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7-04-27陈英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学实施策略

陈英

【摘要】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符合语言学习规律,是新课程改革取得的一项积极有益的尝试,对于解决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极为有益。文章在简要阐述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弊端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以期实现英语分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分层教学法;实施策略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新课程理念倡导“尊重个体差异”,然而长期以来,初中英语多采用“大一统”教学模式,根据固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唯一的教学程序并采用单一的教学活动。这种“一视同仁”的教学模式更大程度地关注了学生发展中共性的一面,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潜能激发,势必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针对学生的差异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确保个体差异明显的学生在各自的起跑线上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点,对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极为有益。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学大纲强调英语教学应着重生活英语,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要涉及太难的单词和语法,侧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重点更偏重于学生的答题能力,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进度统一,对日常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不足。这种教学模式下,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学习特点、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常常导致学生英语成绩出现大面积分化。尤其是升入八、九年级后,由于词汇量、句型句式、语法等难度和深度的提高,一些语言天赋较高基础良好的学生能很容易地应付自如,而一些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往往越学越难。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刀切”教学实际上就是从部分中等学生的需求出发的教学,往往造成“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对“两极分化”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初中英语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学生能否在该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中英语学习尤为重要。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积极探寻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英语潜能,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值得探讨。

二、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主体分层

大多小学均已开设英语课程,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记忆力、个人兴趣、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存在个体差异,以上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导致学生的英语成绩呈现一定的两极分化,尤其是到了八年级后这种差距越来越明显。因此,要解决这种“大一统”“一刀切”造成的弊端,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特点,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在全面评估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习惯、学习速度、学习能力等基础上,在征求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于八年级上学期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秀层,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明显,英语基础良好,以全班约25%人数为宜;B层为中等层,学生英语学习具有个性化兴趣,英语基础较为牢固,以全班约50%人数为宜;C层为薄弱层,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以全班约25%人数为宜。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波动情况进行升降。在分层后可对学生进行再次分组,每个小组由一名A 层学生任小组长帮助并督促一两名 B、C 层学生。同样,这样的任命也可依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如此压力与动力并行,以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分层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目标往往整齐划一,大而化之,没有层次性,因材施教难以体现。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本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以利于针对性对每一位学生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促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各自能完成的学习目标,在正确与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从而获得学习进步。

以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八上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為例,可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要求C层学生认真诵读并掌握重点词组,如“baseball; game; football; match;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come over to; have a piano; lesson; another; (next)time”等,知其义懂用法,尽量做到不缺、忘、漏;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关键句子,如:“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Can he/she go to the baseball game; Can they go to the concert; Sorry, I cant Sure, Id love to/ Great, Id love to; Come and join us; Maybe another/next time”等等,同时能正确使用“can, might, have to, must”等情态动态;A层学生则要求进行自主对话表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巩固内化目标语言。如此,难易有别,层次分明,既能使学生在不同目标指引下完成各自组内任务,又能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他人的表达,实现全班学生英语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教学过程分层

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是英语分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过程分层并非是将学生分成快慢两班,也并非是对英语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差别对待,而是从各层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让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在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喜悦和快乐。

以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七下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为例,先以合讲方式,通过图片导入引出课文中的面条广告,掌握相关语言:“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what kinds of...would you like; what size bowl of...would you like”,接着采用分层递进式提问进行教学,C层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回答如下问题:how many kinds of noodles we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how much are the noodles? B层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whats the meaning of lunch noodles?并完成填空。A层学生复述课文,并回答如下问题:what kinds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如此,能充分调动和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思维,确保A层学生学得好,B层学生够得着,C层学生消化得了。此外,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对各层次学生一视同仁,既不歧视后进生,也不偏爱优等生,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

三、实施分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分层教学虽然能确保优、中、差三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其英语学习潜能,有效解决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问题,但由于我们的普遍做法是从学生成绩出发,或是将同一班级的学生依据成绩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小组,或是将学生划分至不同层次目标的班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心理的自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时,要格外注意这两个问题。

学生方面,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坚持自主、自愿原则进行分层。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分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他们英语学习的全面发展,而并非歧视,让学生主动配合教师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他们的层次。同时,要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不能光靠教师的课堂授课,还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教师要指导督促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帮扶提高英语实践运用能力,最终实现“双赢”。

教师方面,要增强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多多交流教学看法和意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从而有效弥补各个教师在单独备课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足和缺陷,确保备课质量的最优化。

总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符合语言学习规律,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一项积极有益的尝试。另一方面,英语分层教学是一个长期并且复杂的过程,虽然当前在分层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足。这就要求我们一线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思想,積极探索和研究,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最终促进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德荣.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索[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02):80.

[2]周永红.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创新路径[J].教育科研论坛,2009(03):61-62.

[3]张春兰.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6):93,95.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学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