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发展、资源禀赋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门槛效应分析

2017-04-26曹薇邱荣燕

华东经济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禀赋门限门槛

曹薇,邱荣燕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金融发展、资源禀赋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门槛效应分析

曹薇,邱荣燕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文章以我国29个省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分组回归,并以资源禀赋系数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资源禀赋与区域承接产业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区域承接产业能力呈非线性关系,并非资源禀赋系数越高,金融发展对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正向作用越明显;在区域特有资源禀赋条件下,适度的金融发展是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

供给侧改革;金融发展;资源禀赋;产业转移;门槛效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宏观经济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的重大转型。目前,“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1]。企业是社会供给的主体,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得益于自主研发,一方面得益于“承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学习、吸收及利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效应,转化为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积极承接先进生产力转移是解决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手段。

然而,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根据已有文献[2,3]分析,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每一阶段都需要资源禀赋以及完善的金融体系支撑,而两者对承接产业转移的作用如何度量?需要我们进一步考究。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视阈下,本研究旨在厘清金融发展要素在资源禀赋作用下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关系,并测度金融发展与资源禀赋约束条件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以此验证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是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强有力的外力作用。

一、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早期研究主要从金融理论上分析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企业提供的融资支持,Rajan和Zingales(1998)[4]开创了研究金融与产业发展关系的新局面。近代实证方法主要是选取金融发展的不同维度与指标,定量考察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从简单的线性关系来看,文献[5-6]分别利用不同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指标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非线性关系,Binh,Park and Shin(2005)[7]利用26个OECD国家的26个制造业的产业数据实证得出金融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门槛”水平的发达国家,高研发、高资本密度,高风险的产业在以市场导向为主的金融体系国家内表现出较快的增长。陶爱萍,徐君超(2016)[8]利用Hansen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至于金融发展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从金融支持的溢出效应方面——FDI的研究成果较多。Choong(2012)[9]认为发达的金融体系能挑选出为东道国带来创新活动的跨国公司,从而使本国企业受益于技术溢出。关爱萍,李娜(2013)[10]通过测度金融发展对区际产业转移引发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地技术进步的关系。而赵奇伟,张诚(2007)[11]实证研究了东中西部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差异和金融深化程度的差异会导致FDI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地区性差异。

另一方面,关于资源禀赋与产业转移的作用关系。赵祥(2010)[12]通过对广东省内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要素禀赋、区域政策与基础设施;勉静荣(2015)[13]从资源约束的角度对区域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资源禀赋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有关联,金融发展也与不同区域资源禀赋条件有关,那么金融发展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作用是否也受限于区域资源?

为了进一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将研究视角转向金融发展、资源禀赋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关系的研究。从已有文献研究结果来看,学者们从两者结合的视角研究较少,大部分是从单一因素且在线性关系视角下验证金融发展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关系。而从理论上来看,两者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倘若非线性关系成立,不同区域资源禀赋会是导致二者非线性关系产生的因素吗?考虑到各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差异性,同时,为了能准确反映这两个影响因素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动态变化,实证模型必须具有分阶段估计模型系数的特点。鉴于此,本文尝试以区域承接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从金融发展与资源禀赋相结合视角出发,探究东、中、西三个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差异性,使用面板门槛模型,以资源禀赋为门槛变量,测度各区域、各阶段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下,金融发展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作用,以此挖掘金融发展、资源禀赋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非线性关系,分析资源禀赋及金融发展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倒逼机制驱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从而为加快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质量提供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1.指标选取

(1)被解释变量(fdi)。借鉴吴雪萍(2010)[14]研究产业转移的经验,本文将各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折算成人民币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代表指标。

