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小学英语生态课堂
2017-04-27王玲
王玲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建构生态课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学科特色、教师个性等,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创生出既有基本内涵要求,又有各自特点或个性的适合学生健康生长、快乐成长的课堂,从而提升英语课堂的效率。
生态课堂已成为当前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个新思路,展现课堂原有生态特色的重要方式。生态课堂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在实践中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逐步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建构生态课堂,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生态课堂可以让师生处于一个良好的平衡位置,这也符合新时期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新需求。
一、生态课堂的概念
生态课堂主要是指基于传统英语课堂的基础上,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突出更多教育动态学的特点。小学阶段,学生自身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模仿,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自主、平等、多元、发展”的角度入手,重新构建英语课堂结构,明确教学目标,选择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构建更加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标准,让英语课堂教学的诸多需求得到满足。基于生态课堂的构建思路,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同时教师也要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互动,让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更加鲜活、生动。
二、生态课堂的构建思路
(一)环境生态化
教学环境对于英语课堂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是生态课堂构建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环境,构建一个愉悦、轻松、和谐且温馨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学生自身的学习过程才能更加愉快、轻松。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可能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进行规避,合理地对教室内部空间进行布置,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保障。在具体课堂环境的构建上,教师也要重视打造一个浓郁的英语知识的学习氛围,这样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可以长久保持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At the zoo一课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进行绘画。教师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并且课文中提到的动物形象(如老虎、猴子),再在每个动物下面标注其汉语名字。在完成绘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画面中添加一些其他元素,如花草等。对一些绘画效果比较好的学生作品,可以展示在教师周边的墙壁和黑板报上。这样学生既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信心,也能在对画作欣赏的过程中完成对单词的认知和记忆。这种方式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课堂教学更加富有生态效果。
(二)模式生态化
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注意力集中效果都相对有限,要想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英语课堂教学中,在依据生态课堂思路的基础上,要调整教学模式,融入更多情景化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同时实现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全面强调。生态课堂体系下,我们要更多地关注生态的需求,让课堂更加自然、开放、和谐、自主。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融入更多情景化的内容,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抱有更加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意识,更好地接受教育,参与学习。在当前教学辅助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就可以借助多种辅助技术,来对教育模式进行改进和革新,让学生进入一个更加真实、有趣、生动的语言应用空间中。例如,在对Hello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国外真实的对话环境和情境,感受更多的语言应用特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相互对话和打招呼,如平时多练习Hi、Goodbye、Hello等常见的单词,完成日常的社交沟通。这种学生可以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同時也能加深对常用问候语的印象,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
(三)内容生态化
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应保证生态课堂可持续发展,对学生进行长期培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上,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和特点,让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更加开放,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在内容应用调整上,教师要将教学的内容和日常的生活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融入更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的话题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在This is My Day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wash clothes、cook the meals等短语应用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些短语来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同时增加一些对话内容,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对短语进行理解和记忆,提升知识学习的整体成效。
三、结语
在生态课堂模式构建的理念下,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的特点。将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升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和原则,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和谐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生命本质的发展规律,改变以往僵化、被动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