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教育及其在职业院校的实施

2017-04-27金星霖周娜

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客教育实施职业院校

金星霖+周娜

摘要:随着创客空间在国内的发展,创客教育也随之诞生,并延伸到职业教育领域。分析国内外创客教育实践,可得出创客教育的理论框架,其核心是“基于创造的学习”,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教学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论,支撑条件是创客文化和技术设备,创客教育的目标分为能力、知识和情感态度三个层次。这一框架可与职业教育兼容,但职业院校在实施创客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关键词:创客教育; 职业院校; 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2-0061-06‘

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创客”这一概念后,“创客教育”一词也随之出现。由于职业教育天生与技术、创新、操作技能相联系,许多职业院校也开始尝试开展创客教育。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创客”概念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有必要对创客教育的理论进行梳理,为职业院校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一、创客教育的由来及其概念界定

(一)创客教育的由来

创客教育是随着创客运动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目前,对“创客”(Maker)比较公认的概念是《创客:新工业革命》中的定义,即创客是不以营利为目标,利用 3D 打印技术以及各种开源硬件,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1]。而实践中,创客的范围更加广泛,创客的活动领域不仅仅局限于信息化技术,甚至连家居工艺制作、烹饪等项目都为他们所关注[2]。正如美国创客运动的领导者、《Make》杂志的创始人多尔蒂(Dale Dougherty)所说:“创客”不同于“发明家”(Innovator),它描绘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它并不是一种职业,也不仅仅局限于科技领域。当我们在家里进行烹饪、打理花园、织毛衣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是创客了[3]。

创客的发展源于DIY(Do It Yourself)理念,即自己亲手制作。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DIY逐渐演化为DIT(Do It Together),创客空间也随之发展起来。创客空间的诞生为创客的集体创造提供了条件。随着创客空间的繁荣发展和美国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的推动,创客教育最终诞生。

创客教育始于2012年5月美国的“創客教育计划”(Maker Education Initiative,后改名Maker ED)。该计划响应了奥巴马的“创新教育”(Educate to Innovate),致力于在未来十年内提升美国学生的科学和数学能力,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开展了数个相关活动项目[4]。在我国,创客教育才刚刚起步,但发展较迅速,各地都对创客教育进行了积极尝试,如清华大学建立了创客教育基地联盟,青岛教育局在各大职业院校开展了创客教育,宁波召开了全国教师创客教育高峰论坛等。

(二)创客教育的概念界定

创客教育的概念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阐述:其一,操作性维度,即创客教育的教育方法或理念;其二,目标维度,即创客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国内有研究者将创客教育的概念分为两类,即“创客的教育”和“创客式教育”。前者旨在培养创客类型的人才,后者旨在利用创客的活动方式改造教育[5]。实际上,这两者是一个概念的两个层面,完全可以进行融合统一。

在操作性维度,创客教育是一种“基于创造的学习”(Learning by Making)。其核心是强烈的内驱力,即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对完成某件作品的强烈渴望。这种学习最符合人类的天性,是最人道的学习方式[6]。在目标维度,创客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个体的“全人发展”(Whole Learning),具体可分为六个目标层次,即学科知识、创新创造能力、自我认知、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责任感[7]。它不仅强调培养高科技领域的创造者,还强调培养具有多重能力的实践者。

综上所述,创客教育应当是一种通过亲手创造进行学习,最终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到全面成长的教育模式。

二、创客教育的理论框架

目前,创客教育的理论研究比较零散。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分析,笔者提出一个可供职业院校参考的理论框架。在已有文献中,与创客教育相关的论述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理论基础、实施条件和教育目标。如果将创客教育比作一栋房屋,那么三者的关系如下:理论基础是房屋的地基,实施条件(物质条件、文化条件)是房屋的支柱,教育目标则建立在地基和支柱之上,起到顶层设计的作用(如图1所示)。

(一)理论基础

创客教育主要建立在两个理论体系之上: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有研究者认为,项目教学法、创新教育、DIY理念也是创客教育理论的一部分[8]。这样的观点有其合理性,但上述概念大多只是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并非这里所探讨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因此,不予赘述。

1.实用主义教学论

美国的创客教育者一直援引杜威(John 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杜威所强调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和创客教育的“基于创造的学习”一脉相承[9]。杜威的教育思想尤其重视学生主体经验的构建,认为一切学习都源自于经验。他认为人们最初的知识,最根深蒂固的观念,都是关于做的知识。但学校的教材不符合学生的需要,课本上的知识变成了供人记忆和背诵的东西[10]。

