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2017-04-26吴雯雯
吴雯雯
【摘要】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不断的转变教学理念,不断的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此来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针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课堂 解决问题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130-02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加强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有效的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1.数学问题解决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标志
数学问题解决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小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可有效的培养自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进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数学素养就是指,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具备的一种能力,即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相應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而不断的对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做出数学判断能力,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进而有效的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问题解决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虽然新课改明确的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就是不断的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仍有部分老师还采取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进而就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应不断的分析与研究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进而不断的培养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下面,就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2.1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老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可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有效的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且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因此,老师在创设相应的数学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所创设的问题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老师还可运用一定的多媒体演示方法,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2.2 鼓励学生勇于提问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不断的鼓励学生勇于提问,进而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因此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而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就应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较强的这一特点,来有意识的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在思考时发现问题,进而不断的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譬如:在进行减法教学时,老师可采用实物模型方式进行教学,老师可出示一些商店里的物品以及价钱,进而询问学生,当看到这些物品时,你能想到什么问题?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有效的带动学生思考,进而不断的促进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而通过学生的思考,可提出:一个本子和一枝钢笔需要多少钱等问题,进而老师就应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这样不仅有效的复习了之前所学的加法知识,而且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有效的将问题联系实际,进而不断的引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譬如:学生在逛超市时,老师可另学生对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记录,并根据相关的模型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而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能够在较为熟悉的场景中发现问题,以此来有效的培养他们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总结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不断的培养小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数学素养,进而不断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创设数学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勇于提问以及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来有效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此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大会.略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50):112-112.
[2]蒙华驰.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农村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5,(35):67-67.
[3]张军民,郑海霞.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外界因素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3):15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