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朗读教学提高阅读有效性
2017-04-26郑国玉
郑国玉
(黑龙江省新华农场学校 黑龙江鹤岗 15410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与新课程同呼吸共命运的语文教师,我们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欲望,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气息,唤起情感体验,进而探求蕴涵在作品中的内涵。如果学生不能把一篇文章读通、读顺,又谈何有感悟和理解?
但是,现在讲求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于是,许多课堂上的朗读过于简单化,缺乏整体性,过于注重技巧上的指导,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将朗读脱离文本的感悟,单一将它作为一种课堂呈现形式。有的课堂上就少了教师们的侃侃而谈,多了琅琅书声。但是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读书,学生读得口干舌燥,却茫然不知其味,真可谓“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如何使朗读指导简捷而有效、巧妙而实效、新颖而高效?现结合一些实例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朗读情境,调动学生联想
著名教师于永正老师这样说过: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加强朗读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感悟美、体验美,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的提高。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全部的想象和联想,当他们进入情境、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的读出感情,达到朗读的效果。
二、珍视个人体验,感悟文章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朗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地为每个学生保留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如果有了长久的积累,就能形成属于他自己的良好语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師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更好地感悟品味文章。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经典”词句,引导学生细读揣摩、涵咏品位其妙处,品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
如在《地震中父与子》中,父亲在还有余震危险的瓦砾堆下,不顾他人的劝阻不停地挖掘在废墟下的儿子阿曼达。在教学时教师抓住“她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一句引导学生细品揣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执着崇高而又伟大的父爱的形象浮现在学生眼前。最后,无需教师多讲,孩子自然知道通过朗读感受父亲伟大的爱。
三、朗读形式多样,细致精读感悟
为了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在设计朗读训练时,应根据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灵活选用训练形式,以达到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目的。但是,选择哪种合作形式要根据文本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需要。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去选择朗读训练的形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可以多采用一些如表演读、开火车读、接龙读、同桌读或小组合作读、比赛读、齐读等形式。如低年级《雨点》这篇课文,可以采用师生合作读,本文共有八句话,教师读单句,学生读双句。教师:雨点落在池塘里,学生:在池塘里睡觉;教师:雨点落在小溪里,学生:在小溪里散步……
2.根据教学阶段去选择朗读训练的形式
在品读阶段,主要是解决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并在读中体会文本语言的精妙。此时宜采用个别读、引读、轻声读、看图读、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看、读中想、读中议、读中品悟,体会所读文本语言特色以及所表达的含义或思想感情。如: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可采用教师引读的方式:教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学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教师: 当父亲伤痕累累,一次一次想要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学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教师: 当儿子在漆黑的废墟下害怕,无助,给他巨大力量的仍然是这句话——(学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朗读训练的形式
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篇幅较长,以默读为主、选择重点段落朗读为辅的方法。诗歌、散文采用诵读、精读的方式。让学生领读、自由读,甚至是摇头晃脑地闭目吟诵,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诗歌所描写的场面、景色。童话故事、戏剧就可以分角色朗读。
四、注重评价作用,深层品读升华
提高学生朗读水平除了方法指导外,对学生恰当的朗读评价也是一项很有效的措施。一些学生一开始朗读就出现困难,甚至部分学生惧怕朗读,连最起码的单独起立面对大家大声朗读的勇气都没有。因此评价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评价充满赞赏。对待读的不流畅、没感情的学生,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用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学生,适时、适当的激励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树立自信。
2.评价巧妙机智。在朗读中出现些小错误,漏个字、加个字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可是,如果学生的朗读错误百出,对朗读材料明显处理不当,教师也一味地夸“棒!”“好!”就是不负责任;如果见学生的表现与自己的要求相差甚远,可以用“谁再来”的方法另请高明,频繁地更换学生,直至找到高手,同样也是不可取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或找其他学生做示范,做到引而即发。
3.评价多元生动。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了朗读评价的主体,课堂上既可以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有学生间的互相评价,还可以有学生的自我评价。无论采用哪种评价方式,都要让评价者给被评价者做出合理的解释,指出其优劣,说出其理由。这样,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空间增大,多读多悟无疑会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总之,朗读教学是传授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该注重朗读教学,以朗读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领悟、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教学中优化朗读教学,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