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黑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2017-04-26贾新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产技术无公害

贾新伟

摘 要:根据无公害小麦类(NY/T851—2006)标准要求,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制订本生产操作规程,适用于沈丘县等豫中东部麦区黑小麦的生产。

关键词:无公害;黑小麦;生产技术

一、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豫中东部麦区400kg/亩以上无公害黑小麦的生产。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三、基本要求

1.产地环境

生产地的环境空气、灌溉用水、土壤环境质量等应符合NY 5332 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要求。

2.肥料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NY884-2004、GB15063-2009的规定。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

3.农药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1989 、GB/T 8321(所有部分) 的规定。合理混用,交替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提高药效、减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四、基础条件

1.主要气象因素

全生育期需总积温2100℃~2300℃,越冬前需积温550℃~700℃。全生育期需光照时数1600h~1800h。全年需降水400mm~800mm。

2.土壤条件

土层深度100cm以上,耕作层25cm以上。0cm~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全氮≥0.07%,水解氮≥7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80mg/kg。土壤pH值6.5~7.5。

五、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黑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如:漯珍一号。

六、生育指标及产量指标

1.生育指标

播种量4~5㎏/亩,基本苗12~15万头/亩。

动态群体指标:冬前60~70万株/亩,单株分蘖(包括主茎)5个左右,起身至拔节期群体80~90株/亩,必须控制在100万株/亩以下。春节前分蘖与春节后分蘖比例控制在8:2,大分蘖占60%。成穗与群体的比例,春节前1:1.5~1.8;春节后1:2~2.5。

2.产量指标

适用于每亩产量400kg以上的黑小麦生产田块。亩成穗36~42万,平均穗粒数40~45粒,千粒重32~35g。

七、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

(1)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在氮肥和钾肥的运筹上,应注意前肥后移。每亩施优质土杂肥3000~5000kg,或腐熟鸡粪1000kg以上,纯氮(N)12~14kg,磷(P2O5)8~10kg,钾(K2O)6~8kg,硫酸锌1.5~2kg,硼砂0.25~0.5㎏。在此基础上,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肥料种类、前茬作物和土壤墒情等情况进行适当调节。使用复合肥时,要根据各养分的含量计算出配比和用量。黑小麦底肥和追肥比例,每亩除留5~7.5㎏尿素作追肥外,全部作底肥施肥。追肥高效期,在起身至拔节期,应视苗情定追肥时间。如果群体偏大,应在拔节后期追肥,群体适中,则可以起身追肥。

(2)精细整地。机耕25cm以上,随耕随耙,耙细耙透,上松下实,整平地面;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80%,播前墒情不足的田块,应浇水造墒,提倡玉米秸秆还田。

2.精量播种

选用经过提纯复壮的种子,播前包衣或拌种。包衣质量符合GB 15671的规定。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6℃~14℃时播种。播种适期在10月10日~10月20日播种。播种量4~5㎏/亩,选用小麦精播机播种,精确调整播种量,播深为3cm~5cm,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

3.田间管理

(1)冬前及冬季管理(播种至返青)。

①查苗补苗。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缺苗距离在10cm以上时,要及时补种或补栽。苗量大的地方及疙瘩苗,要在小麦三叶至四叶期及时疏苗,去弱留强,去小留大。

②中耕除草。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适时进行中耕除草,尤其在降雨或浇水后,要进行划锄保墒;旺长苗麦田要适当踩压或镇压;杂草较多的麦田可选用除草剂灭草。

(2)春季管理(返青至抽穗)。地力水平较好、群体适宜的麦田,宜在拔节期追肥浇水;地力水平高、群体适宜的麦田,宜在拔节后期(旗叶露尖)追肥浇水。特别是遇到干旱时,必须及时浇水,每亩灌水量30立方米左右,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为夺取高产打好基础。

(3)后期管理(抽穗至成熟)。后期浇水时间应在挑旗期至灌浆初期。在小麦开花至灌浆期叶面喷施0.5%~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kg~60kg/亩,连喷2次~3次,每次间隔7~10天。微量元素叶面肥应符合GB/T 17420的規定。

参考文献:

[1]:高纯玲. 黑小麦宁春46号优质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规程[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5):132-132.

[2]:郭海仲,焦昌华,张小忠. 卫辉市无公害小麦科技试验示范取得显著成效[J]. 河南科技,2000(7):46.

[3]:祝瑛,于永春,罗辉林. 黑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2016(3):13-14.

猜你喜欢

生产技术无公害
刍议现代木质门窗生产技术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
无公害芝麻生产技术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