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间舞蹈狮子舞
2017-04-27卢丽娜
卢丽娜
狮子舞是拟兽舞蹈。在我国上古时期,就有了模拟鸟兽的舞蹈,这种舞蹈是人民为祝贺狩猎及战争胜利或祭祀时,模仿动物的习性所跳的简单面具舞蹈。到了汉朝,人们仍效法古代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的形式跳各种模拟鸟兽的舞蹈,以示兴旺、吉祥。虽各地传说不同,但是这些狮子的神话传说中,反映了中国人民憎恨邪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狮子在我国古书《尔雅》中称为狻麂或狻猡,说它“如猫,食虎豹”。
有人认为狮子这种动物非产于我国,因而狮子舞可能是外国传入我国的,此说尚待证实。在我国过去文献中确有许多记载着从东汉时期,西域献狮的记录,如《后汉书》:“阳嘉二年,疏勒国献狮子、封牛”。“初,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是岁贡奉珍宝、扶拔、狮子”,“章和二年,冬十月安息国遗使献狮子、扶拔。”但从未发现有送狮子舞伎人的记载。我国有狮子舞的记载始于(曹)魏。可能是由于我国从东汉起有了狮子,人民喜爱它威武雄壮,从而创作了狮子舞。
一、狮子舞的历史渊源
拟兽舞蹈多出现在“百戏”中(见张衡《西京赋》),其中扮有演鱼、龙、虎、豹、熊的(有的跳舞、有的吹奏乐器),有无狮子还无法证实,但在《汉书·礼乐志》中,常记有“……常从倡30人,常从象四人”。据三国时魏子孟康的注释:象人就如现在(指魏)扮演鱼、虾、狮子的伎人。据北魏(公元386-534年)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四月四日此像常出,辟邪师子,导引其前。”即四月四日(有的则记作四月八日)这一天是佛降生的日子,人们将佛像从庙宇里抬出来,在市内游行,便于瞻仰礼拜,游行的前面用辟邪狮子导引开路。这里说的狮子,当然不会是真狮子,而是由伎人或民间艺人扮演的狮子。可见至少在魏时,我国就有了狮子舞。
隋朝时,狮子舞常常同其他拟兽舞蹈在灯火辉煌的元宵节之夜演出。唐朝的狮子舞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民间、军队还是宫廷中,狮子舞都很受欢迎。唐“太平乐”中称五云狮子舞,演出时,由伎人扮演五头颜色不同的狮子,每头狮子有两个戏狮子的“狮子郎”牵着(到唐末演出时发展成每只狮子有12个“狮子郎”),手里拿着红拂子逗引狮子,表演狮子俯仰驯狎各种舞蹈姿势,同时还有140人高唱着《太平乐》。由此可见,唐朝宫廷的狮子舞,规模相当宏大,从形式到技巧已达到相当完美的水平。唐朝诗人白居易在《西凉》里描写了狮子舞的生动活泼的形象:“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宋代的“百戏”中有儿童扮的狮子戏球舞。宋人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中记载:“……诸禅寺各有斋会,惟开宝寺,仁王寺有狮子会,诸僧皆坐猩子上,作法事讲说,游人最盛。”这狮子自然是人扮的。此外,宋“百戏”中有狮豹合舞。《梦粱录》中也记有“狮子会”。清代北京“走会”图中的狮子舞,表现的是一对大狮子,各带一只小狮子,有两个“狮子郎”逗引狮子。短装打扮者,逗引一只大狮子,一只小狮在侧蹦跳;另一位“狮子郎”将长袍掖在腰间,手执拂尘,逗引另一只大狮子,一只小狮子在旁仰首蹲望,似欲纵跳,狮子形象十分威武勇猛。
二、獅子舞的表演风格
狮子舞一般由两人扮演,前者双手握狮头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子,后者俯向,二人合成一只大狮子,称“太狮”。由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假狮皮,扮成小狮子的称“少狮”。逗引狮子的叫“狮子郎”(有的地区戴大头面具,扮成大头和尚),手拿一个五光十色能转动的绣球,有的地区拿拂尘、大蒲扇、大刀、大叉等。舞球的动作有摇球、转球、抛球、抖球等数十种。由于各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喜好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狮子舞,其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赞狮”,其特点是舞狮前,唱上一段赞词(吉祥话),狮子就根据赞词内容而舞。有的则先舞一段停下来,人再出来唱一段,这种形式流行于湖南地区。
