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2017-04-27陈萌阳李尚儒刘晓婷刘晓芹
陈萌阳 李尚儒 刘晓婷 刘晓芹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陈萌阳 李尚儒 刘晓婷 刘晓芹△
中国.潍坊医学院心理学系(山东潍坊) 261053 E-mail:chenmengyangmolly@163.com △通讯作者 E-mail:lxq1969383@sina.com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空巢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他们的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特点及关系。方法: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山东460位老人施测,并用SPSS 16.0予以统计分析。结果:①独居的老人在SCL-90中的某些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寡居老人和非空巢老人(F =3.654,5.361,4.699,3.874,3.031,3.121,6.067,3.301;P<0.05);②在CSQ量表中,寡居老人在解决问题因子和自责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F=3.512,4.416;P<0.05),而另外两组之间没有差异;③空巢老人在SCL-90中的总均分与E量表和求助因子之间没有相关关系,与其他因子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218,0.544,-0.225,0.329, 0.260,0.243,0.217;P<0.01)。结论:①独居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寡居老人和非空巢老人;②寡居的老人倾向于放弃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且易产生自责心理;③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与内外向没有显著联系,但与神经质、精神质和应对方式有密切联系。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态;应对方式;人格特征
[1]黄梦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7,1(4)183-187
[3]Thoits P.Conceptual,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studying social supports as a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J].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82,23(2):145-149
[4]朱美侠,张文娟,蔡丹.初中生社会支持网络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0): 1495-1498
[5]赵景欣,刘霞,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1):36-42
[6]Pintrich P R.An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perspective onissues in motivation terminology,theory,and research[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25(1):92-104
[7]Elliot A J,Mcgregor H A.A 2 X 2 achievement goal framework [J].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2001,80(80): 501-519
[8]刘海燕,邓淑红,郭德俊.成就目标的一种新分类-四分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11-313
[9]梁国胜.中小学生成就目标发展研究特点[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
[10]陈兰江.高中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6):718-720
[11]张守臣,于清华,井婷.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杂志,2009,32(3):540-543
[12]董好叶,张丽娟.初中生成就目标的发展特点[J].中国特殊教育,2007,14(7):93-95
[13]刘惠军.成就目标定向测验焦虑与工作记忆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6,38(2):254-261
[14]叶悦妹,戴晓阳.大学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456-458
[15]周瑾,梁福成,李庆玲,等.农村高中生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8):1012-1015
[16]杨通华,魏杰,刘平,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人格特质与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16(2):285-291
[17]傅安球.青年性别差异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与子女分开居住的和家中无子女只有老年人的家庭[1]。本文将寡居老人和独居老人一起放在空巢老人中研究。本篇以黄润龙的观点为基础,将60岁以上,与子女分开居住的和无子女的,家中只有老年人的家庭作为空巢老人。其中,寡居老人是指60岁以上,无伴侣一个人独自生活的老年人。独居老人是指高于60岁,与伴侣一同生活,只有2人的老年家庭。
根据两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情况来看,空巢老人日益增多,老龄化日益加剧[2-3]。也因为计划生育的实施,家庭人口慢慢减少,陪同老人的家人也日益减少。而且,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子女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更多的子女趋向前往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异地。再者,随着养老问题出现,老人们也会因为个人价值的缺失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我国对空巢老年群体研究很多。王庆华等人发现,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性别、婚姻、家庭关系和经济都有必然的关系[4]。对空巢老人的研究,马静、温小飘、徐海波等很多人都发现,不同类型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存在差异的[5-7]。在应对方式方面,王玲凤和施跃健指出与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一起居住的空巢老人的应对方法最积极,无子女的空巢老人最消极,并且应对方式在性别上也有显著的差异[8]。徐华等学者发现,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在应对方法的纬度上没有不同[9]。为了能更好地了解空巢老人,我们应该不懈地去探索,为老龄社会化建设作出贡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在山东潍坊市随机抽取的60岁以上老人用问卷施测。收回有效问卷460份,研究对象平均年龄(74.39±0.37)岁,男211人,女249人,空巢老人337人,非空巢老人123人,其中空巢老人中寡居77人,独居260人。
1.2 方法
自编项目问卷包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情况、居住地和经济状况等。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验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该量表共90项,每1项由5个等级组成,分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共10个因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8。艾森克个性测验(成人)EPQ(Adult):共有88个项目,每1个项目要求被试回答“是”或“否”,量表由内外倾向量表(E),神经质(N),精神质量表(P)和效度量表(L)4个量表组成。应对方式问卷(CSQ):共有62个项目,每个项目要求被试回答“是”或“否”。量表有6个因子,分别是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1.3 统计处理
数据由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 果
2.1 不同类型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在SCL-90中得分对照