(2)主要解释变量(fd)。产业转移受到区域金融发展状况的影响,区域持续扩大的金融资本总量可以有效发挥集中储蓄、规避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解决产业转移过程中资金不足、风险过大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困境,从而推动区域产业转移的进程。因此本文选取金融发展水平作为主要解释变量。而度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指标有很多形式,如,金融资产总量/GDP(Goldsmith(1969)[15]);货币存量M2/GDP(R.I.Mckinnon(1973)[16]);金融机构年末贷款总额/ GDP(Liang(2005)[17]卢峰,姚洋(2004)[18]、王翔(2009)[1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GDP(周立(2004)[20]、马轶群(2012)[21]、周丽丽(2014)[22])等。那么,如何精确度量与产业转移相关的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究其原因,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能否有效融资对企业的正常成长至关重要。在中国,银行信贷一直在金融市场中发挥重要的融资渠道作用,我国金融市场是一个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体系,银行信贷额是全国性银行根据项目融资需求在全国进行相应的信贷的配置,是广大企业主要资金来源。现阶段区域金融也主要通过以银行为主的信贷体系来影响实体经济,进而影响产业转移的发生。因此选取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GDP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10]。

(3)控制变量。为了更加全面分析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我们引入了影响较强的相关控制变量。由于影响因素很多,为了获得更稳健的估计,根据已有文献研究结果,本文以表1中变量作为本文的控制变量。

表1 控制变量的选取

(4)门槛变量。在已有文献研究中,有些文献采用煤炭和石油的需求缺口和产量[23]或煤炭基础储量[24]来考察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但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并非只有能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因此本文参考赵丙奇(2012)[25]提出的资源禀赋系数影响因素,通过熵值法计算资源禀赋系数并将其作为门槛变量,具体见表2所列。

表2 资源禀赋系数影响因素

2.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统计口径差异性,本文选取1998-2014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作为样本,由于西藏和新疆部分数据严重缺失,因此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将其剔除。本文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所有检验均使用stata14.0软件。

由表3可知,fdi、e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很大,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各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相差较大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资源禀赋的差异。而fd的极差相差不是很大。那么,金融发展在资源禀赋条件下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如何测度?

表3 各指标的描述性统计量

(二)计量模型构建

本文借鉴Hansen(1999)[27]建立的非线性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具体关于面板门限模型设定方法可参见相关文献,此处不再赘述。同时,为了有效分析金融发展、资源禀赋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本文通过一系列实证检验,排除交叉项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影响的非线性关系,最终将资源禀赋系数作为门槛变量,模型选择设定为:

单一门槛:

双重门槛:

三、实证检验

(一)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表4为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偏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具有相关性。

表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二)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表5表明,所有变量的一阶单整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即原始序列的一阶差分平稳,因此可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Westerlund(2007)构造的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6所列。

表5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

续表5

表6中,Gt、Ga、Pt、Pa都接受原假设,表明面板模型不存在协整关系,不能直接进行面板回归,所以本文选取数据一阶差分形式进行面板回归。

表6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结果

(三)东、中、西地区的分组回归结果

各区域金融发展、资源禀赋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存在较大差异,鉴于此,有必要分区域估计金融发展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由表7估计结果可知,Hausman检验的统计结果P值较小,因此支持面板模型设定为固定效应模型。

表7 分组回归结果

从全国层面来看,fd、trans、infor、labor、market以及rde对承接产业转移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struc、tax以及gov在一定程度上对承接产业转移起到抑制作用。就东部地区而言,fd对东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与全国水平相当,稍微略低于全国水平;与中部、西部地区不同,东部地区struc对承接产业转移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看似与经济理论相悖,实则不然。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伴随着较快的经济发展,在有限资源供给条件下,东部部分区域的容纳能力已出现饱和,对承接产业转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中部地区而言,fd对承接产业转移起到促进作用,且效果大于全国水平、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struc对承接产业转移产生了促进作用,与东部地区相反。对西部地区而言,fd对承接产业转移同样起到促进作用,但效果明显小于全国水平和其他两大地区;同中部地区相同,struc对承接产业转移产生促进作用;但对gov而言,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相反,这是由于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大多较为落后,亟须政府扶持引导产业的发展。

(四)门限模型检验及估计结果

1.门限效应检验结果

鉴于样本的观测时间不长,观测对象数量有限,为了提高门限效应显著性检验的有效性,我们使用Bootstrap重复抽样300次,将fd作为主要解释变量,e作为门槛变量,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分别测试存在一个门限、双重门限的假设,其表达式为:

