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影视行业都该为“小鲜肉”乱象埋单
2017-04-26
疯狂的资本把文创产品作为普通商品来牟利的逻辑,让大量热钱涌入影视行业;资本逐利的天性,驱使制片方压缩拍摄周期、找替身代演、伪造收视数据。在优秀内容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小鲜肉”就成了救命稻草,其价值随之泡沫化。
近日,“小鲜肉”在娱乐圈内掀起的非议持续不断。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对“小鲜肉”现象发表意见,如宋丹丹、陈道明、张国立、濮存昕、奚美娟、崔永元、高满堂、曹保平等,“香港阿姐”汪明荃也出来吐槽“‘小鲜肉要加强演戏的能力”。此外,一篇由知名编剧宋方金“卧底”横店发回的实录,不仅迅速创下了“10万+”的阅读量,更掀起一场他与“小鲜肉”粉丝的骂战。
这场大咖VS小鲜肉的“舆论战”,已发酵成为了一次公共文化事件。
“小鲜肉”为何惹恼了大咖?
一名北京的影视制片人向廉政瞭望记者透露,这次关于“小鲜肉”高片酬、演技差、耍大牌的批评是累积后的爆发。几年前当这些年纪轻、颜值高的新生代演员崭露头角时,就有老演员向他抱怨过,“这些娃娃有点高调过头了”,他们一出场,往往带几个保镖和助理,那阵仗“搞得自己像一首长似的”。而这个老演员年轻时拍戏,跑电影制片厂和片场时,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就去了。
该制片人表示,近日“小鲜肉”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正是由于他们表现“太过了”。怎么个“过”法?一篇《编剧宋方金“卧底”横店带回一线实录:表演,一个正在被毁掉的行当》的文章火遍朋友圈,文章揭露了“小鲜肉”种种“太过”的表现,比如“滥用替身”、“天价片酬”等,并怒批“98%‘小鲜肉不敬业”。
宋文提到,有的“小鲜肉”一部剧用三十多个替身、甚至抠像拍片,“除了正脸,剩下的都是别人的,连侧脸都是别人的。”就算是二线“小鲜肉”,也耍大牌,动不动向剧组要房车,因为在剧组中有房车,就是“大腕儿”的身份象征。
“以前是导演中心制,现在是‘小鲜肉中心制。”在这种形势下,“有些年轻演员连词都不背了,连表演都没有了,不演了。”宋方金对不负责任的表演行为嗤之以鼻,再次刷新外界对影视剧制作、表演的认知底线。
“小鲜肉”们的以上行为,自然让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感到忧虑。宋丹丹说:“没有人教他们怎么做人。”她举出拍戏时遇到的两种现象,第一是“小鲜肉”攀比化妆师和助理人数;第二是两个演员一起拍戏都不愿比对方早出现,“好像后进去的人显得腕比较大。”
陈道明在一次采访中开门见山地指出:“问题并不在于他们拿了多少钱,而是是不是干了这么多的事,是不是你对得起观众。”现在的年轻演员应该明确正确的职业观,比如拍戏时“手破了,摔伤了,冬天在水里头,夏天穿着大皮袄,你的职业就是这个,现在还把它当成敬业了,演员就应该吃这样的苦”。
面对老艺术家和社会的批评,“小鲜肉”们也不敢怠慢,纷纷通过媒体发声回应。
杨洋说,大家似乎觉得小鲜肉是有很多问题,但我们是真心喜欢演艺事业,会努力付出得到认可;李易峰告诉记者,自己还需要继续努力;吴亦凡在节目中全面阐述了“德艺双馨”这个词,表示要敬业;黄轩接受采访时表态,不喜欢“小鲜肉”这个标签,“我就是想好好做一个演员”。
上述制片人最后向记者表示,对“小鲜肉”的批评其实以前也有,说远一点,在民国时期花旦红遍上海时,一样遭到一些老演员和观众的批评,但是有的批评名不副实,只是人们对陌生的新生事物怀有一种偏见。
他认为,影视行业好比一个蛋糕,“小鲜肉”高得离谱的片酬对于业界的利益分成肯定会形成挤压,“老一辈艺术家品德再高尚他也是人,也要赚钱生活,后来者居上,不管是出于关心下一代的目的还是什么,批评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咱们行业的生态环境出现了问题”
批评“小鲜肉”的同时,不得不思考:他们凭什么敢“不敬业”?凭什么敢“高片酬”?凭什么敢“耍大牌”?
