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美援朝时期安东工人阶级在工商业中的贡献

2017-04-26徐祝申

青春岁月 2016年23期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安东市作为抗美援朝战争大后方的最前沿,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安东工人阶级在安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发展工商业生产过程中,不畏困难,措施得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佳绩。

【关键词】抗美援朝;安东工人阶级;工商业

一、紧抓生产,巩固后方建设

1950年10月20日,中共安东市委召开全体委员会议,讨论通过了《安东市目前几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目前安东市市委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及一切力量,积极进行支前和防空工作。各部门的工作必须服从支前这一总的工作任务。在《安东市目前几项工作的意见》中决定:“不迁移的工厂,党的支部应教育和团结职工照常生产,号召全体职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克服浪费,在困难条件下,坚持生产,积极生产,充分准备力量支援志愿军,保卫祖国,反对美帝侵略者。”当时省工业厅在安东的28个企业,迁出16个,留下的12个中有9个坚持生产。广大工人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坚守岗位,努力生产。安东造纸厂在敌机不间断轰炸的情况下,面坚持支前,面坚持生产,产量提高4%,质量提高2.8%。因支前、生产有功曾受到中央轻工业部的奖励。进入1951年,市营工业逐渐恢复了瓦斯工厂、永华工厂、光华制造厂和公和染织厂的生产。国营商业积极组织货源,保证军需和民用生产资料的供应。第一季度,各专业公司卖钱额达2381亿元,收购额达642.5亿元。4月份,安东机械厂提前八天完成全厂生产计划。安东造纸厂五月份的产量比四月份提高了49.36%,质量也逐月提高。6月15日,全市工商界发扬爱国热忱,在4分钟内交齐4、5月份营业税9.6亿元,创造了集体纳税新纪录。市政府还成立了加工委员会,对私营工商业重新进行登记,在统筹兼顾原则指导下,订立加工合同58份,加工费42.6亿元。到6月末,全市的私营工业达2941户,商业达3115户。其中以适应战争的工商业发展最快,如铁工业、食品工业、五金电料、文具纸张等。全市为军需加工完成伪装网套1100个,绳子2448.25公斤,马掌21800付,锯41600把,衣服10000套。还开展了印刷、粮米加工、机械修理等加工业务。

二、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恢复经济发展

1952年1月到1953年12月,由于战争逐步走向缓和,安东市各方面工作也随之走向正常,这给安东市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毛主席关于“发展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号召指引下,认真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从1952年1月开始到7月结束。广大工人经过与不法资本家开展斗争,有力地打击了资本家的“五毒”行为,改善了劳资关系。广大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团结、监督资本家,积极生产,钻研技术,加强管理,建立生产责任制,开展增产节约与劳动竞赛,使全市工农商业有了新的发展。地方国营工业发展迅速。1952年在全部完成恢复生产的基础上,全市由过去的11个企业,增至43个,资本额达180多亿元,职工人数增加了16倍,生产范围不断扩大,有燃料、化工、机械修理、电器装修、金属制品、制革等13类。新建的金笔、制鞋和制球三个工厂已经开始生产,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851.24%。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同时,全市又增产节约粮食45644吨。进入1953年,地方国营工业,在加强技术、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生产责任制,初步扭转了企业管理混乱、质量低、成本高等问题,工业总产值超计划8.99%,比上年增长62.5%;新品种增加15%;企业增加13%;职工增加91%。国营商业及合作社成绩显著。截至1952年11月末,全市国营商业资金比1950年增加477.6%,比1951年增加278%。商业网点比1951年增加了12处。全年销售额达7617亿元,超过计划32.5%,比1951年增加95.6%。国营商业改善了经营管理,贯彻了经济核算制,完成计划105.55%,为国家节约67亿元。购进总额比1952年增加16.27%,销售总额增加29.34%,批发总额增加31.1%,零售总额增加21.9%。

三、开展劳动竞赛,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在抗美援朝斗争中,安东职工积极参加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据1950年9月至1951年4月统计,全市有5万多名职工投入劳动竞赛,涌现出新纪录创造者2285名,先进班组57个。进入1952年,全市的企业与企业、厂与厂、车间与车间、班组与班组之间开展了争夺巡回流动红旗劳动竞赛。夺取上半年全市巡回流动红旗的工厂是:国营安东造纸厂、地方国营漂炼厂、地方国营缫丝厂。其中国营安东造纸厂1952年上半年全厂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479件,采纳385件,奖励58件、130人,提前18天14小时超额完成国家计划111.18%,补上一季度缺额后,还超6.59%。一等纸超过国家规定数的13.98%,成本降低3.1%,利润超额完成计划103.6%。地方国营漂炼厂发动工人改革设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过去用手工过酸,笨重落后,5月份,工人们革新制造了一台平面过酸机,提高工效一倍多,工程师路野改进压光机以代替平光机,提高产量1.3倍。自开展竞赛以来,全厂实现7项设备革新,第二季度产量完成计划125.56%,比第一季度提高16.66%,质量完成105%,成本降低25.82%,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计划39.42%。

四、积极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全市各条战线职工,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同时,动脑筋,找窍门,千方百计挖潜力,指定具体增产节约措施,努力为国家多创造财富。截至1952年上半年,全市共创造135项生产新纪录,采纳合理化建议520件,涌现出一批模范小组与新纪录创造者。据1953年9月统计,全市26个工矿企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单位,共增产节约757.2亿元。到年末,全市参加增产节约运动的26个单位,10个有生产计划的单位,8个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其中五龙金矿、漂炼厂、邮局提前1-2个月完成全年计划。鸭绿江造纸厂自恢复生产以来,未出过一等品,开展竞赛后,改进了网箱子,贯彻了操作规程,一等品率达到80%,损纸率由14%降到7%。全市的地方国营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同时,又为国家增产节约331.2亿元。在三年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市地方工业企业生产总值1952年比1951年增长了36.8%;农业播种面积1953年比1951年提高了134.5%;1950年有柞蚕245把剪子,到1952年发展为4365把;社会商业零售额1953年比1951年提高了110.96%。1953年基本建设投入额为1952年的160%,全市新建与扩建了一批企业。安东市广大职工处在抗美援朝的最前線,受到东北总工会表奖。东北总工会发给安东市职工的慰问信,高度评价安东市职工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东北广大职工向安东市职工学习,东北总工会还把6面锦旗奖给生产成绩最为优异的单位,以3亿元东北币奖给在抗美援朝中生产成绩卓越的先进个人,安东市广大职工备受鼓舞。

总之,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安东工人阶级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一手抓战勤一手抓生产,努力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和祖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徐祝申(1984—),男,汉族,吉林长春人,丹东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