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桎梏

2017-04-27张彬彬

牡丹 2016年21期
关键词:路亚奥尔加中世纪

张彬彬

多声现象自古有之,并非起源于欧洲,今天我们说的“复调”特指歐洲基督教环境中滋生出来的特定的多声音乐。与其他地区以即兴和口头传诵的多声现象不同,它生长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空间,有自己深厚的文化烙印及其独立产生、繁荣与衰落的过程。在欧洲中世纪音乐的发展中,复调的兴起是一个转折点,西方音乐以明确的方向与非西方音乐分离,它开拓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

一、中世纪欧洲社会情况及基督教的起源

中世纪,又称“中世”或“中古”时代,这个时期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中最黑暗的时期,并且把造成这种“黑暗”和“文化倒退”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基督教会。事实上,中世纪的欧洲生活尽管被战争、灾难和死亡所充斥,但在人们的不懈努力下,中世纪也给西方世界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艺术瑰宝和建筑奇迹。现代一些重要的机构和制度就是中世纪建立的,其中包括大学、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及法审判制。可以说,中世纪的一千年是熠熠生辉的一千年,是继承、过渡和创生的一千年。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的下层犹太人社会。公元313年,东、西罗马帝国皇帝达成协议并颁布《米兰赦令》,宣布罗马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公元392年,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自此,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站稳脚跟。在西欧中世纪早期,教会的活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西欧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基督教是古典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早期西欧文化的复兴及西欧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欧洲文明的起点是基督教,而音乐本身就直接作为“上帝的声音”植于宗教礼仪活动中。修道院的宗教礼仪形式伴随着音乐的发展进行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整个中世纪生活中的对立和矛盾也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中世纪音乐的中心作用就是传达歌词,即音乐把礼拜的歌词带给人,也同样带给神。当人们集体咏诵经文时,自然提高声音,由此而产生的逻辑步骤就是创造旋律变体,音乐很快就成为对仪式本身进行组织、传达和戏剧化的一种手段。

在欧洲中世纪音乐的发展中,复调的兴起是一个转折点,西方音乐以明确的方向与非西方音乐分离,它开拓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哈利路亚(Hallelugah)这一音乐形式在漫长的历史中始终不曾消失,并在各时期以其特有的风格呈现出新的样式。本文通过对三首“哈利路亚”的分析,略窥中世纪复调发展的概况。

二、弥撒音乐

弥撒是西方教会尤其是天主教会作为礼仪中心的圣体圣事,由象征性地重演“最后的晚餐”发展而来,在主日和特定的节期里举行的弥撒有司祭和会众参与,平时则由司祭或其他神职人员来举行。中世纪的弥撒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集中于读经,名为“前弥撒”;第二部分的中心环节是祝圣和圣餐仪式,名为“感恩祈祷”,两个部分无间断地连续进行。

哈利路亚是基督教弥撒仪式中最为精致的音乐段落之一,在弥撒中占有重要地位,置于前弥撒的阶台经之后,属于专用弥撒。哈利路亚一词是希伯来语的复合词,“哈利路”在希伯来语中是“赞美”的意思,而“亚”是“耶和华”的简称,哈利路亚之意即为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哈利路亚以应答式圣咏为主,常用高度的花腔演唱,以突显情感之强烈,为诵读《福音书》作情感铺垫。

哈利路亚一般包括单独的一句词“哈利路亚”和一节诗篇,在哈利路亚最后的“ia”音上有一个热情洋溢的花唱,名为“朱比勒斯花唱”。哈利路亚是这样演唱的:由独唱者(或几个独唱者)先唱歌词“哈利路亚”;之后唱诗班重复,并继续唱朱比勒斯花唱;独唱者再唱诗篇的诗节,在最后的乐句上唱诗班加入齐唱,随后由独唱者唱整句“哈利路亚”,在朱比勒斯花唱时唱诗班加入。单声部素歌之哈利路亚谱例如图1所示。

