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

2017-04-26刘瑶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刘瑶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看书能力、迅速抓住文章中心的重要手段。现在对小学阅读的教育通常采用情境创设的模式,这种方法能使学生结合实际深入了解文章并获得实际的感受。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许多小学教师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种模式,在教学中往往只抓片面,不能将情境创设需要的艺术性與实效性有效结合。本文针对这一普遍性问题,深入理解何为情境创设,并探讨了如何让情境创设模式在小学阅读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情境创设 艺术性与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81-02

当代 教学系统中,因为情景创设教学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所以国内外一直在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但是有些老师上课时过于注重情境的建立,会花大量时间举例生活中的例子,希望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殊不知本末倒置,容易使学生学不到实质性的东西。这样片面理解情境创设的教师不在少数,因此,我们在将情境创设运用到小学阅读教学中时一定要仔细考虑,将其艺术性与实效性有机结合。

一、情境创设概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境创设教学模式于是应运而生。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语言、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够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的情感、思维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但情境创设并不是那么简单,它要求教师合理安排实效性与艺术性,情境不能胡编乱造没有逻辑,这样会缺乏艺术性;内容不能空洞虚无,没有思想情感,这样会缺少实效性。因此,如何保证教师将情境创设的实效性与艺术性统一起来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有机结合艺术性与实效性的方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做好情境设计

小学生因为年龄限制,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比较低,有些课文需要学生用感性的思维去思考,去认识,这时学生就可能无法理解。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相似的例子,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这些事件的主人公、或自己是主人公的亲人朋友,这样比较有利于学生进入情境,而且,在理解文章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活。

在遇到古诗文阅读时就更需要设置情境了,古诗的意境很高,且古代与现代差异较大,教师很容易偏向一个方面讲解,比如注重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就注重翻译古诗与创造生活中相似的例子却忽略了古诗里包含的情感与意义,或者偏向将诗中的品质教给学生而忽略内容。这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背景,再利用图片或影片片段展示,吸引学生后逐渐进入古诗蕴含的意义。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

在文字阅读之外,声音与视觉更能吸引学生,也更能培养学生兴趣。单纯的文字叙述不但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更甚者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减少文字叙述,转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的印象。比如形容一朵花有多美,描述是很难引起学生共鸣的,苍白的叙述还可能引起学生厌学情绪,倒不如放几张图片,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孩子自己去体会。

(三)强化课堂互动

一节课四十分钟,光是老师讲会是十分枯燥的事,课堂互动是调动课堂气氛的重要方法,也是情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以一篇小诗《假如》为例,诗很简单,对于小学生来说也很好理解,但是表面的讲解除了让学生明白这篇诗在讲什么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意义,对此,我们可以设计情境来帮助学习。首先可以以耳熟能详的《神笔马良》的故事引入小诗,让学生明白小诗讲述的是愿望而非真实,其次,让学跟着朗读,尝试每句话应有的感情,对诗的内容有初步了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按自己的理解丰富诗的内容,这种好玩的互动最能挑起学生的兴趣,在扮演中,学生会跳跃出书中给的点,发现无数的可能性,实现发散性思维。最后播放与诗匹配的音乐,让学生回归安静听课的状态,回味学到的知识。对其他的阅读需要因材施教,一些情境内容较为突出的课文可以用不同方式进行渲染烘托,引领学生进入到文章中来。

三、结束语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多元化的情境创设教学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因此要注重将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有机结合,避免流于表面的花哨和热闹,保障教学成果的质量,起到激趣明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例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01)

[2]陈军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4.11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