创客教育对教育内涵的理解与杜威的论述基本一致,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强调经验的重要价值。但创客教育扩宽了杜威“做”的内涵、范围和方式。首先,创客教育将杜威的“做”变为“创造”,强调学生制作活动的创新性、科技性和自发性。其次,创客教育还拓宽了学习活动的范围,杜威认为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主要分为三类:艺术表现类活动、手工制作类活动、科学探究类活动,而创客教育将3D打印、软件开发等科技含量极高的活动也纳入学习的范畴。此外,通过互联网,创客们可以聚在一起,整合空间、材料、资金资源,能够更高效地共同学习。

2.建构主义教学论

有研究者指出,创客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构造论(Constructionism)[11],而构造论就是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和体验式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建构主义的延伸[12]。在知识观层面,建构主义强调所有知识都是学习者在环境中主动建构起来的,并非单纯地对物质进行客观反映。知识是一个由个人体验、知识背景、社会互动组成的整体,它强调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融合性。在教学方法层面,建构主义鼓励用问题导向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和探索式教学(Inquiry-based Learning)。目前,已经有实验证明,学生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方式获得的学习效果比传统式教学更好[13]。

创客教育在知识观和教学方法上都与建构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创客教育者认为,知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不应该过多地划分学科、提取抽象概念。他们崇尚幼儿园式的教学方法,即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去体验,不强迫学生在特定时间学习某一特定学科,而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各种经验[14]。在教学方法上,创客教育通过在现实环境中解决特定问题使学生获取知识,注重引导学生不断将已有知识进行合并与分解,让学生学会自行搜集信息进行学习,最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5]。

(二)实施条件

美国的创客教育计划为创客教育的实施提出了三个保障条件:其一,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促进他们的实践;其二,让学生融入创造性环境中;其三,给学生提供设备从而让他们有创造的机会[16]。这三点可以简单概括为两方面,即文化条件和物质条件。

1.文化条件

创客文化是一种现代亚文化,是DIY文化基于科学技术的扩展。它强调通过模仿和实践训练业余科技爱好者,鼓励创客模仿网上的设计进行制作[17]。创客通过开展活动、媒体宣传将他们的文化辐射到各个领域。比如,《Make》杂志及其每年举办的创客集市活动,都是创客进行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阵地。从2006年美国海湾区举办第一届创客集市始,发展到2014年,全球共有一百二十多个地区开展了创客集市,2014年纽约的创客集市创造了21万人参加的纪录[18]。

2.物质条件

實施创客教育的一大关键在于给学生提供亲手进行创造的机会和进行互动学习的平台。我们可以从国外创客空间的硬件设施中获得一些启发。创客空间分为不同层次,绝大多数创客空间的最低配置包含:电力设施、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对好一些的创客空间可能会提供机床、缝纫工具、音频设备、投影设备、电子元件、游戏设备等[19]。最高级的创客空间甚至有可能提供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工业缝纫机、水刀等高精尖设备。少部分创客空间还有可能提供厨房或食物储存设备[20]。由此可见,一切有利于创客生活、工作的物资都可以作为其物质条件,尽量予以满足。

(三)教学目标

根据国外创客教育机构的条文,可将创客教育的目标归纳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的核心是整体化的知识。许多实践者误以为创客教育不重视知识的学习,只重视动手操作,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李克强总理在给清华创客团队的信中写到:“我希望当代大学生要有钻研学问的精进态度,学好基础知识,提高基础本领,筑实基础研究,在学习中不仅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这指明了创客教育的正确方向。只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为创新提供源源不绝的素材。此外,创客教育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知识整合的方式。创客教育者认为,让学生通过创造,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学习,是一种更自然、更符合学生天性的做法。

2.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的核心是问题解决的能力。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实践,他们认为,课堂上不应给学生规定时间表,也不应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标准化评估。制作产品只是学习的过程,产品完成后还必须不断进行改进,使之日臻完善[21]。因此,唯一能用来评价学生的指标,就是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不断打破自身局限追求精益求精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是一种过程性能力,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发现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这三部分能力正是针对学生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划分的。

