云空间建设和应用。

推进,以身示范的用。教研员是学科教师的领路人,“教研员云空间”集中了最新的课改信息、优质的教学资源、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案例,教研员以身示范,运用空间进行教研活动,有效地引导教师运用空间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中层干部将管理工作搬到了云空间中,记录部门工作计划、动态、报道等过程性资料,记录成长的每一天,倡导云端存储和新型办公方式。

“空间+”活动,促信息化应用驱动

东湖高新区教育城域网承载着全区数字资源的数据传输,并最终通过“班班通”的三种屏幕(交互式电子白板、计算机、平板电脑)呈现在师生面前。通过“网络空间人人通”帮助所有教师、学生建立了个人空间,并将资源存储、共享在云端,利用云空间进行教学,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资源征集,促进共建共享。2014年武汉市优质资源征集活动启动,区教发院抢抓机遇,组织全区教师将个人原创教学资源从个人电脑搬到个人云盘,再共享到学校资源库,挑选优质资源参加市级比赛活动,全区共征集教学资源7322件,其中2053件获评市级优秀资源。2016年通过举办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大赛,涵盖课件、教学设计、论文、微课、课堂实录等五个项目的3500件作品上传到教育云平台。活动促进了全区教师信息化意识的明显提升和教学助手等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运用,云空间粘性度与活跃度显著提高,形成了教师个人云盘、学校校本资源库、区域精品资源库三级资源体系的内生机制。

空间评比,记录个人成长。武汉市教育云空间评比活动中,区教发院通过广泛发动、培训指导、解读标准,成功动员全区所有学校及半数以上的教师积极参加,531名教师的个人空间和5所学校的学校空间获奖。其中,光谷一小美术教师袁伟坚持将教学日志记录在个人空间,目前已累计了180篇教学日志。空间评比活动促使教师进一步了解空间、应用空间,激活了空间活跃度,增强了空间粘性度。

微课大赛,夯实翻转根基。2015年,微课这种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即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学习资源进入我们视野,“用视频再造教育”颠覆了传统教学方式。区教发院认真组织培训,指导教师运用教育云平台的微课软件尝试制作微课,共征集到863件微课作品上传到教育云空间参加比赛,作品数量和获奖数量均为全市第一。微课制作并非易事,很多教师克服困难迈出了第一步,为系列化学科微课程做好了铺垫,对即将落户教育云平台的“慕课在线学习平台”积累了资源,为“翻转课堂”试点校进行大规模应用夯实了基础。

一师一优课,全员参与应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作为教育部主推的重要活动,着力推进每位教师利用新媒体、新技术、运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上好课,并将“优课”资源汇聚云平台。东湖高新区在信息化工作重点上一直致力于课堂变革,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術与课程整合优质课比赛”“新媒体新技术互动创新课堂比赛”“NOC教学实践评优比赛”“互联网+学科优质课比赛”等,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不断积累汇聚名师课堂,逐步形成区域在线优质课堂视频资源库。

网络工作室,名师引领发展。2015年9月,从全区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等骨干教师中遴选出覆盖各学段、各学科的50个区级名师,利用武汉教育云平台创建了50个网络名师工作室。网络名师工作室与传统的线下名师工作室相比,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打破了传统的名师负责制,即名师通过后台分配给成员相关权限进行信息发布及审核管理;二是所有成员可通过个人云空间将内容一键分享到工作室,让工作室成员参与共建共享;三是所有建设数据公开透明,将工作室成员的贡献度直接量化排名。区教发院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网络名师工作室项目,对建设质量和应用实效进行量化考核,经费以虚拟方式按照贡献度进行分配。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 杨万军)

猜你喜欢

光谷名师微课
赵括很忙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武汉光谷军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平衡和谐是更好的教育——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发展纪实
想飞上天的猫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