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

2017-04-26杨德龙

青春岁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应用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也带来了一个实际性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空前增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问题是高校所重点研究的问题,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其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对高校工作的一个严峻挑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努力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才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根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结合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对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进行探究,旨在帮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应用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大量的人口向城市中心迁移,给社会就业带来了新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仅影响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同时也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性发展有着紧密联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调整优化大学生就业工作举措是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就业工作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隶属于地方教育机构,其最明显的特点即是办学实践起步较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属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当中一个新的办学群体,其多属于市级公办本科院校。目前我国本科教育当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约260所,占本科院校数量的三分之一。随着新建本科院校阵容的不断扩充,其已经成为我国本科教育格局当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因素在于学校所处环境、经济因素、就业服务等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在发展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其他本科院校有着明显不同。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态势之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应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上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办学定位,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学校经过综合考量和实践的选择,其明确规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第二是专业特色建设。专业特色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吸引学生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学校特色发展任务的承载者。第三是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价值体现在人才类型、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上。

二、调整和优化高校专业的结构

1、调整专业结构,拓展人才培养

影响高校毕业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科专业,学科专业建设的成果是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优势的核心组成部分。调整专业结构,拓展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是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发展的新思路。学校应该以自身办学的目标定位和区域性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支柱性产业进行学科结构的调整,拓展人才培养方向。将一些与优势产业联系紧密的学科要作为重点拓展对象,以培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对于那些和学校特色不鲜明、与学校定位发展相背离的学科,要及时做出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区域的趋势。真正做到专业对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的筹码之一即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拥有高素质、优秀工作能力的学生是企业所青睐的对象。为切实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不能用传统教育当中单一、僵化的教学办法,这样会束缚人才思想,不利于人才个性化能力的发展。方法创新要立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课程设置要尽可能地贴近经济发展需求,舍弃一些僵硬的知识(指的是一些和实际工作没有联系的知识);在教学课程开展中,要注意突出教学实践环节,高校大学生应该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一些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当中,应该避免传统的程序化线性教学,努力开拓现代化的教学措施,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

三、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1、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

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知识经济的时代不仅强调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也关注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既注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注重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增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个工作重点。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爱祖国、爱人民具有远大抱负的大学生是新时期祖国的建设者。同时,具有高度责任感,具备艰苦奉献、吃苦耐劳精神也是企业选拔人才的考虑因素之一。另外,思想教育方面也能够帮助大学生顺应时代发展,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视觉角度看待世界。个性心理教育能够使得大学生对于自我价值取向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以帮助其在人际交往当中获得他人肯定。拥有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价值引导,奠定了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基础。

2、精心组织招聘策划

校园作为就业渠道之一,在校內组织一些招聘洽谈会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通过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让二者进行“双向选择”,能够为学生搭建一个积极的就业平台。同时,企业在校的一些就业招聘宣讲会也是对学生的一个启迪,通过这些会议,学生能够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技巧做出一个初步判断,减少学生在就业当中的盲目性。此外,这些招聘策划也可以当做一个模拟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策划锻炼和提升自己在就业当中的应变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招聘策划的组织也可以结合到互联网进行开展,利用网络无形市场的优势,扩大招聘工作的方向,以提供给学生更多选择。

四、总结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方面,要做好校内校外的工作,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工作,将优秀人才作为提升竞争力的优势。同时不断利用外界资源为大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以更好的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汪 旭. 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 教育探索, 2010(12).

[2] 曾 羽.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3):3-7.

[3] 韦宗发. 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竞争力的对策[J]. 职业时空, 2013,9(10):58-62.

【作者简介】

杨德龙(1988—),男,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职称:研究实习员,重庆市首批高校就业创业专家库成员、GCDF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生涯咨询师、国际创业教练、高校创业指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心理咨询师(三级)中级创业指导师。

猜你喜欢

应用措施
探究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桦甸地区机械深松联合整地作业技术与特点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问题的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技术措施
电子设备防雷保护浅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