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美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方法
2017-04-26徐沂
徐沂
【摘要】本文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情感,只有通过美育方可得以涵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终极目标,只有通过美育方可得以规范。并依据新课改的要求,认为现时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教法可首先作出变化。
【关键词】历史 美育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45-02
在《参考消息》上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美国硅谷的技术权威比尔·乔伊认为:“无规划的技术创新可能毁灭人类”。这是在当今高技术蓬勃发展,并带来“新经济”繁荣的时候发出的难得听到的呼声,使人感触良多。在当今中国教育界大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际,我以为还必须同时进一步强调对学生人格和精神境界的塑造、美化。本文试从思想性很强的历史审美教育的角度,来谈谈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应必须发挥的作用,即引导学生“以美求新”。
一、历史美育在当代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人的各种潜能中最重要和最高层次的潜能,但创造的源泉和动力是来自人的深层心理的活力。按照通用的“心理三分法”,个体心智可划分为智、情、意三个方面。其中最能凸出一个人生命活力和原创力的是他的“情感”,不少学者、艺术家特别注重人的这一“情感”,如席勒对“激情”的偏爱,尼采对“酒神精神”的推崇,凡高对原始冲动的展示,鲁迅对“摩罗诗力”的向往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因为人在与世界的交往中总是不断的将来自于客体方面的认知内化到自己的情感领域,使之成为主体之所是,与主体的本质力量融为一体,主体本质力量也因此得到丰富和提升,然后又用这个丰富和提升了的本质力量去面临新的客体性认知。因此要发展人的创造力,就必须激活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情感。
但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正将以其自身所固有的程序化,标准化,自动化,格式化对人类活泼丰富的心灵产生挤压感,造成人的感觉迟钝、机械。人类正面临逐渐丧失创造力源泉的危机,而变成“技术异化”的人。不仅如此,当今,有许多所谓的“黑客”,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能不谓之高。但当数以千万计的电脑一夜之间被“熊猫病毒”损毁而无法修复时;当世界几家著名网络公司同时被“阻塞”而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时;当金融领域利用计算机技术谋取非法暴利的犯罪愈演愈烈时,人们对这种建立在私欲和“唯我”基础上的创新能力不禁不寒而栗。这也正是威比尔·乔伊发出感慨的本因。
这些,早在欧洲工业文明兴起的时候, 就有人已注意到。德国美学家席勒就曾对人的思想创新与工业化社会中职业化活动的矛盾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心灵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论与想象的活泼性相关,就范围而论与想象的丰富性相关。分析能力占主导地位(在现代化进程中,理性分析在人的思维中占主导地位)必定剥夺了想象的激发和威力,对想象领域的限制必定进一步减少它们的丰富性。爱抽象思维的人往往具有一颗冷漠的心,因为他们把印象分解了,而印象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打动人的心灵。专业的人往往具有一颗狭隘的心,因为他的想象力限制在他的单调的职业圈子里,而不能扩大到陌生的表现方式中。”理想的人格应是既有统一的理性,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为此,席勒严肃的指出:“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坏了的我们的自然(本性)的这种完整性”。[1]这种较高的教养就是美育。因为美育着眼点是人的情感方面,以高尚的情感养育、纠正人的心智,从而使人的创新能力以美为本,并为求美而用,在为国家、民族、全人类的事业中得以最高价值的体现。
二、历史美育内容的时代性
江泽民说:“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同时也赋予美育以崭新的意义,“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要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美育理论,就必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那么,历史学科怎样在当代美育这一大课题下发挥其重要作用呢?
