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教师的“课外功夫”
2017-04-26郝艳丽
郝艳丽
摘要:职业学校的老师要想把课教好,除了熟知教材外,必须多做些相关的知识积累,也就是多下些“课外功夫”。本文谨就此谈些初步体会。
关键词:技能课外功夫笨功夫无用功
教师上课的情况其实就是对教材处理的能力体现,教师一般处理教材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知识积累不够,知识有“盲区”。教师的知识积累依靠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是远远不行的,更多的是来自工作之后,基于教材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也就是“课外功夫”!尤其是中职的老师,随着专业的调整我们所带课程也在调整,还有更多的专业课、专业技能课,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变革完善。因此,上好一门课一定要下点“笨功夫”、做点“无用功”。
一、下点“笨功夫”,固劳教师之基
下点“笨功夫”就是要深入研究大纲和解读课标,吃透教材,并且了解相关专业的发展现状。在教学环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受众,而两者之间的媒介就是教材。教材的功能之一是“信息源”功能,它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主要文本材料。我们一定要把教材上的主要作品、核心知识和技能,分析透,研究透,日积月累,不断地丰富自己。只有这样,在面对某一教学课题时,才能轻松驾驭、做到“举重若轻”,才能以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传递知识。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这也为职业院校带来很多的机会,教师在解读课标、分析教材的时候,也要与时俱进,多了解一些专业的发展现状,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传授的知识能与社会接轨,学生进入社会才能真正的拥有一技之长。
二、做点“无用功”,深挖教师之能
做点“无用功”,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是最有用的。比如,学校的技能课。功利主义者看来,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不大,出成绩太耗时间,似乎“无用”。毋庸置疑,技能掌握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虽然也有一定的窍门,但本质上还是要每天定时定量的训练,以达到熟能生巧进而掌握该项技能。作为教师,要带好技能课,纯粹靠理论不行,自己也需要下点无用功,熟练掌握技能应用,这样才会更好地向学生传授技能,纠正训练过程中的偏差。而对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这项技能的掌握会伴随他的整个求学过程和以后的工作。比如键盘录入的技能,我们知道电脑的应用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学习和应用电脑离不开键盘操作,学校开设的诸如《会计电算化》《办公软件》……等课程,学生键盘录入技能达标的话,会大大提升课堂的效率,这个效率就是依靠前期看似无用的功夫。
中等职业院校重点是为社会培养各行业技能型技术人才的学校,那么我们的技能课就要结合社会劳动部对相关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训练,以达到行业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为底线,合理地制定课程考核。比如蓬勃发展的汉字速录员,分别有4个级别:录入级、初级、中级、高级,其中录入级和初级以“看打”为主,测试时间为25分钟;中级和高级分“看打”和“听打”两个部分,两部分测试时间各为15分钟。录入级最低要求为每分钟录入30个汉字以上,可以适应一般的办公需要;初级最低要求为每分钟录入80个汉字以上,可以胜任文秘类的一般工作需要;中级最低要求140个汉字以上,可以胜任书面汉字录入工作;高级最低要求210个汉字以上,可以胜任各种会议记录工作。再比如说收银员,我们要求其掌握点钞和数字录入技能并熟练掌握POS机的使用,其中数字录入要求初级达到每分钟录入8个条形码以上,高级则要求每分钟录入13个条形码以上。结合这些要求,我们在制定键盘录入考核标准时,一般都是以每分钟无失误击键100下为合格标准。这样制定是非常合理有依据的,是科学的。做到这一切就需要任课教师课外下点无用功,及时了解社会相关行业对基本技能的岗位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制定阶段性训练目标有的放矢。
三、“两功”并一功,教学见神通
激励和阶段性目标是技能训练的方法,如何合理的制定阶段性目标,需要教师熟练掌握该项技能,并且熟悉学生接受训练达到目标的能力,避免目标制定过低抑制学生训练技能的积极性,渐渐的失去动力,也要避免目标制定过高,增加学生训练的挫败感,从而丧失信心。因此教師在课外所下的“笨功夫”和“无用功”这“两功”一结合,就可以在训练阶段很好的体现出来。懂行的老师可以一眼看出学生的当下水平、发展潜力,可以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训练上的问题,从而达到较好的训练目标。
对我个人来说,从教近30年,带过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技能课,教材能否处理好?技能课能否训练有序点石成金,其实就是看平时的无用功做的是否充足,在做无用功的这个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技能水平,达到了之前从未预期的“衍生目的”。很多工作,看似无用,实则有用,关键在于自己参与的态度。任何事,只要认真对待,只要不敷衍应付,“无用功”就会转化为“最有用的功”……,如润物无声般潜移默化的变成你的优势能力。
反思当下教育,或多或少存在着功利心过强的现象,做事急功近利,今天种下树苗苗,恨不得明天就能结果。要结果,不愿意有过程;评价结果,不评价过程;总之,重结果,而不重过程。其实,结果有时只是一个表象,是简单的显性的。而过程中收获之丰富,远远超过表面上的结果。
四、结语
既然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主次分明,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不妨去除一点点功利心,沉下心来,做点工作,重在过程,享受过程,真正做到提升自我、惠及学生,这才是最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