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馆陶首次发现大螟为害夏玉米
2017-04-27陈立涛王永芳郝延堂马继芳董志平
陈立涛,王永芳,刘 莉,郝延堂,马继芳,董志平*
(1.馆陶县植保植检站,河北 馆陶 05775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杂粮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35;3.河北省植保植检站,河北 石家庄 050021)
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又称稻蛀茎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蛀茎夜蛾属[1,2],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常为害水稻、茭白和玉米,也为害小麦、高粱、谷子、油菜、向日葵等以及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3~12],在水稻、茭白、野茭白或玉米上能完成完整世代[13~15]。自2000年以来,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和江苏等地区,大螟数量迅速增加,由原来水稻上的次要害虫跃升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16,17]。在我国,该虫为害区域多见于南部沿海地区及长江流域省份,近年报道显示在河南省北部也有为害[18,19]。2011年之前,我国记载的大螟分布范围大致北限一直认为在北纬34°,即陕西周至—河南信阳—安徽合肥—江苏淮阴一线[17,20,21]。2014 年黄建荣等在河南省北部的新乡市原阳县发现稻蛀茎夜蛾为害夏玉米[18,19],是截至目前报道大螟为害分布的最北部,到达了北纬35°。2017年我们在河北省馆陶县发现大螟为害夏玉米,该区地处北纬36°,较我国最早记载的分布线(34°) 北移了2°,较目前所见报道的大螟为害分布最北端 (35°) 又北移了1°。
1 大螟的形态特征
室内饲养及诱蛾观察,大螟成虫体色呈土白或略浅,体长1.2~1.6 cm。前翅灰白色,中央有1条从翅基部至外缘的红褐色条带,呈放射状。翅上分布有呈不规则四边形的4个小黑点,后翅银白色。室内饲养条件下,蛹期8~10 d,成虫寿命7~8 d。幼虫较粗壮,体色白至粉红色,体背没有毛瘤,体背中央有1条从头至尾的浅褐色线,身体两侧各节均有1个小黑点,尾部有刚毛。
2 在馆陶县夏玉米上大螟的为害特点
2015年夏玉米苗期普查,仅有个别地块零星发生,发生地块百株虫量一般为0.1~0.5头,严重地块百株虫量5头,地头区域玉米受害株率最高为8%。早播玉米受害较重,田间受害呈区域分布。
2017年夏玉米苗期偶尔可见幼虫;大喇叭口期呈明显的边行为害,严重地块边行受害株率达20%。玉米苗期普查时,在田块中部一般很难发现为害株,在田块的地头区域受害株较多,大螟呈地头区域为害。与前人“大螟喜欢边行为害”[22~24]的观察结果一致。
由此推测,大螟为害地块的田间虫量主要分布于地头区域。
3 在馆陶县夏玉米上大螟的为害高峰期
3.1 田间调查
田间调查发现,在馆陶县夏玉米上大螟有2个为害高峰。
第1个为害期是夏玉米苗期,高峰时期在玉米2~4叶龄期。初步观察,玉米幼苗受大螟幼虫为害后主要形成枯心苗,表现为心叶枯死、下部叶片正常,症状与二点委夜蛾为害形成的枯心苗非常相似。大螟幼虫为害玉米苗的时间在6月下旬,为害时期与二点委夜蛾幼虫为害的高峰时期接近,初步观察枯心苗往往错当成是二点委夜蛾幼虫为害造成的。仔细观察比较发现,大螟为害形成的枯心苗,茎基部的钻蛀孔洞不明显,钻蛀痕迹处留有虫粪,钻蛀入口部位往往在茎基部略偏上(图1);而二点委夜蛾为害形成的枯心苗,茎基部往往出现较大的孔洞,虫粪很少。大螟幼虫钻蛀幼苗茎部后在内部上下蛀食,形成虫道,幼虫一般留在植株内部继续取食,不会离开;而二点委夜蛾为害玉米幼苗后很少留在植株内部,会离开植株寻找隐蔽处藏身。
图1 大螟各虫态及其为害夏玉米的症状Fig.1 The state of S.inferens and the damage characters on summer maize
第2个为害时期在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丝期。幼虫可从玉米植株顶部心叶取食,而后往下钻蛀,心叶和顶端组织被取食后造成心叶卷缩或不能抽出,雄穗被取食后造成雄穗不能抽出;也可从叶鞘部位直接取食蛀入茎秆,在茎秆中形成虫道,茎秆中空,在蛀口排出粪便。老熟幼虫爬出虫道,在叶鞘等隐蔽部位吐丝并缠绕杂物包裹自己化蛹。叶片与茎秆的连接部位是大螟化蛹的最好场所,在该处很容易发现大螟蛹体。室内观察,老熟幼虫钻入残枝隐蔽部位化蛹。
3.2 田间诱集
2017年3月15日至10月底,在馆陶县夏玉米田利用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诱集大螟成虫。结果(图2)显示,5月2日始见,9月24日消失,全年共诱集到成虫223头,最高日诱蛾量为18头。虽然全年诱集到的成虫量不大,但从大螟逐日蛾量仍然可以看出,全年有3个明显的成虫高峰。据此和田间幼虫为害情况断定,在馆陶县大螟全年共发生3代,其中,越冬代成虫盛期大致在5月,一代成虫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二代成虫盛期在8月中下旬。
图2 2017年大螟逐日蛾量Fig.2 Daily quantity of S.inferens trapped in 2017
