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引史上无数大家“献膝盖”
2017-04-27刘黎平
刘黎平
一本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纯地理学著作,除了成为地理学方面的权威之外,居然还能跳出本专业的范畴,跨入文学领域,让历代无数文人骚客竞折腰,而且还成为他们的文学范本,尤其是很多关于山水自然景物的诗文都以它为蓝本。后人又專门成立研究《水经注》的学派,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历久不衰。
这到底是一本什么神奇的书?这个作者到底是怎样一个神奇的人,能跨专业将自然科学著作写成文学巨著呢?
震惊:地理学家的写景文字比柳宗元的还高明吗
先让我们来回味一下苏轼那些气壮山河、涤荡心胸的好诗文,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好一支如椽巨笔,驱使大江,掀起浪花,浩浩荡荡,雄浑磅礴。苏轼最激动人心的文字,总是和水分不开,除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还有《游金山寺》里的“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将长江水系的文艺美和地理特质写得水乳交融、相映生辉。苏轼把水写得这么好,是哪位先生教的?
当然,不只是一位先生教的,但可以确定的是,有一位先生肯定功不可没,那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地理学大师郦道元。
这个从苏轼自己的诗句中就可以找到证据,“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这句诗清楚地交代了一个事实:苏轼喜欢读《水经注》(诗中将《水经注》简称为《水经》),而且不止读过一次,肯定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大江东去”等文学名句跟这部讲述河流的地理著作有关,是不为过的。
苏轼的文学导师之一郦道元,就是《水经注》的作者,他不是一个文艺青年,似乎也没把文学和情怀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生从事的除了行政工作,就是埋头写地理著作《水经注》等。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地理学专家、水利学专家在文学上也是霸气十足,其魅力哪怕再怎么低调都无法隐藏。不仅苏轼这样的一流文学家膜拜他,在山水景物的写作上,他还盖过了山水诗文大家柳宗元。瞧瞧明末著名文化大家、《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的作者张岱是怎么评论他的文笔的:“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宗元,近时则袁中郎。”让人大跌眼镜,写出了《永州八记》这样优美山水文章的柳宗元大师,居然屈居于“地理老师”郦道元之下,这算不算委屈呢?这个不好下定论,但是张岱敢于将郦老师摆到柳老师上头,说明郦老师在文学上是有两把刷子的,这不是张岱胆子大,而是《水经注》的魅力大。
那么,郦道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水经注》是怎么引起世人的注意的?
好悬:郦道元死于乱世,巨著差点失传
说起郦道元,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肯定不是文学家,他也确实不是文学家。他是北魏人,曾担任尚书郎,后来官职越来越高,甚至当到东荆州刺史、河南府尹。郦道元当时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既不是什么《水经注》,也不是他的地理学造诣和文学素养,而是:这人有点严厉,治理地方很生猛,有些人有点受不了。在东荆州的时候,甚至有人向朝廷报告说郦大人太猛了,还是让他回洛阳吧。
后来南边的齐政权发生叛乱,朝廷命郦道元去监督,不承想遭到暗算,在阴盘驿被敌人包围。郦道元和手下没水喝,于是掘井求水。郦老师虽然亲手描绘过1000多条河流的来龙去脉,是世界上最会描写水的大家,可是在这里却打不出水来。没有水,战斗力大受影响,结果被害。据说被害的时候他毫无惧色,怒声斥敌。郦道元死后没多久,便被葬回了洛阳。
关于郦道元的故事,似乎到这里就结束了。
郦道元死了,他还有书,就在洛阳图书馆,至少有作品留世。可是,当时也没人去注意他的科学大作,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死难的英雄而已,至于水利著作什么的,还鲜为人知。又过了几十年,洛阳城里发生了一场大火,图书馆没了,书也化为灰烬。
郦道元的故事,在这里可能就是一个终结点。然而,隋朝来了,天下统一了,在长安皇家图书馆的书架上,赫然陈列着一本巨著,那就是郦道元的《水经注》。经历了洛阳那场大火,经历了南北混战,经历了天下一统的风云,《水经注》居然还在,这是中华民族的福气。
隋朝化成了烟云,唐朝建立,《水经注》又扛过了战乱,进入了唐玄宗的眼界,被记入国家大典《唐六典》。
唐朝以后,人们才发现这部书写得这么美、这么炫,是天下最美的地理书——没有之一,也是天下最美的文学书之一。于是,各路人马纷纷去整理研究它。在北宋,它成为苏轼的作文范本。在明朝,有一本《水经注笺》,清朝的学者居然这样称赞:“三百年来一部书。”就是说整个明朝三百年,就这部书最好,这让《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情何以堪!当然,话有点夸张,然而,说明学者对《水经注》是真爱。到清朝,天下重量级的学者全祖望、戴震等都成为《水经注》的粉丝,戴震还借进入宫廷修《四库全书》的机会,重新校订了《水经注》,结果把乾隆皇帝也变成了《水经注》的粉丝,惹得他大加赞赏。唐以来的文艺青年们太崇拜郦道元了,于是成立了一个学派:郦学。
文艺范:以文学的笔法写水利,优美而不失准确
《水经注》,顾名思义是一本“注”,那作注解的对象当然是《水经》。三国时候,不知道是何方神圣,写了一本薄薄的《水经》,不过8000多字。郦道元给这本书作注解,其实已经是重新创作,不仅新添了很多文字,而且还加了很多河流。例如黄河上游的一条小支流,《水经》只写了几个字,而郦老师居然加到1800多字。
于是,线条简单粗糙的《水经》变成了线条细密而错杂丰富的《水经注》,8000多字变成了30多万字。而且郦老师绝对不只是一个码字工,他加了那么多字,每一行字都充满了绚丽夺目的文学之美。
例如我们熟悉的《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是不是有点《与朱元思书》的味道。“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看到这里终于明白了,原来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取法于此。还没完呢,接下来的“两岸猿声啼不住”,也有“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的影子呢。
再如第三十一章写喀斯特地貌:“山下有石门,夹鄣层峻,岩高皆百许仞。入石门,又得钟乳穴。穴上素崖壁立,非人迹所及。穴中多钟乳,凝膏下垂,望齐冰雪。微津细液,滴沥不断。”险峻的山崖,幽深的洞穴,如霜似雪的钟乳石,滴滴答答常年不绝的水滴,描写得生动细致,让人如身临其境。这里,我们是不是也看到了苏轼《石钟山记》的影子。
《水经注》里这么美的画面,俯拾皆是,举不胜举,建议还是亲自去阅读领略。一部地理学著作,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名著,除了郦道元本身的文学素养,也和山水本身的特质有关系。地球上的山山水水,不只是地质现象,这种地质现象本身就有美学元素,蕴含着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也会成为文学现象。中国古代涌现出那么多美丽的山水文章,其实也是自然之美的一种释放。想要文学素养好,能写一手好文章,去山水中走一走,观察观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