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录乡村孩子成长的女摄影师

2017-04-27小屯

读者·校园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山区孩子

小屯

在很多人看来,麓童这个女孩子已经是个比较成功的摄影师了:她是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3》《真正男子汉》的特约摄影师,电影《左耳》《谁的青春不迷茫》的海报摄影师,还拍过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海报、音乐专辑封面。马思纯、关晓彤、王子文等明星在她的镜头里都美成初恋的模样,而她镜头里孩子的可爱模样,更是暖得让人心都融化了。

身上仅有的靠谱、理性和逻辑,都献给了工作

麓童是重庆人,创办过2本杂志、3个广播频道,当过美术总监,之后辞职去做了一名摄影师。“我忙习惯了,就算是在朝九晚五工作时,也总是半夜才回到家——为了后期整理图片,可以坐在座位上十几个小时不动。”麓童说。事实上,从事自由职业后,麓童也很少在前半夜睡觉,而且基本不逛街、不聚会、不聊天,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工作和自我消磨。她说:“我身上仅有的靠谱、理性和逻辑,都献给了工作,对它我觉得完全没什么可说的。对待工作的态度,就是我对尘世的态度,至情至性,甘之如饴。”

这个一工作就充满智慧、一拿起相机就开朗外向的人,在生活中却是内向、害羞的马大哈,不识东南西北、不知门牌号码、丢东西成性。不过,对于生活中所热爱的东西,她一样专注——她喜欢花,在街上遇到賣栀子花的推车,就走不动路了,围着拍照,玩到天黑,等人家收摊了,才发现自己装着几万元相机的包竟然被自己随手扔在路边很久了。

麓童家里大把大把的鲜花,几乎插满了所有大大小小的器皿。她说:“不管身在何处,不管周遭如何,我都尽可能地把身边的环境打理得温馨美好,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生活。”麓童每次出差回家,打扫完卫生就会直奔花卉市场。她买花绝对不是几枝或几束地买,而是成捆地买,然后让这些花像野生的一样,在家里的各个角落盛开,蓬勃而有生命力。

城市乡村,人的成长都值得被记录

麓童就是这样一个女生,快乐单纯,却也有着惊人的执着和能量。

成为摄影师后的麓童,一直有一个梦想,要为山区的孩子们做一件事情,她说:“不知怎么的,这件事在心里总是记挂着,好像比其他工作更有趣,每每想到,都觉得很有热情。”于是,2012年,麓童宣布了自己的这个计划——从2012年到2030年,每为一个城市里的孩子拍摄照片后,再免费为一个山区的孩子拍摄照片,自己花钱去记录山区那些没机会照相的小孩子的童年和他们的成长环境。

这个计划,缘起于好多年前麓童在广州做摄影杂志的时候。当时她每天要编辑各种照片,总想着怎么把这些人物的照片整理得更好,怎么通过编辑、整理表现出一组照片背后更触动灵魂的意义。有时候,只有一张一张地让这些照片在眼前划过,她才会感受到时光的力量。就在那时,她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可以记录一个小孩慢慢长大的过程,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后来,有一些家长请麓童帮忙给自己的孩子拍摄成人礼需要的照片,让麓童有机会走进他们的家庭。看了孩子和整个家庭从小到大的许多相册,听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关于成长记录的拍摄想法,在麓童的脑子里越来越成熟了。

“当你的兴趣变成了职业,而职业承载了你的梦想时,放弃一些东西,专注于梦想,或许能让你收获到更多的东西。”麓童清楚地知道,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坚定地实现这个“1+1”的计划,意味着要放弃许多挣钱的机会和时间。可是麓童认定:“我对人充满兴趣,希望能记录人的一生,首先就是关于一个人是怎么成长的。”

19年,200万,值得吗

开始的时候,家里人和朋友是不太支持麓童的,毕竟这种去乡村山区奔波的事情,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实在太辛苦,也不是那么让人放心。有人劝她:“麓童,你原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的,吃苦的事情男孩子做就可以了。”甚至还有朋友帮她算了一笔账:“19年的山区拍摄计划,最少要花费自己200万元。麓童,这值得吗?”

