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2017-04-26王小云
王小云
【摘要】写作技能是21世纪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学业技能,“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生存和有效交际的关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交流与写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意识 改革 交流 讲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83-02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之一。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广大中小学教学工作者研究和关注的方向。
一、要有“对象意识”
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社会生活,多作情景作文,尽量使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贴近,鼓励他们有话就说,有情即抒,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成长的必需。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讲故事比赛、读书汇报会、作品展、演讲比赛、朗颂比赛、古诗词欣赏、社会调查等,让学生真正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把做人和作文统一起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要有“发展意识”
打开学生思维的“黑箱”,立足于一个“创”字;植根于现实生活,强调一个“新”字;重視积累,看好一个“活”字。从这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求异思维方式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针对不同类型作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素材,进行提炼、改造,学会用同一素材从不同角度立意,或者不同素材表现共同主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合型思维思维。也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尽量让学生更形象的去感受生活。
三、要不断改革作文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主动参与,建构自主式的作文课堂教学
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指导学生听,完了之后就让学生开始写,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写的时候当然是绞尽脑汁,非常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每一堂作文课之前都作好精心的准备,为学生创设各种写作的情境,拓宽学生习作的空间,把作文课上成“自主作文课”,成为学生倾吐情感、记录生活的写作实践课。
例如提到“我看奥运”:的作文课时,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的英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上“奥运畅想”的时候,让学生观看宣传片;上“当了一回小老师”的时候,当场让学生教大家做眼保健操……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有了自己内在倾吐的需要,而且不吐不快。
2.重视在课堂上的对话和交流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动态发展, 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例如课堂上请学生上台交流,谈自己的想法,同桌、小组、甚至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或补充,或评价,或建议,在这种交流中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完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构思、选材、评价;修改等各方面的能力,这样的作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到受益不浅。
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激起学生写作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只有让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才能激起主动参与写作的欲望。但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往往造成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说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突破地域、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等通过熟悉的图画、文字、声音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形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积极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写作素材,不仅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还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五、注重作文讲评
作文讲评的结果首先表现在学生在讲评之后,对语文作文写作的理解程度加深、写作逻辑更加清晰、技巧更加熟练;其次,作文评价也有可能促进学生的想象思维发展,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和精彩。因此,作文讲评的最终目的在于鼓励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而并非单纯地改正问题。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以“改正错误”当作作文讲评的目的,在讲评过程中采用两个学生的文章,对其中一篇进行褒奖,对另一篇则进行逐字逐句的批评,使学生的文章成为“反面教材”。这样的作文讲评结果,非但不能使学生对语文写作产生兴趣,还会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在作文讲评之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讲求艺术性;在讲评之后,要善于总结并鼓励学生分享习作。
作为中小学教学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创新方法,不断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会搜集和积累写作素材,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为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提供更好的氛围和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征.谈语文情境教学的创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
[2]杨美菊.关于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教学研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