三、复调的发展

这是一首中世纪时期的单声部素歌,这首《哈利路亚》采用混合利底亚调式,音乐富有流动性,运用了纽姆式的演唱方式,吟诵音为D。这一时期单音音乐仍然是演出和创作新作品的主要手段,一些优秀的单声部圣咏,包括交替圣歌、赞美诗和继续咏,直到12、13世纪才产生。公元9世纪时期的一篇佚名的音乐论著《音乐手册》中首次对一个声部以上的音乐进行了清晰的描述,解释了“二音同响”的现象。在圣咏的纵向发展上,首先出现的便是以四度或五度平行叠加的平行奥尔加农,复调音乐也自此诞生。直至12世纪初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风格上更为华丽的奥尔加农,圣母院乐派的莱奥南以擅长写作华丽奥尔加农著名。《哈利路亚,除免我罪的羔羊》的谱例如图2所示。

莱奥南是12世纪圣母院乐派的重要作曲家,他的创作主要为宗教礼拜服务,以擅长写作华丽奥尔加农著称。这是一首由莱奥南作曲的华丽奥尔加农,名为《哈利路亚,除免我罪的羔羊》。这首哈利路亚为应答式圣咏,运用了纽姆式和花唱式的演唱方式,高声部为混合利底亚调式,下方低声部则偏向于下混合利底亚调式。它的低声部旋律由图1的素歌旋律平行上移四度后又延长时值而成,原占据主导地位的素歌旋律在奥尔加农中仅为下方声部持续低音。这首二声部的华丽奥尔加农,原素歌旋律被拉长至无节拍的长音而形成固定声部,原有的记谱中自由无节拍的节奏、连续的不均等的乐句均有即兴实践的味道,与之相对的是一个演唱花唱乐句的独唱声部,在不规则的音程上由终止式或休止符断开,这种写作方式极大的扩展了音乐创作空间。

图3为哈利路亚经文歌的谱例,这是一首由无名氏作曲的包含了克劳苏拉的经文歌谱例,克劳苏拉这个词的原意是一种语法上的终止。每段克劳苏拉都保持段落分明,以一个明确的终止式结束。以tenor声部为基础声部,在其上附加二声部而成。运用了第斯康特的节奏技巧,两声部之间形成节奏规整的对位,音乐旋律较之素歌更有节奏感,易于表达音乐情绪,歌词内容为宗教内容。

当我们从素歌到奥尔加农再到第斯康特,圣咏自身形式和音响上的对比得到增强,复调作品的不同风格在新的作品部分加入了更多的对比。13世纪,歌手们逐渐放弃了纯奥尔加农而更倾向于第斯康特,尽管克劳苏拉一开始是作为替代的段落,之后很快发展成自成一体的作品,并且和宗教孔杜克图斯一样被放到教堂礼拜仪式中的适当位置,这样,它们很快形成了新的规模,并最终演变成一种新的形式——经文歌。

四、结语

基督教音乐区别于人类的其他音乐现象,它诞生西欧文化土壤,受制于严酷的宗教环境,是权利冲突、二元对立及其调和的结果。复调的胚芽出现在西方,是因为音乐遗产的对抗冲突无法找到艺术上的表现渠道。因而我们得出结论,复调的发展归功于北方或西北文化中通俗音乐中所显示的心理和民族驱动力。西欧的复调音乐形式是在一种相对独立的精神环境内部培育出来的,中世纪音乐创作中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以谦卑的态度小心翼翼地依附于圣咏,得以保全存在的意义。所以,复调的产生本身就具有精神解放的性质,它是以对一种更崇高精神的解释作为自己解放的前提。由于复调产生于严苛的社会环境,故它不具有东方相对自由的艺术氛围,其发展方向受到严格的限制,或者说它是在一种权力的监控下争取自己的权利,这决定了它具有严谨逻辑的形式意志。西方复调音乐的发展道路就是一场权力的角逐和精神碰撞的物化。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路亚奥尔加中世纪
假饵钓真鱼,路亚新手指南
中世纪城堡
到海底写生去
中世纪欧洲艺术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俄罗斯画家在水下作画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快乐念念咒
路亚上当
哈里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