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选择读物应坚持的原则之我见

2017-04-26乔新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读物系统性书籍

俄国著名哲学家、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盲目阅读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时间和经历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他破坏了阅读的计划性和系统性,主次颠倒的结果,必然影响未来专业活动的成就。

那么,怎样才能选到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呢?刚入学的新生应当听从教师和专家的意见,从他们推荐的必读书目中选择与自己研修的课程有关的书籍来阅读,而后,对本专业的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有一定了解,就可以自己来选择读物了。选择读物之前,先要培养自己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家的眼光,大家虽然在小学和中学读过不少课外书籍,大进入大学以后,阅读活动却有了特殊的意义。它不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不是一种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阅读成为了大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主要手段,大学里各门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科书、各种文献资料、参考读物,主要靠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来掌握。如果说,中小学里不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也能应付考试考查,勉强取得合格的证书,那么,大学里不会阅读的学生,哪怕上课时一字不漏地把教师讲授的内容记下来,也不能学好一门功课。大学生只有充分意识到阅读对个人成才的决定性影响,才能从战略的高度来选择读物。

在决定读物的取舍时有一下四条原则是应当遵循的: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是指踏入一个新的学科领域时,应先选读一些介绍基本概念、基本法则的入门书,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入门打基础这一招很重要,有了系统的基础知识,才能博采百家、融会贯通,然后可以在该学科的领域中自由驰骋。如果贪多求快、鄙薄基础去追求高深,结果会适得其反。由于阅读缺乏系统性,东抓一把西摸一下,必然是概念模糊,掌握不了正确的方法,所得的知识鸡零狗碎、一知半解,用来装点门面或许能眩人耳目,一到实际运用就会卡可。数学家华罗根是靠自学成才的,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他有深刻体会。他说:“有时候,由于急躁,想学的快一些,跳过某些必要的步骤。可是后来到运用的时候,发现是一锅夹生饭,还得返工重来。这样进度反倒慢了。这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循序渐进才是最好的方法。”著名生物学家巴普洛夫也谆谆教导青年科学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因为从实践的观点来看,并不是什么样的知识都有价值,支离破碎的知识数量再多也排不上用场。只有具备系统的知识,才能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否则,解决实际问题、发明创造就只能流于空想。

二、结构性原则

这是指选择读物时要注意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一个高级的专业人才,既要精通本行,又要具备广博的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自觉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具备语言和文学、词汇、语法,又要了解语言的发展史和语言理论,还应当掌握一门外国语的知识。文学方面,除了学习现代和古代、中国和外国的作家作品,掌握各种文学体裁和表现手法之外,还要有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文艺批评和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千万不要单纯从兴趣出发,重文轻语、重史轻论,对自己认为枯燥乏味、艰深繁难的书籍不屑一顾,专攻一两类读物。那样,必然会使知识的链条连接不起来,网状结构无法形成,运用之时就会捉襟见肘。大学生除了阅读本专业的书籍外,还应选读邻近学科的书籍,使自己的知识网不断扩张,打破封闭保守的局面,增强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提高专业活动水平。因为现代化的社会随着知识的激增,学科互相渗透的现象愈来愈突出,新的分支学科不断涌现,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学科领域等待着青年一代去充实、去占领,大学生如果对本专业以外的东西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只能应付目前而缺乏开拓能力,就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到头来有可能蜕变为抱残守缺的落伍者。

三、优化原则

选择读物时不仅要注意类的差别,还要看到一类读物之中质的差别。在制定读书计划时,不要单纯追求数量,还要讲求质量,尽可能选择其中的上品。不管哪一类读物,由于著述时主客观条件的不同,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决定著作质量的因素,在客观方面是时代的环境提供给作者的思想和素材,在主观方面是作者本人的世界观、学识、修养和所付出的劳动。主客观条件都优越的著作,就会有较高的质量。质量高的标志,应当使所负载的信息准确、有价值、新颖、数量多,在该类读物中具有开创性、代表性或权威性。這就是所谓上品,一流的读物。选读这么一本书,常常要比读三五本二三流的著作收获大。不仅同一类的书籍质量有高低之分,同一个作家的著作也有质量上差异。最集中地体现出作者创作思想、方法和风格特点、水平最高的作品,就是所谓代表作。

四、拓展性原则

这是指在选择读物时不能光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打主意,要敢于拓展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特别是敢于向边缘学科、新的分支学科进军。拓展性原则同上述系统性原则正好相反相成。系统性原则强调循序渐进,有利于打基础,拓展性原则强调跨越、跳跃,目的在于开阔视野、获得灵感,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有利于发明创造。低年级同学刚踏入专业学习的领域,宜先奉行系统性原则,高年级同学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要在时间、研究、创造中超越前人,就应更多地留意拓展性原则。物理学家杨振宁对此有精辟见解。他认为中国留学生习惯于循序渐进,固有好的一面,但看不到一个新的理论,自己不太懂,就奉行“知之为知之,是知也”的古训,再不敢问津,这纯属于自我束缚。他说,不怕不懂,硬着头皮多看几次,就会不知不觉地吸收进去,这就是渗透学习法,搞前沿科学的人尤其需要掌握这种方法。

作者简介

乔新生(1963.5-),男,青海省西宁市,蒙古族,大学本科,青海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读物系统性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