单一门槛:

双重门槛:

门限效应检验结果,见表8、表9所列。

表8 门限效应检验

表9 门槛估计值和置信区间

由表8可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单一门槛的估计结果显著,在5%、10%的显著性水平下,单一门槛、双重门槛的估计结果也都显著。表9为单一门槛、双重门槛的门槛估计值以及95%置信区间。两个门槛估计值是似然比检验统计量LR=0时γ的取值,两个估计值的置信区间指所有LR<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γ构成的区间,原假设为两个门限值与实际值都相等。为进一步理解门限值和估计区间的构筑过程以及更为准确的确定模型为单一门槛还是双重门槛,我们绘制出似然比函数图,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图中的虚线表示非标准卡方分布95%的临界值,横轴表示门槛参数e值,纵轴表示LR值。可以得到不论是单一门槛还是双重门槛,其变量γ值都有效。

图1 单一门槛的估计值和估计区间

图2 双重门槛的估计值和估计区间

同时,为考察fd与e的交互作用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将交叉项fd×e作为主要解释变量,e作为门槛变量,将模型设定为:

单一门槛:

双重门槛:

门限效应检验结果见表10、表11所列。

表10 门限效应检验

表11 门槛估计值和置信区间

由表10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单一门槛、双重门槛的估计结果都显著。表11为单一门槛、双重门槛的门槛估计值以及95%置信区间。但通过绘制似然比函数图,图中的虚线表示非标准卡方分布95%的临界值,横轴表示门槛参数fd×e值,纵轴表示LR值,不论是单一门槛还是双重门槛,其变量γ值都不是有效的,说明选取金融发展与资源禀赋的交叉项作为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解释变量无法验证所估计门槛值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图3 单一门槛的估计值和估计区间

图4 双重门槛的估计值和估计区间

结合上述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本文最终仅需验证一次项变量的非线性关系,选取以金融发展为主要解释变量,资源禀赋系数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模型。

2.门槛模型估计结果

在确定了门槛值与门限个数后,依据上文的划分,对式(4)进行门限回归,回归结果见表12所列。

表12 面板门限系数估计结果

由表12可以看出,以e为门槛变量,fd对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门限效应非常显著;当e<61.502时,fd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成负向作用;当e∈[61.502,2 168.826]时,fd对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带动作用最大;当e>2 168.826时,fd对承接产业能力的促进作用较明显,但仍低于第二区间。进一步验证了在门槛变量作用下,fd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非线性关系。

四、结果分析

单纯从表7的分组回归结果显示,无论是从全国范围还是分区域来分析,金融发展对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影响都为正向的促进作用,这与已有文献[6-7]研究结果相同;而用Hansen面板门限模型进行估计,由表12估计结果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对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影响并非呈绝对的正向促进作用或是绝对的负向抑制作用,这与大部分学者目前研究的结果不相同。当资源禀赋系数处于第一门槛区间时,金融发展对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大于促进作用,究其原因,当资源禀赋系数较小时,当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数量、资本存量、市场化程度以及对外开放程度都较低,地区接受产业转移的承载能力不足,金融发展水平也较低,在这种局势下,金融发展对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表现为负向作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此时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提高,金融发展对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表现为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当资源禀赋系数处于第二门槛区间时,正向作用最为明显。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在对既有文献回顾分析和对经验性事实统计观察基础上,利用1998-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分组回归,并创新性地利用门槛效应模型,以资源禀赋系数为门槛变量,考虑金融发展、资源禀赋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差异性,克服了已有文献单一线性假设的要求,拓展了已有研究结论,同时从非线性或阶段性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化研究,主要验证了以下几点:

(1)以资源禀赋为门槛变量,金融发展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

(2)在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下,金融发展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表现结果不同。并不是资源禀赋系数越高,金融发展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正向作用越明显。金融发展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影响,由于资源禀赋系数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影响作用,与之前学者研究结果不同,并非所有的东部地区都处于资源禀赋系数的高阶段,也并非所有的中部、西部地区处于资源禀赋的第二阶段。

