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蚕共育技术

2017-04-26吉小燕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蚕具收蚁蚕室

吉小燕

小蚕共育是一种集体化经营,实行专用蚕室、蚕具、专人饲养的“三专”制度,3龄饷食后分给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养蚕法。小蚕共育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护理,有效防止蚕病发生,蚕体强健好养,可达到稳产高产,小蚕共育也可节省劳力、房屋、燃料及消毒药品等,从而降低养蚕成本,增加蚕农收入。

一、蚕室蚕具的准备

共育小蚕要有条件较好的共育室。一般要求共育室能保温保湿,光线均匀,空气流通,水泥地面,有天花板,便于消毒和清洗。平均每共育10盒蚕种需蚕房面积10-15㎡,蚕箔80个,以及相配套的蚕架等蚕具。还需要约5公斤漂白粉、1盒蚕安、1包“防病一号”防僵粉、石灰20公斤等蚕药。

二、抓好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

要使共育的小蚕不感染病源,蚕体强健,必须做好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一般在养蚕前1周左右(5-7天)进行消毒。消毒前首先应清理好蚕室环境,铲除周围杂草,疏通水沟,共育室内更应打扫干净。然后“两消一洗”即先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一般保持湿润几小时后即可进行清洗,待室内及蚕具晾干后再进行消毒。养蚕前最后1次消毒一定要做到全面彻底。消毒后要避免蚕室、蚕具再次污染,并将蚕箔等用具晾干,待养蚕时使用。

三、蚕种补催青

蚕种领回后,蚕种一般处于转青期(已5胚子),要使发育整齐,蚁体强健,这要求共育户做好补催青工作,提高一日孵化率。转青卵宜掌握在温度25.5℃、溫差在1.0~1.5℃条件下进行黑暗保护,并注意补湿。

四、收蚁

收蚁当天于早晨5-6点将包好的蚕种摊开在消好毒的蚕箔上,并开灯感光,100瓦灯泡与蚕种斜线距离。用网收法,即在卵面上铺一张小蚕网,把切成细条状的桑叶撒在网上。8-9点即可收蚁,最迟不要超过10点。每簸蚕头数平衡,收蚁叶要适熟,老嫩一直。给桑前必须先用防僵粉(或一把漂白粉兑七把石灰)对蚕体进行消毒,再给桑。

五、防干育

小蚕要采用防干育,1-2龄蚕要全覆盖防干育,3龄只盖不垫半防干育,以确保小蚕发育一致,体质强健,每次给桑前提前半小时揭开防干纸换气,给桑后,再盖上。

六、采叶时间

正常天气,一般在早上和傍晚采叶,中午不采叶。早上要等露水干后再采(忌采露水叶);下午5点后采;中午一般不采桑叶,采回的桑叶易凋萎。如遇阴天,中午也可采。遇干旱天气,早上多采,下午少采。采回的桑叶要放到专门的储桑室,防止水份流失,遇阴雨天气,应争取在雨前多采,尽量不要采雨水叶。

七、各龄蚕用叶标准

收蚁当天用绿中带黄叶(即第2~3位叶,手触柔软).1龄蚕用叶:嫩绿色(即第3~4位叶手触柔软);2龄蚕用叶:深绿色(即第4~5位叶,手触柔软);3龄蚕用叶:浓绿色,(即5~8位叶,稍软)。

八、温湿度调节

小蚕需要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才能迅速地生产发育,多湿环境也可以使桑叶保持新鲜,从而减少给桑次数,节省桑叶和劳力。特别是收蚁当天对高温多湿的条件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温湿度的调节,力争保温保湿。一般1~2龄26.7~27.8℃,干湿差1~1.5℃左右,3龄25~26℃,干湿差以2℃为好。各龄眠中相应降低1℃,干湿差增加1℃,保持眠中干燥舒适环境,使蚕感温均匀,发育齐一。

九、做好眠起处理

眠起处理是养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技术操作,一般可分为:眠前处理、眠中保护和饷食处理三个时期。入眠前把蚕沙除尽,约有1%至2%的眠蚕应加网除沙,有80%的蚕停食,应适时加眠网,及时提青、撒焦糠、止桑。待有90%的蚕眠起,即应消毒、加网、给桑、起除,避免残桑脱皮物污染桑叶,诱发蚕病。

十、均匀分箔

为使分蚕时公平合理,养蚕过程的分箔一定要均匀。除收蚁时按盒或装盒分簸饲养外,每次分簸也要力求做到均匀一致,一般每簸蚕加2张网,把蚕均匀地一分为二。

十一、消毒防病

一是养蚕人员进入蚕室要洗手、换鞋,采叶、给桑前要洗手,除沙后要洗手。二是禁止使用未消毒的蚕具,工具要专室专用。养蚕过程换出的蚕簸、蚕网、薄膜要经消毒后再使用。三是除共育员外,谢绝其他人员进入蚕房,防止病原被带入室内。四是养蚕过程发现病蚕、弱蚕、特小蚕以及迟眠蚕要严格淘汰。淘汰的病弱蚕必须投入石灰缸中后进行深入埋或烧毁处理,不能用来喂家禽等。蚕沙要集中堆放,用作肥料。五是每批共育结束,小蚕全部发完后,要对蚕室进行打扫清理,然后进行消毒,为共育下一批蚕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蚕具收蚁蚕室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沼气养蚕的技术
河南一化二放秋柞蚕收蚁日期探讨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养蚕消毒防病技术
散卵蚕种定卵收蚁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