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兴趣引导的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2017-04-26张爱辉
张爱辉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有效推进学生社会化的必修课程,在学生德育修养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面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高中政治教师关注的首要课题。本文从兴趣引导的视角入手,对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政治 有效教学 兴趣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72-02
1.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引导的现状
为了更深入了解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兴趣引导的现状,本文对我校文科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①整体而言,高中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一般,感兴趣的比例不足50%,但不存在严重厌学的情况;②超半数的学生认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不具吸引力,兴趣偏向上,文化生活、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兴趣偏好稍高,哲学内容的兴趣偏好最低;③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以及讨论法,教学内容的呈现方法较为枯燥、单一,对于课堂氛围与学生兴趣的调动有限。
2.影响高中生政治学习兴趣的因素
学生学习的兴趣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由实际的调查结果可知,主要涉及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四方面主要因素。
首先,从学生自身来看,高中生尚处于心态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阶段,而思想政治内容又包含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这使得他们略显表层的认知无法完全理解哲学内容,进而失去兴趣。
其次,从教师因素来看,有些教师缺乏渊博的文化知识储备,使其在教学中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而且课堂教学中的举例过于传统,缺乏新奇感,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吸引力。
再次,在教学内容方面,部分教学内容过于深奥和抽象,与高中生的理解能力相脱节。高中思想政治内容更加具有思辨性,缺乏趣味性,注重结论知识的灌输,学科知识有着极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这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大,进而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得他们更接受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
最后,在教学方式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采用传统的“一言堂”式“讲授+板书”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使得课堂氛围传统沉闷,使得学生过于被动而失去学习兴趣。此外,教学方法机械单一,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比如多媒体教学、移动教学等,缺乏新颖,视觉效果不足。
3.提升高中政治课堂学生兴趣引导的策略
(1)提高认知转变学生观念
针对实际调查结果以及相关因素分析可知,高中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缺乏足够的兴趣引导的首要原因是观念意识存在偏差,因此在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唤醒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还要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发育特点,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和实际需求,激发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
(2)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要建立严格的思想政治教师准入制度,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制定严格要求和标准。从学校管理上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增强教师责任意感意识,为教师提供温馨健康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此外學校还应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3)创造性的使用思想政治教材
在现有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高中生心理发育特点,对思想政治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整合,依据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的调整教材结构顺序,灵活有效的组织教学内容,把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进而使课堂教学新颖独特。强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入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例子进行教学举例,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
(4)优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巧妙设置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想法、新的发现,引导兴趣保持在教学全程。设计明确目标性的课堂教学,将教学过程设计的具有趣味性,在课堂时间上合理安排,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此外,创设科学的教学导入,诱导学生兴趣,比如设疑导入、引文导入、故事导入、音频导入等。在课堂形式上,可采用课堂讨论、课堂表演、课堂探究、课堂竞赛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文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
[2]高伟.高中政治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有效途径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3