将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SCL-90得分进行比较,得出在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和其他因子中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其余的因子进行多重比较时发现,独居的空巢老人的分数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老人(P<0.05),而寡居的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没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在SCL-90中得分比较(¯x±s)
2.2 不同类型的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CSQ量表得分比较
由表2可知,不同类型的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在解决问题因子和自责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两两比较发现,寡居的非空巢老人在解决问题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另外两组之间没有差异;在自责因子中,寡居的空巢老人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空巢老人,在其他因子上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类型的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CSQ量表得分比较(¯x±s)
表3 空巢老人的SCL-90量表总均分与EPQ量表各因子、CSQ量表各因子的相关(r)
2.3 空巢老人的SCL-90量表总均分与EPQ量表各因子、CSQ量表各因子的相关
表3所示,空巢老人在SCL-90中的总均分与E量表和求助因子之间没有相关关系(P>0.05),与其他因子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
3 讨 论
3.1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独居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明显优于寡居的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独居的空巢老人虽然没有子女的陪伴,但一直是和伴侣生活在一起,有爱人的支持与陪伴可以弥补子女不在的遗憾,而且配偶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关照,是一种非常紧密的同伴关系,因此他们的心理状况要优于寡居的空巢老人。而非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劣于独居的空巢老人,这与徐华[9]等人的研究相类似。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并非处于绝对的劣势。从生活环境来看,我们常说人到晚年可以享清福了,但是现在的许多家庭里的老人,虽说有子女一同居住,但并非得到子女的照顾就多。而且,老人操心的事情增加,例如家人的生活质量,子女的生活状态或者是孙儿孙女的出生,都会使老年人的压力加剧。另外,家庭里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氛围也直接关系到老人的身心健康。而寡居的空巢老人没有亲人的支持与陪伴,这严重威胁老人的身心健康。
寡居的空巢老人更倾向于消极的应对方式。从杨芳[10]等人的研究以看出,空巢综合征能使老年人身体或心理产生紊乱,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空巢老人容易出现许多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寡居的空巢老人,当老人面临压力时,没有同伴一起担负,负性情绪使得老人逃避问题。应对方式是外界刺激与心理状态的重要中介,若老年人处理不好这种关系,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
3.2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个性特征的关系
在本次研究中,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向没有显著关系,但与神经质、精神质有显著的联系。而且心理健康状态与除求助因子外的其它因子都有联系。就如高狄指出的,人格特征对老年人心理健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Coping Styles of Empty-nest Elderly
CHEN Mengyang,LI Shangru,LIU Xiaoting,et al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53,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empty-nest elderl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oping styles.Methods: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an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mental heath status of 460 aged people,and the SPSS16.0 was applied to data analysis.Results:Some factors scores of the old in solitude in SCL-90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widowed elderly and non-empty-nesters(F=3.654,5.361,4.699,3.874,3.031,3.121,6.067, 3.301;P<0.05);②In the CSQ,the scores of widowed empty-nesters on the dimension of the problem solving and self-accus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F=3.512,4.416;P<0.05);③The total average score of empty-nest elderly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both E scale and the dimension of appealing,but it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other dimensions(r=0.218,0.544,-0.225,0.329,0.260,0.243,0.217;P<0.01).Conclusion:①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old in solitud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widowed empty-nesters and non-empty-nesters;②Widowed empty-nesters tend to give up the way of problem solving,and they are easily to be self-accused.③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empty-nest elderly h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introversion and extraversion dimension,but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neuroticism,psychoticism and coping styles.
Empty-nest elderly;Mental health;Coping styles;Personality traits
R395.6,B844.4
A
1005-1252(2017)04-0606-04
10.13342/j.cnki.cjhp.2017.04.033本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成就目标的掌握趋近、成绩趋近以及掌握回避存在显著正相关,成绩回避与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掌握趋近存在相关,差异不显著,与前人的研究一致[1]。并且掌握趋近能够显著预测留守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及各维度,且贡献较大。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成就目标定向对留守初中生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有所差异。且研究表明,成就目标对社会支持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掌握趋近目标。其原因:其一,初中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自信,获得更多来自老师、家长、周围同学的关注,提升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其二,掌握目标关注对任务的掌握和理解、关注能力的发展[8],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热情,体现自己的能力。家长、周围群体的社会支持是初中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来源,但增强自身能力的发展也可间接的获得社会支持。
2017-01-26)
http://www.cjh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