4 小结
大螟在馆陶县为害夏玉米是河北省首次报道。此次为害到达了北纬36°,是目前发现大螟为害分布的最北部,较2015年最新报道的大螟为害最北部河南省新乡市[18,19]的直线距离北移了200 km,再次为大螟为害北移越过北纬34°线提供了新证据。该虫为害北移的主要因素可能与全球性气候变暖有关,当地小麦-玉米连作的栽培方式也有利于该虫的发生。
今后,应对河北区域大螟的完整生活史进行观察,对其幼虫的越冬场所和越冬成活率进行考察与证实。大螟在玉米上能完成完整世代[13~15],但是在小麦和杂草上的发生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参考文献:
[1]朱弘复,方承莱,王林瑶.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七册.夜蛾科(三)[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120.
[2]郭 普.植保大典[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718-719.
[3]陈复斌,刘福海,魏义平.水稻大螟为害规律的调查与研究 [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21(9)∶18-20.
[4]谢大赉,蔡如希,赵福臻,李天眷,谢贻远.大螟为害玉米的生物学特性与药剂防治试验[J].四川农学院学报,1985,3 (1)∶33-40.
[5]黄福生,黄天明,吴秀英.大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总结[J].广西农业科学,1980,(2)∶28-31.
[6]韩兰芝,彭于发,吴孔明.大螟幼虫田间扩散及成虫飞行能力研究 [J].植物保护,2012,38 (4)∶9-13.
[7]兰红萍,吴清华,吴小勇,刘剑青,邓为红.江西丘陵山区大螟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4)∶140-142.
[8]魏先尧,谢支勇,艾新龙,文铁军,王晓燕,吴 理,刘锋羽.荆门市水稻大螟趋重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J].湖北植保,2009,111(1)∶15-16.
[9]张晓红.浅析苏南相城区水稻大螟上升原因及治理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12, (4)∶124.
[10]沈厚芬,王云川,刘金波,徐福海,吴长勤.水稻大螟的流行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 (2)∶18-19.
[11]贾世武.水稻大螟危害特点及药剂防治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13,(7)∶16.
[12]李秀钰.苏北沿海垦区水稻大螟重发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 [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 (5)∶112-113.
[13]金翠霞,吴 亚.大螟与寄主植物关系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86,13(4)∶259-265.
[14]欧克芳,董立坤,熊育剑,刘 念.香蒲新害虫稻蛀茎夜蛾生物学特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319-320.
[15]徐红莲,严兆龙,仇广灿,成晓松,胡 健.大螟的转移为害规律及其测报技术探讨[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21(5)∶5-7.
[16]陈晓娟,卢代华.多食性害虫大螟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 (25)∶171-175.
[17]徐丽娜,李昌春,胡本进,周子燕,李晓霞.中国大螟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244-248.
[18]黄建荣,封洪强.河南北部稻蛀茎夜蛾为害夏玉米苗初报 [J].植物保护,2015,41 (2)∶231-233.
[19]黄建荣,黄 博,李国平,田彩虹,封洪强.河南北部稻蛀茎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初报 [J].植物保护,2017,43(2)∶156-162.
[20]顾海南.大螟越冬特性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85,5 (1)∶64-70.
[21]丁锦华,苏建亚.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54.
[22]李文苟,文芳声.大螟幼虫田间分布的调查及分析[J].昆虫知识,1983,(6)∶251-256.
[23]敬甫松.大螟在玉米田的空间格局及其抽样研究[J].昆虫知识,1987,24(2)∶71-78.
[24]武德功,杜军利,段海明,尹金刚,刁慧娟,杜玉洁.大螟越冬幼虫空间分布型调查 [J].生态科学,2015,34(4)∶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