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花街拾上海街头随处可捡“金子”
2017-04-26◆蔚子/文
◆蔚 子/ 文
沪花街拾上海街头随处可捡“金子”
◆蔚 子/ 文
要问哪里有“金子”可捡?路人直指上海街头。
事实上,上海人对随处可见、随时可踩到的狗屎,恨之入骨。
谁没中过狗屎地雷?尤其是黑灯瞎火的晚上,上海街头虽然处处灯火辉煌,可就怕“灯下黑”啊,一不小心,谁中埋伏,因为中奖率实在太高太高……说得绝对点,没踩到过狗屎的人,简直不能算上海人!
为什么人人恨而诛之,却人人只是口头说说?不得不说,因为现象太普遍啦。
全国人民都知道,2011年起,上海开始命名“林荫道”。那也算是千挑万选的道路,至少要满足“绿化覆盖率90%以上,长度不小于500米,行道树要大”等条件。
记者家住处,就被三条林荫道包围,可谓生活在城市的森林中。可美中不足的是,出门就得高度警惕,因为随时可能遇上不想捡的“金子”。就说家门口的那条道,短短只有500多米,却是三步一个“地雷”,五步一堆“金子”,干湿都有。因为林荫道好,遛狗的人也多呀。
再说单位门口的那条道,虽然尚未评上“林荫道”,却是远近闻名、上海滩最上档次的道路之一。这里是老上海曾经熟悉的顶级住宅区,西班牙式的、英国乡村式的住宅都有,著名导演黄佐临、“毛夫人”贺子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等都在这里住过,“人民音乐家”贺绿汀的旧居就在这里。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还谓之“法租界”。
可如今,单位门口的这条道,还不是照样“地雷”密布,尤其是一出单位门,千万不可直接往右拐——这可是“地雷阵”,准保有新鲜出炉的“金子”伺候……我们熟知地形,往往绕开,外来者可就苦了,中埋伏者不少,不管是新鞋、旧鞋,普通的鞋,还是奢华的鞋,都有可能一踩毁之,惜者回家洗刷,恨者一丢了之……
“金子”遍地的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只能说,上海人太喜欢狗啦。就连《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给人的印象,也是对狗的温情脉脉:“养犬人不得虐待、不得遗弃饲养的犬只”。“若养犬人违反相应规定,出现遗弃犬只行为,将由公安部门对其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同时吊销《养犬登记证》,且5年内不再允许申领养犬登记证。”
其实,上海人养的狗,很多没有办理《养犬登记证》。但这并不耽误养狗——谁知道你有证没证。
上海滩养什么狗的都有。有一次记者下班回家,暮色朦胧中,猛见一头“北极熊”端坐,拦住去路,真是吓了好大一跳!主人赶紧拉走,那狗倒也友好,天生一张笑脸,笑着,走了。实在也是蛮可爱的。
因为爱狗,上海的狗也特别多。早在2005年,就有统计说已然超过百万头。出来遛狗的多,也就不奇怪了。其实,很多上海人出来遛狗,是“全副武装”的,有绳牵着,有包拎着,内有纸张、塑料袋、钳子……也有多次见人拾起自家的“金子”,往街边的垃圾箱里塞,鲜有把“金子”带回家用马桶抽的。但这也已经算是很文明的一族了。也有帮人捡拾“金子”的,“朋友圈”中的刘教授一清早便捡了一大坨,且有照为证。这是最为可贵的……
“在家养狗、在外排泄”,是上海最常见的养狗模式。更奇的是,记者见到一些“全副武装”的遛狗者,“装备”其实是不用的,装个样子而已,人在眼前时捡一下,人没时,便不管不顾……信不信由你,大家可去观察!
由于大家都养狗,这样的“潜规则”便流行起来。毕竟,怎么省事怎么做呀,谁叫你家不养狗,养的话,也一样一样的……
一直在想,什么样的人才配养狗?其实,各个国家、各个城市对养狗,都是有规定的,有的还是正式的法律。
在美国,涉犬法律据说有三部。居民区内,犬吠超过三声,狗主人就要受到相关法律的惩罚,这就是著名的“三吠”原则。有些城市,有专门指定的“溜狗公园”,有从事代人溜狗的专业人士,草坪附近还专门备有收拾粪便的方便袋。宠物的出售、流通都由专业化的销售商进行,都接种了疫苗、带有健康证书和身份标牌,宠物店里也有带执照的兽医,防治疾病的疫苗和药物等。
在德国,人们通常到收容所去领养狗。欲领养者需通过考核,包括领养动机,是否有经验,家居空间,经济状况等,通过审核者还需签署接受志愿者随时追踪及审查的法律文件。
在加拿大,养犬需要到市政厅去登记注册、领取牌照等,有些还要办理保险等。
在意大利,狗主人必须在其爱犬的皮肤下植入一个电子芯片,作为狗的身份证,政府发现流浪狗,马上能查出狗主人,开出罚款单,罚一万欧元,监禁一年。
在日本,养犬者门上须贴“犬”字……
呵呵。
其实,上海的这个“养犬管理条例”,如果能够百分百执行,也是很好的。关键在于,当一件事变成了“群众性活动”,怎么执行呢?
况且,宠物也能拉动经济,全上海有宠物店无数,光大众点评网“为你找找附近”,便有2384家宠物店商户信息之多。狗粮、猫粮,上亿元的产值都不止,间接养活了数十万人就业。
记者有位小学同学,就是做宠物商店的,她家的房子就是宠物给挣的,家族中好多以此为营生。她家的数家店面,雇了不少员工,每天往返送猫粮狗粮的快递,就是几十单。
除了宠物店,还有宠物医院,开价也不菲。我家小猫,看个耳朵,就花费1500元,说是外籍医生。有朋友的橘猫开个小刀,就是3000元……
算起来,整个宠物产业链都需要规范呢,包括猫粮狗粮的“食品安全”问题。话说2008年金融危机时,国外对中国食品安全曾强烈关注,还不是由出口到美国的猫粮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
扯远啦,回到上海街头随处可捡“金子”这个题目:总体而言,上海人是非常老实的,守规矩的。你看,独生子女政策没有一家敢违反的。反之,也就造成了今天独守空巢的老人比哪个城市都多。
孤寂之下,宠物似懂非懂,十分慰藉人心,是个真实的情感需求。
怎样让可爱的狗狗更加可爱呢?一方面是条例的严格执行,另一方面是让我们更多的居民变得更加可爱。
这可爱的基础,就是文明素质啊。换言之,就是提高人的质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