可是麓童说自己停不下来。她接受家人和朋友的好意,却也调侃自己说:“一个从不考虑明天的人,竟然要考虑后天?不过,我也理解大家的担心,毕竟一个不喜欢出头的人,竟然画下了那么大一个圈……我特别喜欢刘小乐的一句话:‘每个人都体会过自己的生活被世俗的尺子反复丈量的尴尬。尴尬总会有的,但这终归是自己的生活,我得按自己的想法来。”

她说:“我要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坚定的态度,一定会坚持下去,我给了自己一份必须干满19年才可以退休的工作。”这是一份给山区孩子的承诺。她还特意嘱咐同为摄影师的好朋友:“万一我哪天遇到不测,请你们一定要帮我履行完这个承诺。”

第五年,恰如其分的满足

麓童第一次为“1+1”计划跑去山区,是从深圳到云南。她说:“那时候真没经验,准备不充分,路上丢掉了价值6万多元的专业器材……”结果,麓童只好拿出行李箱里从网上征集来的准备送给山区孩子的小相机,挑出两台自己能够操作的,开始了“1+1”的第一次乡村记录。“不管怎样,反正一切就这么开始了。只要你认定了要去做,也就无所谓什么顺利不顺利了。”麓童说。2012年,她完成了16个孩子与家庭、1个村庄的拍摄;2013年,完成了43个孩子与家庭、2个村庄的拍摄;2014年,完成了65个孩子与家庭、4个村庄的拍摄;2015年,她拍摄的城市和山区的孩子共有75个,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2016年,麓童写下这样的文字:

“第五年,我喜欢每年的这段日子,山里山外的人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我也喜欢这样的人生,可富贵可清寒,可矜贵亦可坚韧,住得了高楼也睡得了草房,吃得来山珍也嚼得惯草根,穿得上华衣也耐得住朴素,读得了深刻道理也讲得出浅薄玩笑,能大步出发也宅得住屋,爬得来山麓也不怕弯路,能众欢也能独乐,能收获也不怕挫败,能情深亦能不回头。总的来说,对人生的每一步心存感念,不算太好,只是恰如其分的满足。”

随着这个拍摄计划的展开,麓童有机会影响到更多的人,用更多的方式去帮助山区的孩子。2015年,麓童增加了“欢颜帮助”的内容,为农村饱受疾病和痛苦折磨的孩子搭建一个窗口,让他们有机会重绽笑颜。

1+1,我们找到了各自的快乐

山区去得多了,跟山区的孩子们相处多了,麓童记录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我们都穿着羽绒服围炉取暖,孩子们上学的时候穿着运动鞋,回到村子里就得重新穿凉鞋。问他们冷不冷,5岁的哥哥、3岁的妹妹都大声地说:‘不冷。过一会儿还会故意说:‘我的脚好热啊。他们雖然顽皮,却贴心温暖得令人感动。”

麓童说:“曾经顽劣爱哭的小男孩,今年突然就不哭了,温顺了,问他为什么不哭了,他说:‘因为我上学了,我是读书的人了。你会发现对城里孩子来说稀松平常的‘上学这件事,对于乡村孩子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重要意义。”

在藏族寺院办的学校里,堪布问麓童:“这不是希望小学,我们不需要帮助,你记录的意义是什么?”麓童说:“这是个不断求新的世界,外面的社会和孩子们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变化,而这里却非常不一样。在我眼里,这里也是与这个时代共同存在的珍贵的一部分。”

在这几年的拍摄中,麓童说自己从孩子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候孩子说出的话让人惊讶。2016年拍摄‘1+1的时候,一个7岁的女孩子跟我聊天时说:‘感情一定要经过思考,辨别对方是不是真的好。如果没有遇到自己喜欢的,可以一个人快乐地生活,同样十分有趣。如果遇到喜欢自己的,也要看对方的表现,再决定自己是不是应该喜欢对方……我们走了几十年弯路才领会的道理,7岁的孩子很自然地就讲出来了。所以我常想,到底是我们帮助了他们,还是孩子帮助了我们呢?其实是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找到了各自的快乐”。

拍摄乡村孩子的经历,让麓童从莽撞、懵懂的梦想者,成为落到实处的实践者。两者之间的落差,让她得到成长。麓童说,它不是别人眼中认为的负担,相反,它拯救了自己,“是维持我好好活下去和前进的动力”。

麓童微博的签名是:“心怀锦绣,天真情深,丰富有趣地过一生。”在麓童看来,“人生似乎总是有一个又一个的分水岭,身边有‘60后‘70后‘80后‘90后的朋友,相互依靠,然后渐行渐远,只有我一个人始终没有遇见属于自己的分水岭,不被定格,无限可能,也挺好的。最重要的是,还有几十个‘10后(麓童记录的孩子)和我共同成长。我想,直到他们长大,我的少年期也不会结束。这就是我最近的感悟。看见被定格的、埋葬在30岁之前的诸多人生,我愿意选择活出自己的坚持与勇气”。

猜你喜欢

山区孩子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山区高速公路中小跨径桥梁设计
山区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
小龟捕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