(3)不同区域金融发展对产业承接的促进作用不同,东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但促进作用较小,中部、西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但促进作用较大。结合区域特有的资源禀赋条件,适度的金融发展会引导区域承接产业转移高效、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区域资源禀系数的不断增大,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发展对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促进作用,根据已有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完善金融发展环境,改善和加强金融监管,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外部环境支持。

(2)加强地区之间的金融合作,提高资本的融合度,实现金融资本的最优配置,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进度。

(3)完善多元化、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提升金融发展对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服务水平。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根据市场的需要,开发金融产品的新品种,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降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成本;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构建信贷风险分担机制,适当放宽信贷权限,为地区企业承接产业转移提供金融支持;深化金融服务意识创新,增强金融服务的整体功能,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文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部分数据的缺失,此处,采用多重补漏分析方法对部分数据进行了插值,同时,本文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解释变量,但在实际生活中,影响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因素较多,因此估计出来的结果可能存在部分偏差,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仍值得考虑。

[1]吴敬琏.供给侧改革:经济转型重塑中国布局[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2.

[2]戴宏伟,王云平.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J].当代财经,2008(2):93-98.

[3]于晓曼,耿涌,薛冰,等.资源禀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5,24(2):359-364.

[4]Rajan R G,Zingales L.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growth[R].NBER Working paper,1996.

[5]吕广征.山东半岛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6]何月冰.广东省产业转移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7]Binh K B,Yong S,Bo P,et al.Financial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growth:A direct evidence from OECD countries[R].Working Paper,2005.

[8]陶爱萍,徐君超.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J].经济经纬,2016,33(2):84-89.

[9]Chee Keong Choong.Does domestic financial development enhance the linkages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Empirical Economics,2012,42(3):819-834.

[10]关爱萍,李娜.金融发展、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地技术进步——基于西部地区省际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家,2013(9):88-96.

[11]赵奇伟,张诚.金融深化、FDI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7-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6):74-82.

[12]赵祥.广东省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0(1):86-91.

[13]勉静荣.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资源约束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14]吴雪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0(6):111-113.

[15]Goldsmith R 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 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754-770.

[16]McKinnon R I.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Washington D 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177.

[17]Liang Z C.Financial development,growth and regional dis⁃parity in post-reform China[R].Tokyo:UNU-WIDER Working Paper,2007.

[18]卢峰,姚洋.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04(1):42-55.

[19]王翔,李凌.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一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上海经济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2):34-43.

[20]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1]马轶群,史安娜.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11):30-39.

[22]周丽丽,杨刚强,江洪.中国金融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基于区域差异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4(2):58-69.

[23]应瑞瑶,周力.资源禀赋与绿色创新——从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看“荷兰病”之破解[J].财经研究,2009(11):92-102.

[24]王智新,梁翠.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0):158-163.

[25]赵丙奇,李玉举.30个省市经济增长的资源禀赋状况研究[J].财经科学,2006(2):99-106.

[26]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7]Bruce EHansen.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estimation,testing,and inference[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9,93(2):345-368.

An Analysis on the Threshold Effect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Resources Endowment and Regional Industry Transfer

CAO Wei,QIU Rong-y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resources endowment and industry transfer and based on resources endowment,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threshold model,which are sampled from the panel data of 29 provincial-level administrative areas between 1998 and 2014,and verifies that there is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transfer via re⁃source endowment,namely,the higher coefficient of resources endowment will not contribut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ransfer necessarily.Moderat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the industry transf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endowment.

supply-side reform;financial development;resources endowment;industry transfer;threshold effects

F269.24;F061.5

A

1007-5097(2017)04-0121-07

[责任编辑:程靖]

10.3969/j.issn.1007-5097.2017.04.017

2016-09-25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6041016-2)

曹薇(1983-),女,山西临汾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计量模型构建与应用,产业经济;

邱荣燕(1993-),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计量模型构建与应用。

猜你喜欢

禀赋门限门槛
基于规则的HEV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随机失效门限下指数退化轨道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VoLTE感知智能优化
基于Neyman-Pearson准则的自适应门限干扰抑制算法*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停留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
政府干预、资源禀赋与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以煤企为例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