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2017-04-26朱理鸿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课程教学培育

【摘要】课程教学具有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功能,我们应从观念上重视,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有机融入社会责任感培育内容,同时注重融合性、主体性和实效性,有效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课程教学 社会责任感 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90-02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美好的社会道德情怀,她的培育和形成也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对大学生而言,课程教学是主要学习形式之一,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呢?

一、课程教学中应有机融入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作为一名大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是其主要任务,但终究要在完成一定的课程学习后,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而成为一名社会成员,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课程的学习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方式,同时也具有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的功能。

因此,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重视课程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无论是哪一门课程的教师,首先要從观念上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放在教书育人的首位,把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作为所授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真正树立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牢固意识。

其次,要正确认识课程教学与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关系。大学阶段的专业课程也好,专业基础课程也好,虽然侧重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一样,但不能由此认为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任务和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无关。所有的课程教学都有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和目标,我们要把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有机融入、渗透和贯穿在课程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课程教学中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本策略

1.教学目标上,知识传授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并重

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涵盖三个领域: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要考虑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不能只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 而忽视其他领域的目标。”[1]这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也就是说,社会责任感培育应该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与其他教学目标的内容同时进行统筹考虑,不能只侧重设计知识与技能传授、只侧重过程与方法培养方面的内容,而完全不纳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或者漠视和抵制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容。

在我们的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一方面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社会责任感是很虚的内容,不像知识与技能一样可观可感,也不像过程与方法一样可讲可授;另一方面则泛泛而谈,认为只要列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或者社会责任感培育这几个字样就可以了。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我们要把二者并重考虑、有机融合,要在教学目标中明确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要求,并与其他内容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予以真正落实。

2.教学内容上,课程设计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并举

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既然纳入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就要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融入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要素。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设计中的社会责任感培育这一点,就要在教学内容上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并举。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在观念上接受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融入到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去,以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情怀来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我们可以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渗透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要素,体现在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运用上。教学课程都面向一定的社会实际生活,作为教师一般都会在实际生活中选取相应的案例来进行教学和分析。那么,在选取案例时,最好选择既反映所授课程的知识,同时又能进行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案例来向学生进行讲解。如学科知识中的榜样人物身上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的分析,理工科课程的内容上可选取由于缺乏社会责任感而导致失败的案例,不仅可以从正反两面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社会责任感。思政类课程则可以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和社会意义的时事,把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有机衔接起来,作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教学内容。

3.教学过程上,课程教学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并行

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成了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把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蕴涵在其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作为教师来说,应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掘和丰富教材中所蕴涵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因素,采用多种方法来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把学科教育内容始终与社会责任感教育交融起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不能仅靠灌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实现课程教学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并行不悖,可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式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强调学生要负责任地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运用;同时在情感上进行引导,特别是合作学习、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中,更要侧重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有效的梳理和引导,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从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4.教学评价上,课程考核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并存

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评价,一般采用课程考核的方式来鉴定课程教学的实施效果。我们认为,在这个环节上同样要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要在评价体系中增加社会责任感考核的内容。

课程考核中的社会责任感评价方式有多种,除德育课程外,不一定要单列考核项目或考核标准,只作为参考性考核内容,可结合课程考核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用情境性试题的方式或案例分析的方式直接命题考试评价;也可以结合课程知识有机融合进行,不能单独地考核;也可以结合实践操作,在可以在实践动手的过程中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践行情况。

三、课程教学中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要求

1.把握社會责任感培育的融合性

一般来说,在课程教学中,除了德育为类课程可以作为专题或单列章节来讲授外,社会责任感是作为总体要求和相关内容镶嵌在各门学科知识体系中,课程教学中的社会责任感培育也就具有了融合性的特点。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要把握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融合性特点,讲求教学方法和技巧,不能进行强制性的社会责任感的灌输教育,而要结合课程知识体系来渗透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要注意做到与课程知识、技能的传授紧密融合起来,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有机地融合起来,不是简单地植入或相加,二者的结合更不是生搬硬套或排列组合,而是把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作为红线贯穿其中,在不同的知识体系下作为总揽性的要求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高扬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主体性

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学这个主体的体验学习上来,课程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也是如此。“学习者要进行充分学习,首先要实现主体在场。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体验中,才能让他们得到切身的体会,才能从多种角度去反思观察他们自己的行为,才能形成新的认识和概念,并在今后类似的场景中能运用这些知识来采取适当的行为,以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道德问题。”[2]因此,要高扬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在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知情意行统一,最终实现自觉的社会责任行为、达到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的。

要高扬学生在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主体地位,就要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用强烈的人文关怀来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同时,要在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借鉴体验学习理论、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有效利用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效果。

3.强化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效性

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是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论问题能清楚地知道和把握,但是一遇到实际问题就表现得不尽人意甚至完全相反,这就说明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知和行之间存在着差距,也就是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效性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强化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效性。

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效,一方面要看其对社会责任感培育可行性的把握,是不是真正把课程教学与社会责任感培育实现了有机融合,而不是两张皮,要随时校正是否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中,随时反思是否能真正达到培育社会责任感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强调价值取向和内心转化,要真正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让社会责任理论的学习自觉转化为自我的意志行为,真正把社会责任感转化为社会责任行为,从而实现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效。当然,这种激发和转化需要多种因素的作用,课程教学在其中也可以发挥反复强化、不断提升的作用,从而协助大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梁萍云.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四个相结合[J].教学与管理,2007 (1).

[2] 朱理鸿.体验学习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3).

[3] 李上献,王媚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长沙大学学报,2010(1).

[4]吴思培.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课程教学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