“手狮舞”是指用竹、布、麻等扎成一只狮子,由表演者两手持狮子,另一人拿绣球,狮子随着绣球的动作做着各种姿态的抢球动作,比起用人扮演的狮子更加灵活。这种形式流行于安徽、浙江、上海一带。与“手狮舞”类同的还有江西的“手摇狮”,狮身是用许多竹(或藤)圈,连在一起,前后用两根木棍,或竹竿支起狮子,由一人或两个耍均可。
“火狮子”“硫磺狮子”的特点是口中能出长长的焰火,四川、江西、河北、安徽等地,均有这种形式。安徽的“火狮子”是用竹、布扎成的狮子。狮子身内燃着蜡烛。两个耍狮子的人,用手各自抓住绑在狮子头及尾上的两个铁钮,一人玩头,一人玩尾,随着绣球的舞动而上下翻滚,从口内吐出长长的火焰,并有多人,手持“云灯”即扎成云朵的纸灯,配合着摆出各种美丽多变的图案,狮子就像活动在高山云雾之中。
三、狮子舞的表演形式
狮子舞在表演上一般可分成“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表情细腻,柔和而稳重,动作有搔痒、舔毛、抖毛、打滚与抢球等,着重刻画狮子温驯可爱的性格。例如:四川、湖南等地的《罗汉戏狮》、广东的《明月和尚度柳翠》、陕南的《笑和尚耍狮》等。“狮子郎”均戴大头和尚面具。在过去“笑和尚”被称为“喜乐神”,他头戴笑呵呵的大头面具,手拿拂尘或莆扇,大腹便便,行动迟缓,动作夸张,十分有趣,狮子的形象也十分可爱。有的地区除了一个戴大头面具的外,还加上一个猴子的面具。前者是一副滑稽可笑的样子,后者却灵活调皮。他们合伙戏弄一头温柔善良的狮子,追它、打它、骑它,直到把那只善良的狮子激怒了向它们扑去。他们吓得东藏西躲,狮子却紧追不放,只好跪下求饶。民间艺人说狮子象征着善良的百姓,反动统治者以为它善良可欺,但是一旦激怒它,它就会起来反抗你,咬你,撕碎你。
安徽的《狮孺子牛扑蝶》,刻画了一只活泼顽皮的狮子和一只小小的蝴蝶戏耍,很有意思。浙江的《两狮图》,表现母狮(“太狮”)抚爱一只小狮(“少狮”)并互相嬉戏。《狮带崽》,内容同前,但出场时只见一只大狮子,几只小狮子却藏在大狮子的腹下观众看不见。大狮子打个滚,便蹦出来一只小狮子,一会儿又跳出来一只,最多的可带五只小狮子。小狮玩得花样很多,例如:河北地区的《狮带崽》当小狮从狮腹下蹦出来后,首先要拜四方,然后表现母狮对小狮的抚爱,并教小狮各种动作,富于生活情趣。广西桂林的《狮带崽》,表现大狮子与小狮子之间相依相偎的情感,当大狮教小狮登山时,小狮学不会,急得团团转,十分有趣。这种形式早在唐代就有:“……见有戴高竿、舞翠盘、狮子生儿、沐猴戏狗之技。”
陕南城固的狮子舞也是具有古老传统的文狮。狮子较小。引狮郎是一个头戴大头面具的笑和尚。一手拿拂尘,一手拿写着吉利话的纸条子,先做开场动作,然后表演带有故事情节的狮子舞。据艺人讲,原来有108个节目,现在挖掘出来的已有27个。如《懒婆娘抢场》《秀女进厨房》《水淹金山寺》《三请诸葛》《黄鹤楼》《大舜耕田》《美女梳头》与《美女睡觉》等。笑和尚边逗引狮子边细腻地刻画出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别是表演妇女的动作,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武狮”着重武功,技巧很高,主要表现狮子的威武雄壮,勇猛矫健,有跳跃、跌扑、腾翻、直立、盘桥探海、走梅花桩与登高(窜桌子、爬梯、走索、叠罗汉)等技巧。据传四川的“少狮”能从十四张垒起的桌子上空翻下来,此外,还有一种“高跷子”。安徽的“青狮”着重翻滚、跌扑,气势勇猛刚健。浙江的“沿索狮子”,将一根绳子吊在高架上,狮子能沿索攀登,并在绳索上表演各种惊险动作。湖南的《大刀对狮子》《勇士斗狮》,主要表现勇士玩多种兵器,结合武术动作与百兽之王展开搏斗,最后驯服了狮子。广东的“醒狮”,矫健、稳重、勇猛,另有一套传统的表演形式,叫“采青”。“采青”分“高青”“地青”和“水青”。“高青”是用竹竿挑上一棵青菜及一个红纸包(里面包钱),挂到三层楼高的地方,玩狮子的伙伴们用叠罗汉的方式搭起人梯,让扮狮子的人一步步爬上去,爬到最高的人的肩上,张开口咬住红纸包和青菜,这时观众欢呼,锣鼓鞭炮齐鸣,动人心魄。“地青”是抢青菜放在板登上。“水青”是把青菜放在盛着水的盘里,各有一套“采青”动作。广东狮的“吐球”则别具一格,难度较大。舞狮头的舞者要用颈背顶住狮头,腾出一只手,把一个系有二丈多长细绳的小红彩球,从狮嘴里向外用力抛出,在球未落下时又迅速收回,远远望去,就像狮子从口中吐出一团火球,又突然吸回腹中。
(牡丹江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