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过加强人工增水应对雾霾和干旱改善生态环境的提案
2017-04-27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 张树华
关于通过加强人工增水应对雾霾和干旱改善生态环境的提案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 张树华
日益严重的雾霾笼罩着中国北方和东部大面积的国土,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痛”。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各地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和大气污染问题不仅成为一些地区发展的“瓶颈”,而且严重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幸福指数,影响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声誉。“雾霾靠风吹,灰尘靠下雨。”网上的调侃值得重视。
应当指出,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和控制大气污染等问题,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投入了巨额资金治理。一方面投入数千亿资金,或长途调水,或大修水利工程;另一方面花大力气,忍痛关停并转一些高耗能的企业。然而,这些年的情况表明,资金投入甚多,治污成本过高但效果却不甚明显,而雾霾和缺水少雨现象却愈来愈严重。而通过人工影响天气、实施人工降水,却不失为事半功倍,应当重视和抓紧实施的一项工程。
一、增雨降尘、驱霾除雾
一些专家认为,时至今日,解决水资源问题和大气污染问题依旧是部门分割,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单一:头疼治头,脚痛医脚。简单地讲,水利工程,就是投入巨资,挖沟开渠,防洪、泄洪。而应对少雨干旱,则惯用“限制用水、提高水价、东南西北调水”等老套路。
另一方面,为应对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也没有逃脱“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即“政府强制性的工厂搬迁,关停并转,限排放,罚款”等措施。但往往是成本巨大、效果甚微,治标不治本,只求一时之功,没有长远之效。
资料显示,近几年来,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每年治理大气污染的直接投入金额巨大,全国性的治理大气污染的间接成本更是以万亿计。如考虑其他间接性投入如置换工业设备、汽车限行、“关停并转”等涉及资金则更是多出几倍。然而,与巨大经济投入相比,如除去降水和刮风等自然因素外,实际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却不甚明显。
向大气要水,通过雨水清洗天空大地。有研究表明,大气中含藏着60%的水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人工增雨,更多形成有效的降水,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的抗旱、抗霾之途径。所以,千方百计增加降水是抑制扬尘、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增水抗旱、涵养水源
作为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超大型都市北京、天津等水资源严重短缺。北京目前人均占有用水量不足300立方米,不及国际公认的缺水下限的1/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而近几年年平均降水量仅400毫米左右。这严重制约着北京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而华北地区更是严重缺水,各地争抢地下水,已经使这些地方的地下水资源严重枯萎,还形成巨大的地下沉降漏斗区域,贻害后代。西部干旱地区自不必言,即便东部一些地区也几乎没有多少新水源可开发。依靠南水北调、长途引水和提高水价等绝非长久之计。因此,在政府加大水利投入的同时,人工降水是应当在十三五期间加大投入和下功夫的重要工作。然而,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前几年每年直接用于人工降水的资金仍为区区几百万元,人工降水的工作和人员基本处于“业余”状态。
三、用天然的方法改善人类自然环境
而据一些大气物理专家分析,地球上60%的水资源积聚于大气层。因此,他们呼吁转变环保思路,从国家层面大规模开展人工增水工程,向天空要水,驱散尘埃,洗涤天空,改善自然生态。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经验表明,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工程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生态效益明显。从增加水资源来计算,人工降雨的成本只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十分之一,而除霾去尘的环境效益更加突出,其他社会综合收益更是十分明显。因此,为实现未来“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目标,建议如下:
一、十三五期间,应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高度,将人工增水工作,纳入国家规划和战略工程。建议“深改组”及时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意见。
二、改革原来实际上单纯由气象部门负责影响天气的状况,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的“国家人工增水领导机构”,由国务院领导领衔,实施国家跨区域、多部门参与的人工增雨(雪)、改善国土生态。
三、加大对气象等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投入,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研究,增添设备,以缓解大地的饥渴、清洗灰色的天空。
四、为更好迎接北京冬奥会,组建人工降水专业队伍。改变过去依靠山区农民,使用土炮作业的模式,使今后的人工降水工作专业化、经常化。
五、加强对人工增水工程的绩效考核。可尝试政府购买相关服务的形式,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和专业公司参与在有需求的地区实施人工增水。
六、加强与军队、地区空管部门的协调,鼓励和吸引军队参与到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中。形成军民一体、各地联动的工作机制。
七、研究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国际相关技术交流。如美国、俄罗斯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有成熟的经验。美国组建了众多专业性人工降水公司,人工降水已经走在经常化、市场好和良性发展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