3.情感态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的核心是创客精神。情感态度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但它们都是创客精神的一部分。美国创客教育计划将教育目标规定为:发展年轻人的自信心、创造力和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的兴趣,并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学习[16]。其中包括“自信心”、“创造力”和“兴趣”三个方面。但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要求,还应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大。因此,创客教育的情感态度目标应包括三个层次:其一,个人层次,即自信心、创造力、克服困难的毅力等个人的态度和情感偏好。其二,知识层次,即对学习的兴趣、对产品的严谨态度等对创造的追求。其三,社会层次,即对职业和社会的责任感,学生应当自觉将自己的创造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三、创客教育在职业院校的构建

(一)创客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兼容性

将创客教育与目前职业教育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如下页表2所示)。

1.教育理念兼容

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其教学内容针对的是“职业”,而不是“学科”、“技术”或“专业领域”。某一职业能力中通常包括多种学科知识,如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际上就是机械学与电子学的融合。因此,目前国际职业教学论研究的重点是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的开发设计[22],其目的正是通过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和实践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创客教育的知识观与职业教育是兼容的,它们都试图淡化学科分野,强调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重视知识的整合能力和职业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2.教育模式兼容

创客教育的教学理念是“通过创造进行学习”,这与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核心正是让学生参与到职业行动中,将职业行动与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它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方法,一切可以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技术都可为其所用。但不论如何进行组织,其核心理念都与创客教育兼容,即将教学与活动紧密结合。此外,创客教育在结合实际活动的同时还推崇创新创造,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教育目标兼容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谈到职业教育目标的时候提出了国家、企业、个人三个层次的目标。首先,在国家层次上,创客教育在我国的兴起本就源于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追求,它天生就是为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服务的。其次,在企业层次上,创客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为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产业组织形式变革提供保障。再次,在个人层次上,创客教育可使学生打开眼界,拓宽思路,真正获得多元成长的机会,有助于职校毕业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进行创新创造,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职校学生获得尊严,过上体面生活的途径。

4.实施条件兼容

目前,国外的创客教育大都通过学校与创客空间合作。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创客空间进行为期两周到一个月的学习,学习没有固定内容,主要是借助创客空间的设备和创客的辅导,让学生自行创造。并且学生在创客空间的学习也会计算学分并记入个人档案,对他们报考大学有帮助[21]。我国的职业院校在设备配置上并不输于创客空间。因此,在硬件方面,职业院校大体可以满足创客教育的需要。目前相对欠缺的是文化条件,表现为学校文化不够开放和多元,学生独立创造的热情不足,学生使用设备的自由度不够等。

(二)创客教育的构建

1.国家政策引导

目前,国家对创客空间给与了非常大的政策支持。但在创客教育方面,还缺乏相关的引导,各种实践大多呈无序状态,因此需要进行规范。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切实转变政府一手包办的管理方式,实行管、办、评分离,扩大职业院校的自主权,为职业院校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第二,落实好李克强总理的要求,“出台更多的积极政策,为‘众创空间清障搭台”,让创客空间和创客参与到教育中来,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加更多文化元素。第三,借鉴国外经验,对创客教育进行规范,制定相应的标准,改变目前市场上的无序状态。

2.社会机构联动

创客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融合的关键在于坚持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因此,必须实现职业教育的跨界合作,让学生有机会融入企业中去,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创造。首先,要坚持校企合作和集团化办学。让学生进入企业,在一线工作中,通过创造和实践解决生产难题。其次,要与创客空间合作,甚至可以将创客空间引入职业院校。比如,美国的NuVu创客空间就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长期开展创客教育。再次,要邀请社会机构来职业院校开展活动。目前国内从事创客教育的非盈利机构逐渐增多,职业院校可以与之交流合作,进行思想上的碰撞。

3.校园文化营造

在学校层面,职业院校应努力营造创新、多元、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落实在具体操作中,需注意三點:第一,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学校获得尊严与自信,使学生真正热爱学校。第二,鼓励学生组织创客类社团,社团实行学生自治制度,让学生对职业院校的文化环境产生自觉、自信。第三,学校设备应供学生随时自由使用,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提供条件。以上三点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校园文化的开放,最终为创客教育奠定文化环境和思想意识上的基础。