我以为历史美育,首先应强调运用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丰富素材来培养学生个体的生命活力。现代文明人日渐远离自然,理性的发达和物质生活的富足使人的感性萎缩,从而引起生命活力的渐渐丧失。在审美趣味上,人们也正从追求高雅转向迷恋世俗,在审美方式上,从思考意义转向感受快乐,在审美目的上,从陶冶情操转向享乐人生。许多人不惜代价追逐新鲜刺激,猎奇搜怪,于是严肃文艺被冷落,快餐文化火爆,肥皂剧盛行。可以想见,没有个体鲜活的生命活力就没有人类的创造力,人类文明就可能衰落。“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3]作为历史学课,要充分利用传统美育中的关于个人修养、道德品质的优秀思想,来构建学生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比如, 胸怀天下、尽忠为国、舍身取义、艰苦奋斗、勤劳俭约,以及仁民爱物、以人为本、尊师重道、崇德重义、孝慈友恭、乐群贵,等等。《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理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刚健有为、奋斗不惜的思想品格;《论语》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肯定了独立人格精神;《孟子》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标准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人文素质和价值观念。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至今仍有巨大的生命力。
历史美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并为此而创新、求索。当前世界各国都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期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等诸多方面处于一种“亲和关系”,和谐发展。 其实历史美育以其学科的特点特别强调这一教育方式:首先和谐发展本身就是几千年来人类所探索的根本问题,是人类对自身的终极关怀。如中国古代对道的探索(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西方古典哲学对“异化”问题的研究;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思考。这些前人的思想成果已为我们现在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其次历史上有许多前人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这里,我以为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自豪感、忧患意识和使命感等多层次的审美教育。这是培养青年一代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谐共处的意识,塑造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品格的根本途径。endprint
三、历史美育方法的务实性
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益补充,历史审美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这种教育具有以下几种基本特征:
历史审美教育首先是感性教育,即利用历史丰富的感性素材对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等进行教育。著名学者陈望道先生说,审美的境界是以“具体化、直接化为其特征。它始终摄无限为有限,藏普遍为特殊,也始终是具体地而又直接的通过官能而感受,到达愉悦的境界。”[4]因此,历史审美教育忌讳过分注重理论分析,它是以感性个别的非概念形式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 使人通过亲身的情绪体验,获得心理的满足,达到情感的共鸣。是在一种轻松的非强制性的自由状态下进行,使人潜在的深层心里在自由的审美感受的敲击下,挣脱无形的压制和束缚,苏醒过来,从而获得自由的心灵,形成完整的创造性机制。现实证明,现代科学的诸多创造性成果并不是仅仅靠逻辑思维获得的,而是在感性体验能力的参与下完成的。
历史审美教育具有渐进性特征。首先应传授学生有关美的基础知识,使其具备一定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其次用学生最易接受的审美对象来熏陶、感染之。如壮丽的山川河流、祖国的灿烂文明、煌煌大气的全人类文化都可以生动活泼、赋予创造性的形式,使学生的内心审美体验获得巨大的满足、幸福和陶醉。在此基础上,最后使學生的心灵升华到物我两忘、主客交融,智、情、意诸种心理因素处于和谐统一之中,并油然生出崇高感、自豪感、使命感,乐意为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奉献一切,达到人生价值的最高精神境界。
历史审美教育是自由的非强制非功利性的。历史素材的丰富决定了历史美育涵盖范围极广,内容丰富、特点各异。历史美育客观上为才智能力、性格兴趣、爱好修养这些心理特征存在着区别的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它带有解放的性质,是与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相一致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由选择,在美育实践中扬长避短,这是美育所求。因而内容不能千篇一律,方法不能强求一致,应从发展学生个性的角度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以美育补充专业课内容、方法所不及,使学生精神获得自由,才智能力兴趣得到开发。如果内容、方法强求一律,那是不理解美育!
总之,历史不是简单的对过去的回忆和理解,而应充当过去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历史美育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和创造力方面以其特有的感悟、情愫对学生的成长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进行历史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青年一代成为“生活的艺术家”,其核心是一种高度理性的“爱”,从而使他们真正能为国家、民族和全人类做出最大的贡献,以实现其最大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2]《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
[3]《易·大畜·象》
[4]《陈望道文集》第2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