“小鲜肉”粉丝圈的内向性强,且族群特征鲜明——大部分是年龄在15到30岁的女性——她们对演技不在乎、只重视偶像颜值,愿意为偶像“刷脸”的剧贡献收视率、掏钱追剧。投资人与制片方追逐利益的天性促使他们以重金邀请“小鲜肉”,从而保证收益最大化。
实际上,90后明星的高歌猛进,是近几年来的一个文化现象。“小鲜肉”这个颇具消费欲望的称呼,毫无疑问是男色时代女性视角下的产物。与上世纪小虎队流行相异,如今的“小鲜肉”并不是举国男女老幼皆知,他们往往在自己的粉丝圈内被捧得极高,而在圈外常被奚落甚至诟病。
粉丝群体的稳固性和典型的族群特征,决定了其审美眼光,她们大都难从《大宅门》《天下粮仓》或《纸牌屋》《西部世界》等经典剧目中获得审美满足,“小鲜肉”的风花雪月反而令她们倾心。因此有人感叹,某些国产剧弱智的剧情、五毛特效和千年不变的角色堆砌出的白痴故事,叫人望而生畏,但只要有“小鲜肉”在,市场差不了。
在“小鲜肉”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另一边却是国产影视剧的质量下滑,并迅速向低幼、同质化靠拢。这种现象,难免让人将“小鲜肉”抠图、用替身等恶劣行为捆绑,制造出一种“小鲜肉”糟蹋了国产剧的错觉。这个锅,“小鲜肉”还真不该背。
追问越深,事件的本質就越清晰——“小鲜肉”作为影视制作链条中“颜值担当”这一环,最引人注目,成为众矢之的理所当然。同样不能忽略市场需求之下,抠图、用替身已然成为制片方为了节省成本,减少占用主角档期的捷径。并且,这些都写进了合同。单单吐槽“小鲜肉”不敬业、耍大牌,恐怕对提升影视剧的质量和艺术品位,作用有限。
当“小鲜肉”们“四面楚歌”之时,有圈内人士出来澄清,指出并不是所有“小鲜肉”都如大咖所言的不堪,不少年轻演员非常卖力,这样贴标签一棍子打死一片的做法有失偏颇,更应该反思当下影视行业的机制。
宋方金告诉记者:“目前出现的这些乱象,不能完全归结于演员身上。咱们行业的生态环境出现了问题,‘小鲜肉演得差,片方却去买数据,造成了好像播得很好的假象,投资商就给电视台钱,电视台就再给制片方钱,这样大家都赚了。通过这样一个闭环式链条,造假的整个过程都赚到钱了。”
疯狂的资本把文创产品作为普通商品来牟利的逻辑,让大量热钱涌入影视行业;资本逐利的天性,驱使制片方压缩拍摄周期、找替身代演、伪造收视数据。在优秀内容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小鲜肉”就成了救命稻草,其价值随之泡沫化。
相较之下,在美国、韩国等电视剧生产强国,“内容为王”的方针被贯彻到了骨子里头,从来没有出现过靠“小鲜肉”撑场面的怪现状。
美国电视行业制片人最大,很多制片人是编剧出身。制片人乔恩·富雷曾说:“编剧就是制片人,他们决定故事的结构和情节的发展方向,他们还参与演员挑选,总之他们直接决定着收视率的高低。”
美剧的选角十分严苛,比如,《生活大爆炸》的女一号原本更漂亮,但电视台高层认为适合比颜值更加重要,在拍摄现场换掉了女一号,才有了现在的女主角。
从《电视剧之王》《他们的世界》等韩国偶像剧的制作过程不难看出,编剧在电视剧创作流程中的主导地位。韩国导演李翰奎受访时就说:“故事源于编剧一支笔,他们在团队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国内不乏出色的编剧,但是他们无法主导影视作品的制作,再经典的文本也可能因为市场和其他原因,被改得乱七八糟、被演得一塌糊涂。正如宋方金所言:“整个中国电视剧的创作是跟风,各个类型的非常强悍的编剧被这个市场限制得很死,市场把创作人逼到绝境了。”
记者向多名圈内人士征询,如何突破这种畸形体制,得到的答案均是行业改革迫在眉睫,至于如何改革,“要尊重市场,又要规范市场;既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结合本土实际,其中需要很多智慧,也需要很多时间。”一名曾在行业管理机构任职的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