4.课程体系改革

创客教育实施的好坏直接与课程设计相关,国外的实践者总结了创客教育项目成功实施的八大原则,即意义相关性、时间自由性、知识整合性、学生专注性、人际关联性、教学通达性、资源共享性、课程新颖性[23]。在此基础上,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可以进行适当改进:第一,在课程安排方面,适当增加课程活动的自由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第二,在课程评价上,实施过程性评价,以学生产品质量的提升程度作为考察依据。第三,提高课程信息化程度,随着3D打印、开源硬件或软件技术的发展,职业院校也应当紧跟科技潮流,引入新技术,增强课程的先进性和吸引力。

5.师资队伍升级

目前,创客教育热潮已经吸引了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参与其中。有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创客教育理念,通过“制作蓝牙小车机器人”作为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4]。可见,创客教育的最终落实者还在于教师,这对职业院校的师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要拓宽教师入职渠道。不论是创客还是一线技工,都可为职业教育所用,应实行“先入职、后培养”的方法,吸引更多有实践能力的教师。第二,要加强教师的课堂引导能力。职校教师要通过创造性活动吸引学生,帮助他们自主学习。第三,要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进一步落实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求职校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凌,王颉.“创客”:柔软的改变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4-09-23(05).

[2]Wikipedia.Maker Culture[D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Maker_culture.

[3]Dale Dougherty.The maker movement[J].Innovations,2012(7):11-14.

[4]The Makered History[EB/OL].[2014-05-22].http:// makered.org/about-us/ history.

[5]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2015(2):23-33.

[6]Shapiro.Learning by making is more humane[EB/OL]. [2014-01-22].http://makezine.com/2014/01/22/learning-by-making-is-more-humane.

[7]郑燕林,李卢一.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4(6):42-49.

[8]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4-21.

[10]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01.

[11]Martinez S L,Stager G S.Invent to Learn:Making,Tinkering,and Engineering in the Classroom [M].Torrance:Constructing Modern Knowledge Press,2013.

[12]Wikipedia. Constructivism[DB/OL].[2014-01-22].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structivism_(philosophy_

of_education).

[13]Hmelo Silver C E,Duncan R G,Chinn C A.Scaffolding and Achievement in Problem-Based and Inquiry Learning:A Response to Kirschner,Sweller,and Clark(2006)[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7(2):99-107.

[14]Stewart L.Maker Movement Reinvents Education[EB/OL].[2014-09-08].http://www. newsweek.com/2014

/09/19/maker-movement-reinvents-education-268739.html.

[15]Wagner T.Creating Innovators:The Making of Young People Who Will Change the World[M].Scribner Press,2012.

[16]The Maker Education Initiatives mission[EB/OL].[2014-03-22].http://makered.org/ about-us / mission.

[17]Mac Millan T.On State Street,“Maker”Movement Arrives[EB/OL].[2012-04-30].http://www.newhavenindependent.org/index.php/archives/entry/make_haven/id_

46594.

[18]Maker Faire:A Bit of History[EB/OL].[2015-01-22].http://makerfaire.com/makerfairehistory.

[19]Roush W.People Doing Strange Things With Soldering Irons: A Visit to Hackerspace[EB/OL].[2009-05-22].http://www.xconomy.com/national/2009/05/22/people-doing-strange-things-with-soldering-irons-a-visit-to-hackerspace.

[20]Wikipedia. Hackerspace[DB/OL].[2016-09-03].http://en.wikipedia.org/wiki/Hacker.

[21]Matheson R.A“maker” education[EB/OL].[2014-07-08].http://newsoffice.mit.edu/2014/a-maker-education-0708.

[22]趙志群.关于“课程与教学论”与“职业教学论”研究[J].职教论坛,2010(3):1.

[23]Martinez S L,Stager G S.8 Elements of a Good Maker Project[EB/OL].[2016-09-03].http://www.weare

teachers.com/blogs/post/2015/04/03/8-elements-of-a-good-maker- project.

[24]曹小琪.创客文化引进职业学校的探索与尝试[J].科技创新导报,2014(23):216-217.

(责任编辑:王恒)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ker space, maker education has been born in China, which is extending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practice of mak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has been built with“Learning by Doing” as its core concept, pragmatism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vism education as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maker culture and technical equipment as its supporting conditions. Its target consists of ability, knowledge and emotional attitude.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can fit into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ker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be done in many ways.

Key words:maker education; vocational schools; implementation

猜你喜欢

创客教育实施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