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德育活动课教学模式探索

2017-04-26鄢仁楷

青春岁月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三段式教学法德育

鄢仁楷

【摘要】德育教育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目前,随着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加快,原有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与内容多与现实社会不相适应,也易导致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过低现象。因此,有效提升中职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则成为了现阶段中职德育工作的重点。笔者结合多年的中职德育教学的实践与经验,就如何有效提升中职德育教学进行显浅阐述。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生;德育;教学模式;“三段式”教学法

德育教育是教育之重要的组成,更是学校教学实践中的核心内容。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变革的加快,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和内容已经不再适合于目前的社会现实,尤其是网络及社会传媒以及对一些消极思潮的传播而导致对中职学生的德育观念产生着诸多的负面影响。如何提高在中职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实效性,提升中职学生道德品质,也已成为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中职德育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不再适应社会现实

传统的中职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进行的,未能有效融入、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育或实践教学之中;无法形成全面的、系统的校内全员德育教育的氛围。另外,个别中职德育教师教学模式、方法多停留于硬性的理论与思想的灌输,学生则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无法引起中职学生们强烈的道德情感。因此,也无法将德育知识内化,从而也无法形成自觉的品德行为,而造成了品德知识与其行为上的割裂。

2、网络与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首先,网络的负面影响。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并以方便、迅捷的手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之中;中职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拓宽知识的同时,也会受到网络之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对品德行为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如一些中职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减少了与他人之间的现实联系,真实的情感交流较为缺乏,极易造成其情绪低落;有的甚至形成了孤僻的性格,自我封闭,极其严重地阻碍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网络之中所渗透的一些不健康思想、错误的价值观,同样也会使中职学生产生迷茫心理,甚至迷失自我,而导致道德观念的丧失。

其次,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就目前而言,中国的大众传媒其主导思想仍然是健康的、向上的、积极性,但是其中不乏一些含有低级趣味的、宣扬色情、暴力以及侵略性的内容,与学校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有差异较大,甚至还大力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从而直接影响到一些中职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正确树立。

二、“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传统的中职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未能有效融入、渗透到学生内心;加之,个别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停留于硬性的理论与思想的灌输,学生则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无法引起学生们强烈的道德情感。“三段式”德育教学模式就是将目前的中职德育教学分为职业素养训练、理性探究以及体验感悟三个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训练,引导其探究理性知识,并将自身的体验与感悟加以分享;进而使学生在通过在“训练”、“探究”、“分享”的过程中,指导自身的学习生活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与道德品质。

“三段式”教学模式既充分贯彻、落实了德育课程大纲要求,也符合了当前中职学生德育教学的实际需求。该教学模式是以训练职业素养为主轴,以提升其职业能力、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德育教师须对现行德育教材进行梳理、整合,并对教材、教学活动加以有机的优化,拟定、编写出更具特色、更具让中职学生接受的校本教材。同时,中职学校也应将德育课定位于公共基础课程,以进一步提升德育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并以学生德育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基础,全面、系统地深化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与创新,重塑德育课堂魅力。通过实施“三段式”教学模式来提高中职德育教学水平与实效性;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不断加强对自身人格的塑造,通过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办法,使其逐渐树立起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与集体主义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質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中职德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

1、职业素养训练阶段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其自身的职业生涯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品质,主要涵盖了从业者在遵循职业内在要求时,在其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等基础之上表现出来行为习惯与作风。因此,德育教师在该阶段的德育教学实践中,主要是训练学生非专业素养。如在德育教学活动课中开展以学生“个人习惯”、“个人行为”、“时政观点”等为主题的德育活动课,引导中职学生重新对“自己”进行反思,使之能够在生活、学习中逐渐培养、巩固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思想品德。另外,德育教育也可以开展以“学校”、“教师”——即以中华民族优秀而传统的“尊师”与“重道”为主题思想的德育活动课,使之能够对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加以深刻的感悟,不断提升自己对德育教师及其教育工作内涵的感知,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等奠定基础。

2、理性知识探究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以活动为课堂学习为主线,通过构建学习小组来促进德育活动课的开展;并引导、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总结、分析自己在德育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将自己在德育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或是亲身经历的事情之后获得认识与情感加以总结。使学生在德育活动课中,完成了“行动”、“心动”与“脑动”;这对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使之能够在理性知识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将更多良好的道德品质加以内化,并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为实现道德主体的自我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3、体验感悟分享阶段

中职德育教师应在德育活动课即将结束时,及时引导、鼓励学生将学习、讨论以及自身的体验、感悟、收获等加以分享。而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带动其他同学进行思考。这种分享与日常课堂教学相比,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易让其他学生所接受。中职德育教师,还应紧紧抓住教材与德育感悟分享的内在联系,使得两者的教育均可以紧密围绕中职学生日常学习与思维范式来进行,实现教材与“悟道”两者有机的融合与统一;同时,也可以促使中职学生在德育活动课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逐渐提升、逐渐深化、逐渐升华,进而也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思想修养的双丰收。

另外,中职德育教师还应在德育“三段式”教学过程中,实时观察德育活动课的效果,避免出现德育活动课内容脱离中职学生需求、脱离他们内心真实世界。德育教师在实施“三段式”教学时,还应立足于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要充分了解中职学生对这些德育渗透的接受能力,避免出现“一言堂”现象而影响到“三段式”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中职德育活动课实施“三段式”教学模式具有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思想修养的特点,并在活动课中纳入了大量的德育教育信息与资源,通过全面挖掘各种德育教学素材,使中职学生在德育活动课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与熏陶,使之在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也全面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严 涛. 浅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J]. 当代职业教育, 2015(1).

[2] 重庆市城市建设技工学校西部职教项目课题组.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不足及改善对策探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12).

[3] 林 芳. 新课改背景下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新课程研究, 2015(8).

猜你喜欢

三段式教学法德育
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在“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编剧艺术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